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如果你是校长 你想对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如题所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
一、中国高等教育形成良好发展形势
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其已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井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分布结构也进一步趋于合理。
2.对中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经过这些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的经验.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一实践和研究的成果现在已经越来越进一步的实践和现实所证明。
3.中国高等教育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走非常有利的。特别是对于整体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高等学校本身的学科与专业结构,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和时期。由于没有了更多的规模和数量上的压力,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某些硬件方面的建设也就能够按部就班地有计划地进行,进而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考虑学校本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的人才呢?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我认为可分三步来进行:一、积极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优化教学质量。
现行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过于形式化的弊端。诚然,教学内容适当形式化是必要的,但如果只重视概念与原理的教学,强调逻辑上的严密,追求全面、系统的演绎推理,就会走向反面。教学忽视观察与检验,忽视从实际出发,忽视掌握科学事实与现象,使学生不知如何对科学事实、现象、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形成科学的概念与原理,也不知如何应用这些概念与原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这种形式化的课程体系,必然忽视学生的认识规律,脱离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实际经验。这样的课程体系,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一个外语教师,我就深切的感受到目前我国的外语课程体系就是需要改革的,它以语法知识为中心,以文字翻译为主体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书面表达,轻语言交际的课程体系。即重视了理论性的逻辑性的常识性的语法知识,而严重忽略了外语是作为人们彼此相互进行交流的语言工具。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语言交流的环境,开展各种语言交流活动。如生活中的情境对话,某种特定场合下的交谈,讲述小故事,朗诵短诗、儿歌和童谣;编排各类游戏和小型话剧、舞蹈,组织学生同外国朋友交谈等等,让学生在通过语言交流的实际中学习外语,了解外语所表述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提高能力既是人类整体的要求,更是每一位个体的渴望。千百年来,人们在对能力的认识和提高途径的探索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能力的探讨和对培养方法的探索也日渐深入。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长期的教育来养成,而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以课堂教育为主要途径来培养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必须明确,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是指以学习知识的过程为手段或中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通过思维掌握知识、学会基本的概括方法、培养自我的认识能力和挖掘自我潜在的创造能力。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并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有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使其才智和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动力,知识就会伴随着教师的那份关爱而溶进了学生的脑海中的。即知识与情感这两份美好的事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辅相诚的,缺一不可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学会去欣赏学生的独特性,并有责任帮助他们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不要一味的只看重于学生的成绩,而否认了成绩不是很好学生在其它方面的优势,更不可因分数而去抹灭成线不好的学生的长处。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就会去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并指引学生发挥他们潜力。并在适时,指导学生如果去弥补自己的弱项。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乐观的去面对它。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应用型的技术性人才,不再是需要只会死啃课本,视课本为真理,墨守成规的书呆子。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我们作为一名高校教育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的素质核心关键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表现在创造行为和创造认识两大邻域,就创造认识来说,创造力是由敏锐的感觉力、高超的逻辑思维力、直觉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构成。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创造能力的伟大民族,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高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从而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对联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这种“应试教育”,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没有一种通用有方法可以适合所有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培养出高效的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1
我认为高等教育定位应该加强能力的培养,这里我指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改革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增加课外实践性的课程。因为现在学生都普遍高分低能,空有一肚子墨水,而在实践中却捉襟见肘,只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2、区分研究型大学跟一般大学,采取不同的措施。研究型大学要打破老师的权威思想(当然这样做很难因为中国的国情)形成一种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诸如挑战杯之类的比赛,其实我说的这一点就是要想办法改变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当然这需要慢慢研究),使老师能够倾囊相授,学生能够极力探索,记得钱学森曾经问他的老师冯。卡门说你把自己研究的最前沿的知识都交给了他们,你不怕他们超越你吗,冯。卡门的回答是等他到达我这个高度的时候我已经奔向了另一个高度。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学习的氛围,一个敢勇于挑战权威的氛围。
3、一般的高等院校加大实习的力度,把实习的成绩作为毕业的重要参考之一,或者说让它在毕业成绩中占很大一块比重,多培养出一些实用型人才。
4、从教师队伍方面说,发掘人才重视人才,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让每一个教师感觉到自己的劳动对自己的收入是合理的,实实在在的。
第2个回答  2010-12-22
我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应定位在,社会需求上,与社会岗位的需求接轨,如果我是校长,我将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师资队伍:把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技能的人才引进课堂教学,形成任务驱动,或课题解决形式,来完成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友好链接
2、社会实践,让学生多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了解自身价值,使学生自己知道自身的社会价值,与发展目标。因为,现在的高校毕业生真得不太知道自己的价值,也没有一个合理的价值取向
