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妃在康熙王朝是什么等级

庶妃在康熙王朝是什么等级

庶妃是中国古代内宫对除内廷主位外的妃子的通称。通常自嫔以下即是庶妃。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尤以后宫内廷为甚。庶妃就像普通人家里的小妾,没有什么地位。

清初因后妃等级制度不完善而有例外。庶妃多指未正式册封,没有名号的妃子。但不同庶妃之间地位差距较大。可以是皇帝的低位妾室的称谓,也可以是实际地位和享受待遇并不低下的妃嫔册封前的称谓。

庶妃是中国古代后宫中嫔妃的一种称谓①,但除清初以外,庶妃只是统称,而非正式位号。后宫品轶,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上和数量上并不相同。隋唐时期设内廷主位,嫔,婕妤,美人,才人,自嫔以下即是庶妃。才人之下为秀女,不被列为皇室宗谱之内。

明朝后宫自嫔以下的皇帝妾室即可视为庶妃,包括有贵人、美人、女子等称号。虽是皇帝的妾室,非一般宫人,但不单独安排宫殿居住,不举行册封典礼,没有妃嫔待遇。如非为皇帝殉葬,死后只能用火焚烧。成化帝废后吴氏就差点被焚尸。②
通常庶妃生的子嗣没有直接继承皇位的权利,按照传统,皇室继承权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③皇后的儿子为嫡,封太子。如果皇后没儿子,就从其他内廷主位中选,通常是最年长的封太子。如果内廷主位都没儿子,才能轮到庶妃们。庶妃的儿子是皇位的后备继承人。名义上需以皇后为母,有些朝代,庶子继承皇位后也不能尊生母为太后,只能称太妃。
清朝时期。
早期后宫体制由满族传统福晋制度演化而成,且并未完备。努尔哈赤的妻妾,正室称大妃,首任大妃称嫡妃或元妃,继室称继妃,侧室称侧妃,再低一等者称庶妃④。皇太极的五宫制、顺治帝重议的未完备宫制时期,后宫编制仅有三等:皇后、皇妃和庶妃。皇后为中宫,皇妃是主位,庶妃就是地位较低的、不居主位没有正式封号的妃嫔。皇太极时皇子女的生母多为庶妃;顺治年间大部分皇子及所有皇女的母亲为庶妃(其实吧,顺治生前,我仅仅查到他不甘不愿封过两个摆设皇后,要死要活的封过一个真爱皇后,再有皇后之妹淑惠妃和未婚夭亡的悼妃,就撒手剩了一堆庶妃那里摆着。后来康熙追封亲妈和几个博尔济氏还有恪妃石氏,其余到死都是庶妃)
广为人所知的八个等级的清代后宫嫔妃编制,是在康熙帝时才大致完备的。且康熙时有封号妃嫔和庶妃并存。有封号妃嫔地位从高到低: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其中皇后至嫔地位较高,居一宫主位;贵人、常在、答应较低。
但清史料上很多妃嫔在正式册封前,也被记载为“庶妃”。所以也有很多未得妃名而享受中高位待遇的妃嫔。例如顺治皇帝的恪妃石氏,她在顺治朝为庶妃,顺治皇帝赐她居住永寿宫,并且可以着汉服,薨后被康熙帝追封为皇考恪妃(这姑娘比起其他生了两三个娃还没捞到个封号的满妃可幸运多了)。康熙初年,除册赫舍里氏为皇后之外,并未册封其他同时期进宫的妃子,包括后来的孝昭仁皇后。又因为康熙册封后妃颇为吝啬,而且喜欢二十年来一次成批封妃。这些妃子进封前应该都被称庶妃,但地位待遇不一定不低。温僖册封前没有封号,是由庶妃直接进封贵妃。最明显的例子是孝懿仁皇后的妹妹小佟佳氏,她在33岁空降成贵妃之前未得任何封号,为庶妃,但应该是享受妃位级待遇的。七阿哥(已有爵位)的额娘在康熙五十七年受封为成妃之前明确记载为庶妃⑤,猜测地位起不低于嫔。顺懿密妃王氏入宫数十年而未有分位,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封密嫔,但四十八年的折子里就称其为王嫔,可见她名为庶妃实有嫔位。还有些命短死后追封的,如慧妃(后位有力竞争者)平妃(孝诚仁皇后之妹)生前是庶妃但地位不可能低下。至于康熙庶妃十一公主母王氏、女皇四女母张氏、皇十七女母刘氏、皇二十女母钮祜禄氏,则确为后宫阶级底层。
又例在乾隆登基之前已经是亲王侧福晋的高氏,乾隆二年正式册封后妃时被称庶妃(富察氏称嫡妃)。而‘庶妃’高氏初封即为贵妃⑥。由此可见,在清朝庶妃绝不仅指没什么地位的皇帝低等妾室。生前为庶妃者,地位也并不一定低下,可以是地位不低待遇照享等待日后进封的有份无名妃;但如皇太极顺治时期一些庶妃到死的倒霉蛋,只能说她们的确不显赫。
另:皇子妻妾亦有庶妃称谓,玉牒有记载皇第几子XX亲王/郡王/贝勒——嫡妃XX氏、庶妃XX氏、侍妾XX氏等等。这里的庶妃可以是侧福晋分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