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人说,慧能大师,他不会一个字。 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怎么还能成大师?

如题所述

唐朝时候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他的经历,《高僧传》里面记载得很清楚;在《坛经》里面,他自己也说得很清楚。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这个人心地纯净、纯善、纯孝,忠厚老实。他不是入定开悟的,他是听经开悟的。为什么听经开悟?他用真心。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老实是用真心,一生没有妄语,没有欺骗过人。虽然他没有学佛,佛法的“三皈”、“五戒”、“十善”他统统做到了,他不知道。我们细细一对照就了解了,他不是出家,他不知道他全做到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想他有没有做到?他全做到了,所以他听经能开悟。卖柴,偶尔听一个居士念《金刚经》,在窗外面听的。从前的窗子,现在你们没见过,从前窗子没有玻璃,纸糊的,纸糊的内外看不见,但是声音听得到。所以房子里面有人读经,他在窗外听。等到他念完了,他去敲门,去请教:你念的是什么?念得真好!他把他听的那个意思讲给他听。念经的人会念,对于这个深妙的意思不懂。他总算是有缘,听他一说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这个人不是凡人。那么再一问他、一打听,他是樵夫,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有这么高的悟性,在佛法说,这是法器,一定要成就他,这是莫大功德。于是真的慷慨解囊帮助他,劝他到五祖那里去学佛法。他们家里很简单,就是母子两个人相依为命,每天靠打柴、砍柴、卖柴过日子,一天不工作,一天没饭吃,这是苦力。那么这一位佛友拿了十两银子给他。十两银子在当时是很大的数目,十两银子可以开个小店铺。那么又招集一些佛门的同参道友,把这个情况一说,大家发心照顾他母亲,让他无后顾之忧,专心到黄梅去求法。
真修行,不在讲堂,不在禅堂,就在日常生活当中
  在黄梅住了八个月,跟五祖只见过三次面,不是常常见到。分配到哪里去了?分配到碓房、柴房。五祖这个道场很大,每一天客人很多,所以斋堂就不小。所以他是斋堂后面的后勤,在里面舂米、破柴,干这个活。到黄梅,跟五祖见了一次面,五祖问他,里头最重要的,问他:你到这里来,想做些什么?他说:我想来做佛。这一句话就很不容易,大概五祖一生也没听说过,他来做佛的,他不是来干别的事情。这个一听,五祖心里就有数了,叫他到柴房工作,在那个地方去修行。怎么个修法,只有惠能大师自己知道,五祖知道,这个道场里面的人没有一个人知道。修行确实在生活上。修什么?把烦恼习气统统放下,修这个。恢复清净心、恢复平等心、恢复觉悟,“清净、平等、觉”是总纲领。我们人为什么不能成就?心不善,不是真心,妄心。真心是“清静、平等、觉”;妄心不是,妄心里头有自私自利、有是非人我,有喜欢的、有讨厌的,不平等。要把这个东西修得干干净净,清净心修出来了,平等心修出来了,然后你就会觉悟了。
  五祖把他放在碓房里干什么?叫他修这个。他每天在那里干活,人、事、物就是围绕着他,无论是善缘、恶缘、顺境、逆境,这就在这修行。顺境、善缘,不生贪念、不起情执;逆境、恶缘,讨厌他、看不起他的、骂他的,能忍辱,不生怨恨,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面对一切人事物,把自己的清净心找回来、平等心找回来,清静、平等,久而久之自然就生智慧。他在碓房里用功,五祖在那里等着,等到八个月,差不多了,功夫成就了。也就是说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也放下了,这叫真修行,不在讲堂,不在禅堂。黄梅这个道场里头有讲堂,一天没去过;有禅堂,也没去过。他很老实,他不乱跑,他心是定的。所以这个道场里面很多地方他没去过,他只知道山门、大门、大殿,再就是他的碓房,别的地方不知道。我们从什么地方晓得?五祖下令,叫大家作一首偈送给他看看,神秀那首偈子是贴在墙上的,他听到大家念,听到了,跟别人讲,请他带路,我也到偈子那个地方去拜拜,去结个缘。这就说明他对于这个道场不熟,说明这个人老实,不是天天逛逛、了解环境,他不知道。所以文章从这个地方看,看出他的老实。那么他把神秀大师的偈子改了,这惊动了五祖。五祖赶快脱下鞋子,把这个擦掉,告诉大家没开悟,大众心就平了。为什么?怕人嫉妒,伤害他,这保护他。所以接着他就巡寮,实际上就是去看他。单独看他,目标太明显了,引人注意。巡寮是整个寺院都看一遍,这叫巡寮。那么走到碓房,看他在舂米,问他:怎么样?米舂好了没有、舂熟了没有?“早就熟了!”那个话里头都有话的。“早都熟了!尤欠筛哉”,还没有筛,这就是还没有人给他印证。那么这个是巡寮的时候第二次跟五祖见面。五祖在他舂米的碓上,拐杖敲了三下,走了。他知道,这三下是三更,三更到方丈室里面来见他,第三次。到了方丈室,果然是的,因为门都是掩着,里面没有栓,一推就开了。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大彻大悟,说出五句话。这五句就是他的博士论文,让五祖忍和尚印可、给他印证。
