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热时为什么会除霜?

如题所述

是表示空调进入了除霜模式。

冷暖型空调器在制热状态下,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一5℃时,室外热交换器的蒸发温度就会低于0 ℃,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室外热交换器的表面而形成霜,并且随着室外交换器吸热时间的延长,霜层会越来越厚,这将严重影响制热效果。因此,需要对室外蒸进行除霜。

扩展资料:

空调进入除霜状态的条件

1.检测室内蒸发器盘管温度连续一定时间低于一个温度。

2.连续制热45分钟-90分钟除霜一次。

3.检测室外机冷凝器温度连续一段时间低于一个温度。

空调化霜时的现象

1.室外机滴水。

2.室外机冒热气。

3.室内机停止吹热风。

4.室内机里面换热器结霜。

5.室内机显示温度急剧下降。

6.空调停止了制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2-07
空调自动除霜常识:空调冬季制热工作时,系统管路内的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方向在四通阀的控制下刚好与夏季制冷时是相反的,所以室外机温度交换器(翅形铝箔片)的温度很低,就会出现结霜现象,结霜慢慢增厚后,就会阻碍通风,影响温度交换,空调就会进行自动化霜处理,四通阀又将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方向改变成制冷时的流动方向,也就是制冷状态,所以室外机温度交换器的温度上升,结霜就会慢慢融化流下来。而室内机温度交换器的温度很低,所以风机就停止工作,避免吹出冷风。
自动除霜大约5分钟左右结束,空调就会恢复制热工作状态,室内机风扇又会启动工作吹出热风。空调自动除霜控制分为两种,一种是定时除霜,时间间隔大约45分钟左右。另一种是通过室外机温度探头检测的温度高低进行控制自动除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