第3个回答  2010-12-23
1. 高等教育向公平、质量、多样化方向发展
在教育公平方面,需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保证所有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一是拓展高等教育公平的广度。从强调适龄人口享受平等的入学机会,到强调校外更广泛群体享有更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从只重视学校教育,到扩展至成年人的终身学习。二是拓展高等教育公平的深度。例如,构筑完善的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解决好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促进高等教育过程公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实现高等教育的结果公平。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关注知识的传授向以培养学习者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核心转变,更加注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多样化发展方面,形成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非学历高等教育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的局面;不同层次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从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在顶尖大学、一般性大学、社区学院之间,建立教师、学生有序流动机制。
2. 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转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例如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人才培养存在同质化倾向,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因此,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历史任务。例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建立与产业、行业紧密结合而又共同参与的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在过去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积极推动大学生参与校外学习、实践和创新,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保证和不断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教学评估工作,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鼓励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3. 由求学需求向社会需求转变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正是由于我国社会存在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支撑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这种旺盛需求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两个条件:一个是生源,一个是通过缴纳学费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若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机制,是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的。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高等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协调的高等教育结构,使各种层次、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教育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和产业部门统一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和完善全国和区域的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伏况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高校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思路,加大优势学科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4. 从体制转轨向制度创新转变
高等教育行政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高校管理的行政化,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和控制太多、太强,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经费划拨、教育评价、校长任命等都由政府说了算。二是高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控制着学术权力。在高等教育行政化驱使下,高校成为事实上的政府下属机构,高校内部管理科层化严重,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高度行政化,官场习气侵蚀大学校园,教师的学术工作不受重视,教育家办学难以实现,高校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
5. 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加大
高等教育行政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高校管理的行政化,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和控制太多、太强,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经费划拨、教育评价、校长任命等都由政府说了算。二是高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控制着学术权力。在高等教育行政化驱使下,高校成为事实上的政府下属机构,高校内部管理科层化严重,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高度行政化,官场习气侵蚀大学校园,教师的学术工作不受重视,教育家办学难以实现,高校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
一是统筹城乡、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院校的设置要注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西部大开发战路等,向中西部区域倾斜、向应用型高校和地级城市高校倾斜;增加部属高校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比例;加大东部地区重点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方高校的力度;重视地级城市高等教育发展。
二是建立区域高等教育投入均衡机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分配者。但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各省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要缩小区域高等教育投入能力的差别,就必须在高等教育“两级办学”管理前提下,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投入制度,使中央政府能够适当分担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投入。
三是建立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均衡机制。建立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均衡机制,是为了解决因高等教育布局不尽合理而导致的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以及因高校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而造成本地教育资源流失的问题。具体包括:第一,教育部所属高校适当扩大招收中西部区域考生的比例,降低中西部区域高等教育的招生压力。第二,国家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区域工作,并根据需要适当给予培养成本补偿。
高等教育的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在前期改革革除了表层的、显性的弊端之后,现在要解决的是深层的、难度更大的问题,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在前期改革调整了旧有利益关系的同时,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一些既得利益的强势群体有意无意地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前期改革着重于“破旧”、“立新”的任务更为艰难,制度供给、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因此,新的改革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也更加需要改革的智慧和有效的推进策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