为什么要修定?只有定,就生慧;没有定,就没有慧
  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这一句是:没有想到自性、真心是清静的,从来没有染污的,只是凡人迷了,不知道。
  第二句话“何期自性,本不生灭”,真心不生不灭,真心永远清净,没有染污;染污的是阿赖耶。阿赖耶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会受染污;真心不受染污。“八识”、“五十一心所”全是生灭法,有生有灭;真心不生不灭。
  第三句“本自具足”,一样都不缺。世尊在《华严经》上说了一句话,可以用它来注解什么叫“本自具足”,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本来具足”。具足无量智慧,具足无量德能,具足无量相好,实在说没有一样东西是从外来的,你找不到,全是自性变现的。所以见性,一切就圆满了,不向外求。那么今天科学很进步,成就很了不起,居然能够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我相信连释迦牟尼佛也佩服。但是他是借外缘而明了的,这是知识,不是从内证。内证管用;外缘的时候不管用,用得很有限,有的时候用错了,反而惹麻烦,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第四句,他说的是“本无动摇”。真心是不动的;起心动念是动,分别是动,执着是动,这都在动。动是假的;不动是真的。于是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修定,只有定,它就生慧;没有定,就没有慧。自性本具的智慧从什么地方透露?要从定。那怎么样才能得定?要持戒,“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妄想多、杂念多,这个不行,这对修行是最大的障碍,你不放下怎么行?佛教人福慧双修,“慧”是体,“福”是作用。你要度众生,没有福慧,度不了。福是自己修来的。处处方便别人就是修福;如果是障碍别人,那就叫造恶业。善恶业报丝毫不爽,不要以为没事,动个念头,已经造了业了,算“意业”;说出口来,“口业”;行于手足就是“身业”。如何能够把自己“身、语、意”三业守住,让它造福、不要造罪?利益众生的是福;障碍众生的就是造罪业。你怎么障碍人,将来果报是人家怎么障碍你。起心动念都如是,所以因缘果报非常可怕。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自自然然心地清静、智慧明达。这个里头有真乐、有法喜充满,不是七情五欲的享受。七情五欲的享受是染污;智慧、福德的享受是清静。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天地万物,要和谐相处、要和睦。“睦”这个字好,“睦”里头有亲爱。对天地万物,用爱父母的心、爱佛菩萨的心,平等的去爱一切众生、一切万物,这个人福报大了!能够自动的、主动的,全心全意照顾众生、关怀众生、帮助众生、成就众生,这是佛菩萨的业、佛菩萨的事,叫“佛事”。诸佛如来的事业,随时随地,他修这个,纯净纯善,与一切众生结法缘,能成就众生、能帮助众生走向菩提大道。这一句里头“是故稽首真实明”,以此光明即是真实,“光”是般若光明,般若光明从真实之际里头流出来的。所以真实就是光明,光明就是真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13
不管生活在哪个层面的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他只是个大师而已。说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嘛,所以很正常。但是大师只是大师,却不是佛。所以他也有很多错的地方。我们学习他们好的一面,去除他们不好的一面,让自己进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