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气量大的君臣

如题所述

大气量的不知道
不过小的就有 :第一个最小气的男人,非周瑜莫属。
都知道周瑜这个人风流倜傥、少年得志,是个古今以来不可多得的少年奇俊。只不过他气量非常狭窄。孙刘联盟共对曹操的时候,本来双方该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周瑜竟因为嫉妒刘备的军事诸葛亮的才能,派人刺杀诸葛。不过幸好没有成功,不然“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这些故事就无法上演了。赤壁之战后,诸葛亮用巧计夺取曹操城池,周瑜又气不过,不断施展阴谋诡计,企图把荆州夺到自己手中。不过最后都失败了。当听到刘备的士兵高呼“孙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时候,周瑜立刻火冒三丈,气得从马上摔下来一命呜呼。你看,因为听别人骂了几句就气死了,这样的人多小气啊。
第二个最小气的人,是诸葛亮。
诸葛亮这个人,非常骄傲,年轻的时候就经常自比“管乐”,管仲和乐毅,分别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宰相和将军,诸葛亮一人能比两人,居然没有人说他吹牛,真行。除此以外,诸葛亮还非常小气,魏延投降刘备,诸葛亮不喜欢他,说他“脑后有反骨”,要不是刘备爱惜人才,魏延恐怕早就被杀了。诸葛亮爱哭。自己下令杀马谡,但真杀的时候,别人都没哭,他自己先哭了。另一次,张苞从马背上摔下来,不治身亡。诸葛亮听见后居然也大哭不止,而且夸张的是居然还口吐鲜血。你说马谡、张苞和诸葛亮有什么亲戚关系呢?没有。顶多算同事罢了,而且还是自己的下级。同时死了都痛苦得不得了,你说诸葛亮气量多窄?另外,作为蜀国丞相和蜀军统帅,什么事都管,“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从任免一个县官,到军中打二十板子以上的惩罚要亲自决断”。一个丞相,能做到这一步真是够小气的了。
第三个最小气的人,是项羽。项羽这个人很笨,有一次据说他召集众将,看谁能把自己从椅子上举起来。众将都失败了,项羽当然也没成功。谁能把自己从椅子上举起来啊?你说项羽笨不笨?另外项羽非常小气,看不清形势。鸿门宴上范增几次暗示要杀刘邦,项羽都没忍心下手。对敌人如此软弱,足见项羽之小气。最后垓下被围,穷途末路,没有办法了,居然抱着媳妇哭开了。边哭边说:怎么办呀,怎么办呀,虞姬啊,我该怎么办?弄得虞姬没办法,只好自杀了。最后,项羽跑到乌江边,手下都让他上船以图东山再起。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感到抹不开脸,不好意思再见江东父老,也自刎而死。真是再小气也超不过项羽了。
项羽心胸狭窄,因人废事。项伯卖他,他听项伯;范增帮他,他疾恨范增,可见其心胸狭窄,毫无容人之量。这为他后来的失败种下了隐患。关于这一点,汉高祖刘邦也曾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此三者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可见,心胸宽阔,有容人之量是事业成就的关键,也是项羽所欠缺的

书圣王羲之之死:三国英雄周瑜是气死的,这,我们都知道;可是史上第一书法家王羲之,也是被气死的,想来,真为之叹气。王羲之不是被别人气死的,是被自己气死的。实际上,周瑜也不是被别人气死的,也是被自己气死的。周瑜若大气一些,若大度一些,没有一股“既生瑜,何生亮”的羡慕嫉妒恨的恶劣情绪,又何至于被诸葛亮气死?
  王羲之也算是得天独厚之人,老天对他是蛮偏爱的,出生于琅琊王氏望族,落地便带上了富贵籍;身世既好,人又聪慧,尤天赋了一门书法本事,少年即获得了高誉,左右邻里,上下诸侯,“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将其书法评价为“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确实是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冠绝群雄,千多年过去,至今没有超越者。人生到此,夫复何求?王羲之到此,却还有太多要求的。
  王羲之喜欢与人争闲气,直白地说,就是易生羡慕嫉妒恨。有位叫王述的,与他同门同姓同龄还同宗,生得还蛮有气质,王羲之从小就将王述视为假想敌,“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两王齐名,齐的是身世名,在书法上,王羲之远远地将王述抛在后面。一招鲜吃遍天,王羲之可以傲人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既已足可傲人,更可以虚怀了,一个天下无双的书法大家,跟一个才气上名不见经传的人去比什么?
  王羲之却喜欢攀比,其攀比不是一招鲜吃遍天,而是要招招鲜包圆天,书法、文章、地位、家庭、事业、财富、美誉以及琴棋书画茶酒诗词……都不输人,这,活得就苦了。王述,在书道与名气上,比王羲之差很远,但他后来在官阶地位以及在职场的美誉度上,却又高出王羲之很多,“王右军(王羲之)素轻蓝田(王述,曾被封蓝田候,故叫王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
  王述早先声誉并不蛮好,但后来做人与做官,较受好评,升迁也比王羲之升得快,升得高。(历史新知 www.lishixinzhi.com)这下王羲之坐不住了,心里那股火熊熊烧。王羲之在会稽当内史(地方行政长官),恰好王述母亲过世,在会稽守孝,他去吊丧,看到王述在那里哭娘,王述要来跟他打招呼,他转身就走了。心里有嫉有恨,用得着在人家丧母之时,去羞辱人吗?
  王羲之还做了一件好笑事。王述当了扬州刺史,会稽恰好归扬州管辖。原先一个在艺界名气大,一个在官场美誉高,地位却基本相当,现在呢,王述要来“领导”王羲之了,这下,王羲之心里啊,无名火烧得更旺了,“初得消息,求分会稽为越州。”打了报告,要从扬州划出地盘来,将会稽升格为越州,自己也因此可以跟王述平起平坐,一样刺史了。就为了与王述斗气,竟要搞行政区域调整,这事说出去,不是笑话吗?“大为时贤所笑”。加上后来可能有把柄落在王述手上,“右军遂称疾去郡”,官场干不下去,辞职了。
  王羲之辞职后,有书说他过的是好日子,与人打牌,跟人说书,优游林下……其实,王羲之过得并不那么好。心胸不宽阔的人,难以过上神仙生活的。刘义庆所着的《世说新语》里的说法可能更靠谱,“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王羲之过世确是早的,终年59岁,未满花甲。一代伟大的书法家,竟以狭隘心气而英年早逝,太可惜了。  求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17
唐太宗遇到诤臣魏征,表现得还是很大气量的。武则天对狄仁杰也是大气量的。宋仁宗对臣下也很好。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2-17
东方朔
原因:他智慧过人,幽默风趣,是古今有名的弄臣,弄臣有一种被人玩弄的意思,往往要出卖人格,出卖人格的事有时会比临池处死要难受的多,只有足够的气量才能混迹于动荡不安的朝廷!实在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