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什么意思?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书生无用国家还提倡高考?

“百无一用是书生”意思就是: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全诗如下: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白话译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慨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杂感》是诗人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后写的,当时诗人二十岁,喜欢在自己的诗中写愁苦的语言,朋友都劝他“愁苦的诗歌不是好的预言”,诗人业师邵齐焘也不忍看弟子镂心苦吟,增病劳形,屡加劝诫,诗人深感师恩,却不能放弃不平则鸣的诗艺追求,回顾自己二十年,愤愤不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2月20日-1783年5月25日),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景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杂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6

“百无一用是书生”意思就是: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全诗如下: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白话译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慨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诗的鉴赏:

全诗主要是为了个人的穷愁愤懑而发,俊逸但不深厚。这首诗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语言口语化,天然凑泊,反语的手法突出诗人愤愤不平的心情。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之情;

诗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这首诗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通过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体悟,诗歌中的理性思考上升到了一种宇宙哲学的高度,是对全人类困顿处境的心理描绘;

道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的辛酸,此句在自嘲的同时,亦寄寓了极大的悲愤力量。现在多用来形容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的困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27
黄景仁(1749-1783),字仲则,一字汉镛,号鹿菲子,江苏常州人。虽然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可十几年来他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诗人。(因为我也是江苏常州人,我深深的热爱着家乡的文化)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黄在十七岁时写下的名句。他的“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写尽寒士悲酸,曾引起了无数寒士的共鸣。当时身居巡抚的毕秋帆读到此句,竟夜不成寐,瞿秋白也有“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之叹。另外,诸如“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的名句,在他的诗作中更是层出不穷。可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乾隆六十年第一人”美誉的天才诗人,却时乖命蹇,落拓平生,年仅三十五岁就贫病以终。
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一幅对联没有:
上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及帆快(鲁肃不及樊哙)
下联:八音齐奏,狄青难比萧何(狄青难比萧何)
此联坦言名人在百姓心中的位置是假,叹息武不如文是真。故,“百无一用是书生”此眼差已!可是作者怀才不遇,遭人白眼,只能说明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政府的腐败,使其国家栋梁之才惨遭埋没,满腹经纶却无力一展报复,可悲可叹。。。
杂感 清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02
解释一: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 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番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此句显示现实中无力伸展志向的困境。
解释二:当代读书治世人才太过多了,百人之中才有可能有一个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显示当时人才鼎盛。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2-15
我个人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有两种短句的方式。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断句就是说每种行业都有用唯独读书是最没用的。或者是一百个读书的人中连一个被朝廷重用的都没有。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断句说的是别的都没用,只有读书有用,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