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沥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两位教授,该实验想要证明什么?

如题所述

提到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实验,沥青滴漏实验可以名列前茅,自从1927年实验进行之后,一直持续至今还没有完成,据估计,漏斗内的沥青还可以继续实验上百年,所以该实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持续时间最长的实验。

沥青滴漏实验

沥青滴漏实验开始于1927年,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极高黏度的沥青在室温环境下的流动速度。该实验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进行的,该实验的操作非常简单,就是把一个高浓度沥青放入一个封了口的漏斗内,等到沥青足够凝固时,打开漏斗的封口,让漏斗内的沥青缓慢的流动。

第一位操作该实验的教授是汤玛士.帕奈尔教授,在他进行实验期间,他观测到了两滴沥青的滴落。第一滴沥青滴落的时间是1938年12月,整整用了8年11个月才滴落下来。

第二滴沥青又花费了8年零3个月才滴落下来,在1947年2月滴落。

然而汤玛士.帕奈尔教授在1948年去世,接替他继续试验的是约翰·梅史东教授。在2005年时他还因该实验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值得注意的是,搞笑诺贝尔奖的含金量其实非常高,有许多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后来也获得了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是为了庆祝那些最微不足道的科学研究以及微不足道的科学成就,他们的目不是为了搞笑,而是尊重每一个科学家的努力,每一个科学家的成果。

在约翰·梅史东教授实验期间,又滴落了6滴沥青,平均耗费8年左右。而他也没能迎来该实验的结束,在2013年8月他与世长辞。

第三位负责该实验的是安德鲁·怀特教授,自他负责该实验至今,才滴落1滴沥青,这一滴耗时最长,大概用了13年6个月。而该实验进行到了现在,已经耗费了87年,据估计该实验仍能够进行100多年。借用网络上的话就是:该实验什么都简单,就是有些费教授。

目前,该沥青实验周围装了空调,所以从第七滴滴落之后,其他两滴的滴落时间间隔非常久。为了更好地观察沥青滴下的瞬间,科学家在这个装置周围安装了直播设备,进入网站之后每天都可以看到沥青的最新状态。

从最新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第10滴沥青正在形成,然而至少还要2年才能滴落,所幸这一次,有全世界的人直播,或许我们不会错过沥青滴落的瞬间。

为什么要进行沥青滴漏实验?

之所以要进行这个实验,是汤玛士.帕奈尔教授想要向自己的学生证明:最普通的物质也可以展现出某些出乎意料的特征,比如沥青。

沥青在生活中很常见,屋顶漏水有时也会使用沥青填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看到沥青在室温下会凝固成固体,汤玛士.帕奈尔教授为了打破这个认知,特意将沥青封存在漏斗内三年才将封口切开,然后等待沥青向下流动。

由于沥青的粘度非常高,大约是水的1000亿倍,所以滴落的速度非常慢,而且至今为止滴落的9滴中,没有一滴被人类亲眼目睹过;想要等到下一滴沥青的滴落,至少还需要10年,也就是说,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能不能看到它滴落的瞬间,就要看你的命运如何了。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也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他们在该实验装置周围安装了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一滴沥青滴落的整个过程,后来科学家们根据这一滴落过程,分析出了该沥青的粘度是蜂蜜的200万倍,是水的200亿倍。

总结

虽然这个实验持续的时间非常长,但其实该实验并没有特别深刻的目的,它仅仅是为了证明:日常的常识并不一定是事实本身,就连看似是固体的沥青,实际上都是流动的液体组成。

这个实验很好复制,如果想要启发孩子的科学知识,可以在家里也做一个沥青实验,观察每天沥青的形成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小时候的你肯定见过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摸起来很硬。但是遇热就会变软,甚至是具有流动性。它经常会被放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当有东西,例如塑料桶破了以后,大人们就会把它烧热,然后让其缓慢的滴到破损的位置,凝固后以达到防漏水的目的。

  看到这一幕,年幼的你也开始模仿大人的行为,但心灵手巧(笨手笨脚)的你却不小心把黑乎乎的东西滴到了手上,顿时你被一股滚烫的、粘稠的液体烫的哇哇大叫!甚至是惹来父母的责骂...

