没有钢筋水泥,没有混凝土,古人是如何做到不让公路长草的?

如题所述

鲁迅先生曾经说话一句话: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想古代的公路大概就是因此而形成的吧。

我小时候生活的村子里就有很多条不是柏油马路却依然不长草的乡村小路,那些小路即便是到了阴雨天气,如果只是人行的话,也不会有坑坑洼洼的存在。这样结实的小路,不是小草们的最爱,小草喜欢的是松软的不被人踩踏的土壤。

那个时候村子里的人不管干什么都要走已经成为路的地方,人们在路上赶牛拉车,日复一日的踩踏,让原本没有路的地方出现了小路,继而这条小路又因为走的人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宽。

时隔多年,我再回家的时候,村子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那些泥泞的小路已经非常稀少了,而即便是偶尔还存在的泥泞小路上,也因为所在偏僻,没有人常常走动变得杂草丛生。

古时候的路大概也跟我们平时村里的泥泞小路差不多,只不过古时候的官道应该还是需要一定的维护措施的,毕竟官道上不只是人走,还要经得起马车的碾压。官道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土路,一种是青石板铺成的路。

青石板铺的路长草的可能性很小,而土路官道的维护应该是用那种中间带孔的圆柱形巨石,每隔一段时间用马匹拉着碾压一次,保证官道的畅通性和结实性吧。

不过这些都只是个人猜测,或许古人有更高明的方法能够保证路上一直不长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是不是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高速公路可以与现代的筑路技术相媲美?这就是秦朝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一种用熟土铺成的道路,让我们走近秦朝,更加细致地了解古人的伟大智慧,领略古人的艺术风采吧!

一、“秦直道”出现的背景

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中国后,开始全心全力的治理朝政。中央省实行中央集权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严格的等级制度,加固了秦始皇的专制统治。为了增强国力,巩固统治,更好地管理地方百姓和官员,秦始皇下令统一了文字,统一度量衡和车轨。然后为了方便出行,秦始皇命令修建公路,让更多的地方联系起来,方便了地方的管理与统治。


同时也能打通与偏远地区的联系,扩大了国土的疆域范围,传播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在此处相互交流碰撞,产生出灿烂的文明火花。古人关于秦始皇修“秦直道”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始皇帝为了加强边关防御而建的。“秦直道”直通九原郡,如果边防出了任何外侵的骚扰,可以立刻报告给中央,方便中央及时的救援,无论是在兵力还是物资方面,在这条公路的帮助下,效率可以说事半功倍。

另一种说法则是为了管理好六国遗留下来的百姓,因为六国统一后,为了避免叛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管教,如果道路不通,一个地区发生了叛变,而朝廷不能及时的收到消息,就很难及时的派出兵力去平定叛乱,即便派的出去,能不能及时赶到达到救援的目的也是个问题。


所以“秦直道”的修建很有必要。也有说是秦始皇为了巡行才建的,毕竟秦国统一六国后,疆域范围扩大,秦始皇想要在短时间内巡视完所有的领地,确实需要更便利的交通才能满足。

二、“秦直道”的修建

秦始皇对高速公路的修建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严格命令,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让道路变得坚固平坦,而且寸草不生。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技术水平都达不到这个要求,毕竟没有混凝土,只用普通的泥土去修建,如何才能经得住日晒雨淋又可以寸草不生呢?科技水平的限制,严峻的地形地势特征,还有朝廷严格命令的催赶。


真的让那些工匠们急昏了头,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泥土烧成熟土,炮制而成,这样道路就会坚硬,又牢固,又可以经得住日晒雨淋。当然这种原始的方法非常需要人力和财力。

秦始皇为了修建公路,不惜动用大量的劳民苦力,财力方面,在消灭六国的时候就收刮了很多金银财宝,所以秦始皇完全有这个实力把这种难度大,非常耗时耗力的高速公路建好,只是他自己没能等到建好的那一天就死了。“秦直道”是从云阳开始,修向通往九原郡的道路,全长1800里。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旋在山坡、平地和丘陵之间。


三、从“秦直道”看秦始皇的治国理念

封建的中央集权专制是秦始皇创立的,在开国之初,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为了统一思想,宣传法的思想,让人们遵守法度,还下令焚书坑儒,手段虽雷厉风行,却极其残忍,这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埋下了隐患。所以在修“秦直道”的时候,秦始皇仍然用严刑峻法来逼迫百姓不停歇地工作,实在是惨无人道。


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又高,百姓有苦不能言,只能乖乖服从法令,因为过度劳累,有很多百姓就这样死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所以今天看到的雄伟壮观的“秦直道”下面不知道是压了多少人的尸体啊!想想都让人心痛不已。也许秦始皇当时不施行这样的暴政,秦朝就不会这么快灭亡了。

