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和有抑郁症的人接触会得抑郁症吗?

如题所述

你好,抑郁症,可能会传染的。这类心理问题,容易在长期在一起的人之间传染的。至少情绪的传染常见,所以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还是不建议长期和抑郁的人在一起的。以免自己也成为抑郁症。抑郁症的疗法,除了用药外,还是需要积极的做心理的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8



文 | 实用菌

01

知乎热搜榜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话题:

#你愿意和重度抑郁症患者做朋友吗?#

在众多回答中,有一位正在跟抑郁症抗争的朋友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别和有抑郁症的人做朋友。”

这句话看起来可能有些偏激,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在的。

要知道想要和抑郁症患者成为朋友,并不只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02

在80年代以前,抑郁症在中国几乎没有诊断病例,那时医学家们一度以为中国人不会得抑郁症。

1980年的夏季,湖南一家医院的精神科接待了361名病人,只有1%的人被诊断为抑郁症,而有36%的人被诊断为神经衰弱,尽管他们的症状是相似的。

当时,大多数抑郁症被当成“神经衰弱”诊治,直到很多年以后,抑郁症才被正视起来。

2018年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白皮书》数据表示:

有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仅为10.3%。

2019年官方统计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9000万,即使是这样,我国抑郁症目前的识别和有效治疗率还不到10%

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辗转于医院的非精神科就医、检查,有些人甚至根本没有就医。

这样的局面间接导致了部分消极行为的发生,例如自残、自杀。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抑郁症占全球人口4.3%,约为3亿人左右。

我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约为13万,其中抑郁症患者约占总数的40%。

抑郁症剥夺了人的快乐,摧毁人的家庭,吞噬了人最基本的求生意志,悄无声息地带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

没有人能一直快乐,笑容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

成年人的世界,大多都是劫后余生。

03

可即便是这样,外界对抑郁症的认知也是少之又少。

在一部分人眼里,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起伏、失落,演变成了做作、矫情、戏精。

2019年热依扎因为穿衣问题被网络暴力,不得已透露了自己得了重度抑郁症的消息。

“为什么我这么有趣呢?因为我死过很多回。”

热搜第一,话题讨论量一天就超过了4万。

发文的时间是凌晨四点多,不知道是早起还是根本没睡,在很多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世界里,失眠是一件极为普遍的事。

再回看她的微博,会发现很多都是凌晨发的,内容看起来平常无异。

这种表现是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点:

无论内心多绝望,也不会轻易显现出来。那种痛苦压抑的情绪,他们大多都自我承受。

对于抑郁症,常人无法理解,也不可能感同身受那份痛苦。

知乎搜索“抑郁症的表现有什么?”

最高赞的评论是抑郁症患者平淡的一句回复:

“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觉得我想得太多。”

近年来,不少媒体平台都在反复普及抑郁症,可是网民们的冷嘲热讽依旧没有停止。

就连最平常的听歌软件也要被嘲:“网抑云”。

痛苦不被理解,求救得不到回应,于是无数的悲剧轮番发生。

如果说,正常人的消极情绪低谷,是一片乌云。那对于抑郁患者来说,那是整天充满阴霾的天空。

严丝合缝,没有一丝光亮。

所以,有些人真的不配,也千万别成为抑郁症患者的朋友。

04

其实,抑郁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绝症,患有抑郁症的人们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他们只是生病了。

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发起人陈坤,在《圆桌派》节目中诉说了自己曾经抑郁症的经历。

童年的悲苦经历,在他的内心埋下了一颗自卑和沮丧的种子。

这粒种子一直伴随他的成长,在他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不断地生长。

直到他因为电视剧《金粉世界》开始走红后,内心的不安感便开始爆发。

巨额财富和物质上的巨大冲击,让他感到一阵眩晕。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始终被一种强烈的欲望折磨着。

“一切突然变得不一样了,突如其来的财富和名声,打乱了我记事以来对人生的规划,而且它们强大到足以消灭我作为一个普通人自我进取希望和快乐。”

那段时间,他开始彻夜失眠,甚至连窗户都不敢接近,害怕自己会有跳下去的冲动。

那时候他害怕跟外界交流,为了不被歧视,他甚至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别人察觉他的异样。

蔡康永说过一句话:

“在我们的认知系统里,总存在着,乐观是好的,悲观是不好的;

自信是好的,自卑是不好的,这种过于正确的观念,所以我们选择去迎合社会标准,去强迫式地修正自己。”

可是慢慢地,我们就会进入到另一个极端,没法直面坏情绪,只会让自己在困顿中越陷越深。

隐藏情绪并不是击败抑郁的好办法。

很多心理患者的自述,患病时的他们是感受不到任何希望和生存的意义的。

情绪反复是他们最常经历的事情,抑郁程度轻一些的人,还能维持正常的社交,可严重的人,他们甚至不具备和外界交流的能力。

这样的他们需要朋友吗?这是自然,没人能拒绝温暖。

一开始接触情况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其实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的极端,在外人看来,可能只是负能量多了一些

但时间长了,当他们察觉到了温暖,敞开了心扉,真的跟你聊他的所思所想时,你会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他们的生活里是没有光源,没有希望的。他们的敏感和脆弱就像是海浪一样奔涌而来,而你只是一片沙滩,稍不留神就会被吞没。

正常的交友还有分道扬镳的时候,更何况是当下那种复杂的情况呢?

那时的你能否继续坚持当他寄托,成为他和外界沟通唯一的纽扣?

05

当然,写这个话题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大家远离和排挤患抑郁症的朋友。

相反,我们是想告诉大家,热心很重要,但仅有热心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心理咨询师强调,跟抑郁症患者接触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要知道,真正的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不开心,不是安慰几句话,多几次深情的陪伴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的。

那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是需要通过药物和心理疏导双管齐下,才可能会有所缓解,而且,即便是这样的缓解,也是建立在长时间的坚持治疗接触上的。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时的同情,没有长久陪伴的准备,最好不要靠近他们。

一时兴起的关怀,然后承受不住对方负能量后的退缩,不仅给自己带来挫败感,也会给你的抑郁朋友带来更严重的二次伤害。

即使可以长久地陪伴,你也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

你拯救不了对方,你所能提供的帮助极其有限。

你可以多一些陪伴,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你可以鼓励对方多一些诸如跑步之类的运动,借助内啡肽的力量抵抗抑郁;

你可以督促对方接受专业的治疗,并按时服药;

但我们要清楚,这些只是效果有限的支持,离治愈还有很远的距离。

很多人在同情心的驱使下,怀着拯救对方的心态,介入到抑郁症人的生活当中,而忽略了抑郁症的复杂性和吞噬性。

结果,不少人不但没有帮助对方,还把自己拉入抑郁的深渊。

一个人能不能真正走出抑郁症的阴霾,除了专业人员的帮助,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其本人的觉醒和努力。

有了这些理性的认知,你才会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当然,也会少很多失望,多一些理解和坚持。

如果不懂得这些,仅凭一腔热情,或一时的冲动,很可能带给对方的不是爱,而是更严重的伤害。

总之,爱很重要,但爱的方式亦同样重要。

第2个回答  2022-03-27
只要自己心态好,只要自己心太强大,肯定不会被别人影响。如果自己也是一个容易伤感的人,心态不好,时间久了肯定会被一个有抑郁症的人受到影响。
第3个回答  2022-03-30
我觉得你要是非常正常,自己对生活也充满信心,不会得抑郁症的。
第4个回答  2022-04-03
如果在一个不愉快的环境里,呆久了,肯定也会情绪受到影响。所以应当多和一些快乐的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