  

  这个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对!它就是沥青块,一个看似形如固体的玩意,在常温下可以被摔碎,可以用锤子敲碎,这个东西在我们看来它跟石头无两样,就是个固态物质。

  

  沥青主要有三种类型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前两种是人造沥青,主要是煤炭炼焦和石油蒸馏的副产品,最后一个是天然状态下地下储存的沥青矿。

  沥青是一种有机物质,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当然也包含一些非金属的衍生物,组成十分复杂,由于它的憎水性常被用来防水、防潮、防腐...

  这玩意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如沥青路面、房屋房顶和地面的防水等等...

  

  看似稀松平常的东西,但在历史中有一个关于沥青性质非常著名的实验:沥青滴漏实验。从1927年开始实验以来,至今这个实验已经进行了将近100年,目前还在继续...

  上文说沥青在常温下看似是固体,但真的是这样吗?往往真相就隐藏在表象的背后,而现实中的直觉往往具有欺骗性,沥青滴漏实验其实就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眼见不一定为实,直觉是最有欺骗性的一种感觉。

  

  

昆士兰大学的托马斯·帕内尔(Thomas Parnell),约1920年。


  1927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托马斯·帕内尔认为沥青坚硬易碎的外观具有欺骗性,为了给它的学生证明常温下固态的沥青其实是一种黏度非常高的流体,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来测量沥青样品的流动和粘度。开启了一项长达百年,牵动全人类的超长实验。

  往往科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对实验环境的严苛性,我们普通人是无法独立完成的,但是这项实验简单的可怕,没有任何高端的设备,我们自己在家都可以复制同样的实验。

  

  

目前这套实验装置依旧放在昆士兰大学,并且在其附近增设了摄像头。


  这个实验的材料就是一大块沥青、一个钟形罩、一个底部密封的漏斗组成,帕内尔教授首先将沥青用高温熔化让其流入底部密封的漏斗...

  

  在等待了3年以后,也就是1930年,帕内尔教授觉得漏斗里的沥青已经完全凝固和沉淀,于是就在漏斗的底部切开了一个口子,到这里实验的操作过程就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往沥青缓慢地往下流动 ...

  尽管这个实验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仍然为科学的好奇精神做出了贡献,而对它的投入和它的持续时间使沥青实验成为最著名的实验之一。

  

  

昆士兰大学的沥青滴实验,演示了沥青的粘度。


  帕内尔教授在有生之年只见证了两次沥青的滴落,第一次是在1938年,也就是漏斗切开的8年后,第二次是在9年后的1947年。

  这里说一下,见证并不是亲眼看见,帕内尔教授并没有亲眼看见沥青滴落的那一瞬间,由于当时也没有摄像机,所以无法保存下这个珍贵的画面。

  这个实验从1930年开始到1947年,这17年人类正在经历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虽然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类科技的发展,这些年人类的飞机飞得更快、更高,火箭也升上了天空,人类首次拍摄到了地球的曲率照片...

  但不幸的是帕内尔于1948年去世。

  

  尽管如此,在昆士兰大学数学和物理学院名誉教授约翰·梅因斯通的监督下,沥青滴落实验仍在继续。

  

  

在沥青下降实验期间,沥青下降的年份和累积月数。


  2005年,梅因斯通和已故的托马斯·帕内尔(Thomas Parnell)被授予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搞笑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恶搞,每年秋季举行。这个奖项是庆祝那些最不寻常和微不足道的科学成就。

  搞笑诺贝尔奖是为了表彰那些让人们开怀大笑的努力和成就。他们的目的不是嘲笑,而是尊重每一个科学家的想象力。所以,沥青滴落实验绝对值得这样的认可。

  

  2013年,梅因斯通去世,他又记录了六次滴落,最后一次是2000年的第八次滴落。在2000年的时候,人们已经在实验设备的周围设置了摄像头,但不幸的是,由于储存设备出现了问题,梅因斯通错过了第八次沥青滴落的瞬间。

  在梅因斯通去世后,监护权移交给了安德鲁·怀特教授,他成为沥青滴落实验的第三个监护人。这个实验已经成功的熬死了两任监护人...

  

  

这张照片是在昆士兰大学沥青滴落实验的设备,和9伏电池进行大小比较。


  第九次滴落发生在2014年,是在安德鲁·怀特教授的监护下发生的,但不幸的是,当时实验装置底部的烧杯滴落的沥青太多,已经影响了将要滴落的沥青,怀特教授在更换烧杯的时候不小心把沥青撞断了...