四、“秦直道”的历史意义

现代社会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要想富,先修路。”所以秦朝修建的“秦直道”也是为了国家的富裕和强盛。交通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就会越来越密切,各国的进贡也方便很多,而且缩短了运输距离和时间,减少路上遭遇强盗的风险和道路不平整所带来的贡品的损失。另一方面,秦朝修建通往六国的道路,方便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方便中央掌控地方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了解地方军事情况。以便在突发状况下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除此之外,“秦直道”的修建没有随着秦朝灭亡而停止。而是继续保留在历史上,为后世的朝代的交通提供了便利。众人都只记得万里长城,却很少有人知道“秦直道”。其实,这种高速公路的修建在古代也是有很高的军事利用价值。


纵然万里长城可以用来抵御匈奴,但是没有及时的边境支援也是没用的。而“秦直道”就弥补了这一点。这应该就是秦始皇消耗那么多人力和财力都要建好它的原因吧。毕竟边境发生战乱容易激起内部的不和谐,而且有的奸贼跟匈奴里应外合,让国家更加难以治理。所以应该提前防范,未雨绸缪。

五、从“秦直道”看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

“秦直道”非常重视道路的坚固性和实用性。在当时更是注重军事方面的价值。就像古代有丝绸之路,现代有海上丝绸之路,也是用于军事方面的交流。而且这些道路的修建都是为了加强文化上、经济上和政治上的交流。

在这些致富道路的修建过程中,即便是遇见艰难险阻,华夏子孙也不会退缩,而是探求解决的办法,直到解决问题。这种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德一直延传至今。另外坚持脚踏实地,做事有始有终也是中华民族极好的精神品质。


工匠们面对秦始皇的要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从实际出发,采用原始的方法,将普通的泥土烧制成熟土,解决了普通道路经常长草的问题,而且熟土坚硬牢固,不会像泥土那样经过日晒雨淋之后很容易毁坏,要么裂开很多缝隙,要么拧在一起,一点儿也不方便出行。逢着倾盆大雨,马车根本不能走,更别说运送军物和粮草了,大大浪费了支援边疆的时间。


他们本着有始有终的精神,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才有了现在绵延万里的“秦直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非常适合赞美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的工匠们。

万里长城,一砖一瓦皆辛苦。绵长直道,一草一木都未生。古人留下的有形财富丰厚无比,无形财富更加富饶之极。不管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治国理念,还是下命令修筑公路的高压施威,都让后人有所借鉴,为后来的高速公路的改良和创新提供了参考。


而那些工匠和劳力的勤劳之风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而是存在于有形的“秦直道”上影响着后世。他们的勤劳、勇敢和不懈的努力被继承了下来,塑造了后人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性格特征。古人的智慧总是让现代人赞叹不已。这就是秦朝的高速公路,是千千万万个人的汗水和血泪造就了这么一条婉婉延延的雄伟的“天子之路”。

融合了他们的智慧和精神品质在其中,为中国的江山图画增添了亮丽的一笔色彩。看到“秦直道”的遗址,闭上眼睛静静遐想,脑海里便浮现出古人拉着马车驮着东西的样子,还有文人雅士游玩山水的足迹以及匆匆忙忙递送情报的信使,仿佛古代的事情就发生在眼前一样……是古人的智慧创造了这么伟大的工程,他们才是大自然的工程师,他们的技术即使在现代也可谓是鬼斧神工啊!


可见,秦朝不止万里长城这一个建筑成就,“秦直道”也是很有历史价值的。万里长城抵御匈奴外敌的入侵。“秦直道”为信使提供了方便,减少了路程耽搁的时间,更加有效率的让朝廷及时做好支援的准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强大的秦国提供了护盾,也一同服务于后世朝代,直至留存至今。因此,古人有很多创作等待我们去发掘,古人的智慧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利用。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在古代的时候没有钢筋水泥,也没有混凝土,但是古人们是很有智慧的。他们为了让公路不长草把修建公路所用的土全部都煮熟之后才投入使用中,这样泥土干了以后,就不会再长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不管是在什么年代,只有交通方便了,国家才可以更好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通信主要就是用飞鸽传书,或者是快马加鞭的方法来进行沟通。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1个一统天下的人,然而他的暴政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比如说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就是秦始皇时期修建出来的,除此之外,在秦始皇统治的时期,还有一个工程否则重要的历史意义。皇帝在出巡的时候,各方面的要求都很,尤其是秦始皇,他下了一条命令,那就是要修建一条高质量的路,就算是风吹雨打也要寸草不生。



我们都知道那个年代是没有钢筋水泥的,再加上地势非常的复杂,想要修一条路谈何容易。负责此事的人们也是非常的着急,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在团团转。然而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工人们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把泥土给加热加熟以后再用,这样的话,这些泥土在经过风吹雨打彻底的干透了以后就会非常的坚固。

但是这一项工程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太大了。然而对于秦始皇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后来这条山路还没有修建完成的时候,秦始皇就突然死了。由此可见,就算是古代的人也同样是很有智慧的,他们所修建出来的路甚至比现在的水泥路都要结实。而且这条路也在军事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刚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第3个回答  2019-09-21
主要是因为一条路上会有很多人走,都把草给踩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会有人定期除草。
第4个回答  2019-09-18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啊,经常走的地方自然长不出草了。古人也不用特地经营吧,毕竟古代公路都是给马过的,马蹄上有铁掌,经过的地方草也就呗践踏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