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为什么每年都要养老金资格认证?

如题所述

老人可能并不清楚,那就是养老金要想及时入账,每年都要重复一步。即养老金资格认证,对于这点不少老人觉得只需要认证一次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每年都要及时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而且2021年的养老金资格认证,多地已经开始启动。

为何进行认证?做认证主要是为了证明退休人员还活着,对吗?他们是否还建在,他的社保卡有没有遗失等,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那养老金就不会发放。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只需要完成认证,那就可以保证养老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当然,并非所有的退休人员都要参与这项工作。哪些人需要办理呢?大多有本地户口,退休后仍住在本地的退休人员。其中将采取抽查的方法,只有被抽查到的退休人员需要进行认证,其他未被抽查的退休人员则无需亲自办理养老生存认证。这一办法也是在兼顾养老利益的同时,也方便广大退休人员。

但如果错过了或者没有成功认证,将会影响老年人的待遇问题,有可能导致养老金暂停发放。现在全国多地只需要一年认证一次就可以了,当然还有一些地区一年要认证4次,具体认证次数还需要按照当地的规定办理。


就认证方式而言,从2021年起,相关部门共开放5种认证方式。不同于过去的集中认证,新增加的认证方式更加人性化,也让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

自助认证

为避免老人来回跑动,目前许多地方安装了智能自助认证设备,在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网点投放。老年人只要带上身份证,按照流程刷脸即可完成认证。

当然不会操作也不用担心,之所以把这些设备放在居委会以及街道办事处,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指导老人完成认证。


社会保障中心认证

这种认证方式属于比较传统的,当然大多数老年人对此还是比较熟悉的。如不能在自助设备上操作,可到社保中心窗口进行人工认证。

上门认证

鉴于有些老人行动不便,也支持上门认证这种方式。只要老人打个电话进行预约,就会有人上门帮老人进行认证。就这种认证方式而言,确实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线上认证

只需下载社保局官方APP,然后填入社保卡号码,输入手机验证码,然后对着摄像头,眨眼、点头、摇头确认,很方便。或通过电脑登录社保局官方网站,同样可以做人脸识别认证。

公众号认证

这种认证方式和手机认证其实是差不多的,只要在公众号的城市服务中选择合格的认证然后按步骤操作,就可以进行实名认证。


许多人都有一个误解,即现在用大数据认证了的,就不必做认证。事实上大数据它是怎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2
是的,退休领取养老金以后每年都要进行生存认证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在老人去世后,其他人继续骗领养老金。

骗领养老金的行为曾经非常猖獗,从2012年至2016年,全国共查出冒领社会保险待遇金额7.6亿元,追回到账7.1亿元,各地均出现了因隐瞒家人去世事实冒领养老金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在近几年严格实行生存认证制度后才有所减少。
现在认证只需要通过下载当地的人社APP就可以进行网上认证了,无需去到社保局办理
第2个回答  2021-12-12
退休养老金的参保人员在退休后需要每年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认证成功才能领取养老金。这个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一种行为。世界各国都会定期对养老金领取资格进行审查。之所以要开展这个审查认证是因为原养老金由退休人员,所在单位负责发放单位对职工的状况比较熟悉,一般不会发生冒领的行为,后来。由于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社保机构,每个月要给近3亿人发养老金无法及时掌握 每个退休人员的情况。
如果不开展认证工作就会出现很多养老金被死亡人员家属冒领的情况,导致社保基金储蓄,额减少损害,所有参保人的利益。包括各种骗领养老金的行为,非常猖獗,各地出现了隐瞒家人去世,继续冒领养老金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近景年社保制度逐渐完善,相关部门严格实行退休人员养老金资格认证制度后。冒领案件的数量才有所减少,所以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十分必要退休,老人一定要积极配合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金。
现在认证的方式也很方便,各地推出了人社app基本上通过手机就能足不出户完成认证,具体的认证方式认证渠道认证时间,以及需要准备的资料可以跟当地的人社部门咨询确认。
第3个回答  2021-12-04
保险分为社保和商保。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社保是国家的一项福利,大病小病门诊等都可以报销,价格很便宜,一年几百块。

但它有局限性,生病最高可以报销的费用不超过25万,而且很多进口药或者进口医疗设备,社保都不报销!

商业保险其实就是钱。

它跟社保不一样,社保是报销型的:你先治疗,我再看着情况报销。

而商业保险一般是现金赔付。

你发生了特定情况,我就按约定给你一笔钱,这笔钱你拿去治病也好,挥霍也好,10万也好,100万也好,都跟保险公司没关系。

所以买保险,相当于提前买了一笔“救命钱”放在那里,就等“钥匙”提取。责任事故发生了,“钥匙”有了,这笔钱就能拿出来了。不同年龄段可以购买的保险是不同的,但基本上都是重疾、意外、医疗、寿险这四类。

买保险,这些问题一定要避开

1、只买线下保险,多花10万冤枉钱

(1)随着保险代理人规模的迅速扩大,进入门槛越来越低,代理人良莠不齐,且流动性高;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缺少监督,代理人容易为了出单而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后续出现理赔纠纷的时候,原来的代理人可能因为离职等原因找不到人了。

(2)供选择的产品有限,线下代理人只能销售自家公司的产品,即使别家有更好的产品,他们也无法推荐给消费者。

(3)线下保险的价格普遍要贵30%以上,很多甚至贵1-2倍。这样一算,随便一个长期保险,一年多交几千块,累计交20年就是10来万冤枉钱!

