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许多首诗叫〈绝句〉?

最早起源与谁?哪个朝代?

原因:

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其特点是,每首只有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即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即七言绝句。绝句要求第二、四句末一个字必须押韵。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

扩展资料

四句一绝,这个观念是自然形成的,从《诗经》以来,绝大多数诗都是以四句为一个段落。《诗经》里的诗,大多数是四言四句,古人称为“一章”。汉魏时代的诗,以四句为全篇的很少,故没有必要把四句的诗定一个诗体名词,即四句一绝还没有成为规格。

但在较长的诗篇里,四句一绝的创作方法已自然形成。到晋宋以后,由于民间歌谣的影响,诗人喜欢模仿四句的民歌,就大量出现了五言四句的小诗。

齐梁以后,四句一绝成为诗的规格,并给以“绝”的名称。在南朝时代,“断句”、“短句”与“绝(句)”都曾用以指代五言四句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8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参考资料:摆渡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2-23
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其特点是,每首只有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即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即七言绝句。绝句要求第二、四句末一个字必须押韵。

绝句是怎样来的呢?

远在我国六朝时期,东晋的著名诗人鲍照、谢眺等人常在一起吟诗。他们其中一人先作四句,另一人接着作四句续上,蝉联成篇。若一人作过,下面再无人续上,前面的这四句就称为绝句(或断句)

从此,诗中就出现了绝句这一形式。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Pi?i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参考资料:http://www.ebo.net.cn/list.asp?unid=3398

第3个回答  2007-02-23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626.htm

第4个回答  2021-05-20
原因: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其特点是,每首只有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即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即七言绝句。绝句要求第二、四句末一个字必须押韵。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扩展资料四句一绝,这个观念是自然形成的,从《诗经》以来,绝大多数诗都是以四句为一个段落。《诗经》里的诗,大多数是四言四句,古人称为“一章”。汉魏时代的诗,以四句为全篇的很少,故没有必要把四句的诗定一个诗体名词,即四句一绝还没有成为规格。但在较长的诗篇里,四句一绝的创作方法已自然形成。到晋宋以后,由于民间歌谣的影响,诗人喜欢模仿四句的民歌,就大量出现了五言四句的小诗。齐梁以后,四句一绝成为诗的规格,并给以“绝”的名称。在南朝时代,“断句”、“短句”与“绝(句)”都曾用以指代五言四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