  这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的失误,这直接导致了从实验装置架设到现在,没有人亲眼见证过昆士兰大学沥青滴落实验沥青下落的瞬间。

  在第7次沥青滴落之前,每隔8到9年就会出现一次滴落。然而,从第7次滴落以后,研究人员为实验装置所处的地方增设了空调,以控制实验一直存在一个温度恒定的环境下进行,因此第8次滴落用了12年的时间。

  目前第10滴沥青正在形成,预计从现在起的13年内将会滴下。现在这个实验装置的状况每天都在直播,外网可看,今天早晨我截下了一张图片。

  

  胖胖的沥青滴正在形成,不过要想让它落下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可以肯定地是第十次地滴落我们绝对可以看到!

  虽然我们没有看到昆士兰大学的沥青滴落,但在2013年的7月份, 第一份沥青滴落的摄影记录还是诞生了。

  

  在帕内尔教授进行沥青滴落实验的17年后,也就是1944年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也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并且在2013年获得了珍贵的沥青滴落瞬间的画面,也算是为人类完成了一个念想。

  你可能会想这个实验有很何用,它告诉我们沥青的粘性大约是水的2300亿倍,是蜂蜜的200万倍。你如果还问,知道这有何用?其实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但是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眼见不一定为真!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跟女朋友抬杠...,让她们相信自己看到的都是假象!

第2个回答  2020-09-18

沥青是一种复杂的黑褐色混合物,马路上到处都是,但实际上,经常出现在马路上的沥青,其实是一种高黏度有机液体。

 

液体...黏度...有机...

 

1927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帕奈尔教授,为了让学生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沥青是液体”这一事实,开始了一项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沥青滴漏实验”,而在开始这个实验之前,教授首先得花三年时间,让一小杯沥清彻底凝结成固体...

 

1930年年底,已经成为固体的沥青被倒置过来,并剪了一个口子,八年后的1938年12月,第一滴沥青终于从漏洞处,滴落到了下方的容器里,但可惜的是帕奈尔教授不可能24小时守在沥青旁边,所以很正常的,教授没能亲眼看到沥青滴漏的瞬间。

 

在此后的27年间,沥青一共滴落了三次,帕内尔教授也从一个中年人,变成了60岁的老头子,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而且证明了沥青不是固体。

 

帕尔内死后,这个沥青滴漏装置因为过于无聊,被学院收进了木柜子里,直到梅因斯通的到来。

 

梅因斯通来到昆士兰大学的时候只有27岁,风华正茂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柜子里用途不明的仪器,一番了解之后,他决定把这个前人的实验继续下去,毕竟这个实验不需要任何投入,只需要等就可以了,颇有行为艺术的味道,但和前任帕奈尔教授一样,梅因斯通也错过了亲眼见证沥青滴漏的机会。

 

因为他当时正在度蜜月...

 

蜜月结束八年之后,梅因斯通等到了又一滴沥青,将落未落的时候,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因为他知道,也许就在下一秒,也可能就在明天,或者下个星期,沥青就将滴落,或许他也想过沥青可能会在他睡着的时候,无情滴落,但他从心底肯定很排斥这个结局。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有时候人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他害怕沥青在他睡着的时候滴落,可沥青偏偏就在他睡着的时候滴落,而且相同的过程还持续了两次,这意味着17年的时光被浪费掉了。

 

随着几十年的弹指一挥,梅因斯通和他的沥青滴漏实验,渐渐成为了昆士兰学院的“当红炸子鸡”,在学院的开放日上,在网络中,甚至在搞笑诺贝尔奖委员会那里,“沥青滴漏实验”都非常博人眼球。

 

而人工盯梢的低效率,最终也被360度无死角高清摄像头取代了,今天的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官网,去观察那些沥青。

 

在此后的镜头中,人类第一次捕捉到了沥青滴漏的瞬间,一个只有十分之一秒的瞬间,而科学家们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了沥青的黏度,为水的2300亿倍。

第3个回答  2020-09-05
该实验想要证明沥青是液体,结果科学家一直都没有亲眼看到沥青滴落。
第4个回答  2020-09-04
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极高黏度的沥青在室温环境下的流动速度,确实有点费时间,也非常费教授,但是科学就是这样,需要生命和时间的印证,才更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