2、买了百万医疗险,就不用买重疾险了

很多人觉得,生了重大疾病,最要命的风险就是治疗费用,一般要好几万甚至几十万。既然我能用几百块钱的百万医疗险解决治疗费用,我为啥要花几千块钱去买重疾险呢?

我从两个方面给大家解释下重疾险并不能被百万医疗险完全替代的原因。

原因1:百万医疗险只能报销你在医院治疗的费用的,但是离开医院后的费用,例如在家调养、误工收入中断等损失就无法弥补了。

因此,重疾险的作用不只限于保障治疗费用,它和百万医疗险应该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代替的关系。想想看,你用百万医疗险全部解决了医院内的治疗费用,带着重疾险的赔付回家慢慢安心调养,不是美滋滋吗?有时在康复情况比较快比较好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靠一次疾病多留下一部分钱自由支配,毕竟重疾险的给付制并不管你实际需要花费多少钱。

原因2:百万医疗险虽好,但它目前基本上都是一年期产品,需要每年续保。理论上保险公司可以随时停售,一旦停售,下一年就不能买了。医疗险投保是有比较严格的健康限制的。如果在年轻的时候,身体状况还好,一款医疗险停售你可以相对轻松地买到另一款。但如果在你年龄较大时停售,你的身体条件可能已经无法成功投保一款新产品,如果你没有保障期较长的重疾险,你就失去了保障。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预算够,为了确保自己在年龄很大时也一定能有保障,一款终身重疾险还是很有必要的。

3、买了意外险,就不用买定期寿险了

有些人的确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如果在年轻力盛时不幸身故,只可能是类似被车撞了这样的意外。

这样的想法未免过于狭隘,要知道现在的疾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一些我们通常认为的“意外”,其实意外险都不赔,比如猝死(现在部分意外险可以保猝死,但还没成为产品设计标配)、中暑、个人食物中毒等,而这些情况,重疾险也是无法保障的。这类情况的不幸身故,只能靠寿险保障。

寿险能保障的身故,意外险不一定能保障;意外险能保障的身故,寿险一定能保障。

身故赔付是给付制,因此如果两种都买,意外身故的话也是能获得两份赔付的。

4、终身寿险必赔,所以寿险要买终身的

终身寿险必赔这话没错,毕竟没有人是长生不老的。但也因为如此,终身寿险的保费那是比较吓人的。

30岁男性,买100万的保额,20年交费。

如果买保障至60岁的定期寿险,一年保费基本2000元不到。

如果买终身寿险,一年保费基本要好几万。

我们不能够忘记,保险的本质是规避风险,因此正确的思路是用尽可能少的钱撬动万一风险降临时尽可能高的保额。

为什么寿险用保障到60、70岁的定期寿险就行了?定期寿险是为了保障青年期或壮年期赚钱能力强的时候,万一不幸身故,老人无人赡养,配偶一人难以承担房贷车贷以及孩子的教育抚养费用压力。当我们也已经年逾花甲古稀,上面的风险已经不再存在,也就没有保障的必要了。

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保大师认为应该把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这四大金刚都配齐,以形成全方位保障。

如果预算有限,无法一次性配齐,一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先后配置:

意外险 > 医疗险 > 重疾险 > 定期寿险

也可以通过调整重疾险和定期寿险的保障期限来压缩保费,但请大家注意,不可盲目为了压缩保费而把保额过分降低,否则是覆盖不了风险面的。保额具体多少,还是要结合所在城市和个人收入来看。
第4个回答  2021-12-12
参保人员退休后,需要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认证成功后才能领取养老金,有些退休老人和家属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什么?
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的一种行为;
不仅咱们国家,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都会定期对养老金领取资格进行核查。
为什么要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
之所以开展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是因为原来养老金由退休人员所在单位负责发放,单位对职工的状况比较熟悉,一般不会发生冒领养老金的行为;
后来,咱们的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社保经办机构每个月要给近3亿人发养老金,无法及时掌握每个退休人员的情况。
如果不开展认证工作,就可能会出现养老金被死亡人员家属冒领的情况,导致社保基金储存额减少,损害到所有参保人的利益。

曾经骗领养老金的行为非常猖獗,各地均出现了因隐瞒家人去世冒领养老金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
随着近几年社保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部门严格实行退休人员养老金资格认证制度后,冒领养老金案例的数量才有所减少。
所以,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很有必要,退休老人一定要积极配合,守护好咱们的养老金。
当然,现在认证方式也很方便,各地都推出了人社APP,基本上通过手机就能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认证,具体的认证方式、认证渠道、认证时间以及需要准备的资料,可以跟当地人社部门咨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