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评价《摔跤吧爸爸》里父亲的角色?

如题所述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意外地走红,这部电影的角色不多,主角就是爸爸。一开始是说这个爸爸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代表国家去参加摔跤比赛,所以一直内心不甘。于是爸爸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儿子身上,但是生活总喜欢跟你开玩笑,爸爸生了4个孩子都是女生。最后爸爸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选手。每天逼自己的女儿地狱式训练。这部电影评分超高,票房也一度升高,但是我却看到的是不值得赞扬的封建的爸爸用自己的思维去决定了自己孩子的一生。这很显然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行为。作为女生,本来应该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打扮,但是电影里的两位女生却因为爸爸要圆梦所以强迫孩子继承自己的梦想。在这个社会上,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律师,当医生,就不问孩子的意愿,一厢情愿的让孩子去当医生当律师。但是父母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想法,他们不知道孩子们想要什么,他们没有问过孩子的想法,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决定他们的人生。最可怕的是,他们并不觉得这个行为有问题,甚至还认为这是爱孩子的表现,认为自己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要多,本着自己不想孩子走多的弯路为由,一厢情愿的帮自己的孩子决定着一切。他们即使有自己想法,也在苗头的时候被父母扼杀,这种扼杀孩子的梦想,扼杀他们的想象力,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有些父母还觉得孩子理应要听她们的,这种思想真的太恐怖了。即使电影里面的爸爸培养出了世界冠军,但是他夺取了孩子的童年,只是为了帮自己完成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这行为是真的是自私的!父母应该学会放权,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即使走了弯路也不要紧,还年轻,就当是吸取经验吧。但是如果父母强行的逼迫孩子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或者说已经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这样孩子的人生就毫无意义了,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这样的人成为了父母,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教自己的孩子了。其实可能上面说的话有点偏激,可能父母只是出于保护自己孩子的意愿,古语有云,虎毒不吃犬。但是他们这样子会让孩子有一种依赖,让孩子不会为自己的未来做决定。在我看来,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逐渐放权。三五岁的时候告诉他们怎么做,七八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授权,读了大学以后,他们就应该完全做自己的主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去管他,但是很明显这是错误的!!严重的错误认识,错误的以为在为孩子好。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让孩子走一条父母认为好的路,这实际就是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力。所以,我的观点,即使这部电影十分热卖,但是我看到的却是爸爸为了自己还没有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帮自己实现,这种不提倡的,剥夺的孩子选择的权力的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6

     我是一个周五必看电影的人,而且遇到等特别久的电影,必须看首映,自然会相当关注定档信息,当摔跤吧爸爸定档的时候我就决定了在同一天看两部(当天还有银河护卫队2),我跑了两家电影院,因为万达5月5号当天没有摔跤吧爸爸拍片,我跑到一个我从来没去过的电影院,看了印度语版。
     可以说我矫情,国外电影,不是原版语言我是不会看的,因为真的,影响观影心情
     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我的看法在观影开始和结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影片开始,那是一个强烈想要一个男孩儿的父亲,我身为一个女孩儿,自然觉得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让我很是反感。接下来让自己的两个女儿练习摔跤,为了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我记得我当时对这个父亲的评价就在那一刻降到一个低点,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为什么要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出生又不是为了给你实现梦想的。再有女孩为了让父亲不在训练她们想出借口,但是父亲强制剪了两个女孩儿的头发让她们穿短裤,这一刻是我对那个父亲反感到极点,两个女孩儿要帮他实现梦想不说还要剪掉长发饱受别人的眼光,而且在那样一个件脚都不露的印度两个女孩儿穿了短裤,这让女孩子的自尊放哪儿!??自然,两个女孩儿在学校的生活也不好过。
        改变态度的时刻就是女孩们改变态度的时刻,他们参加了同龄女孩儿的婚礼,那个女孩儿哭着说,之前你们的父亲给了你们一个选择未来的权利,而不是让你们在14岁嫁给一个老男人从此锅碗瓢盆过一生。
       那一刻,我之前所有的情绪都随着女孩儿们的努力训练而消散,那个父亲的角色也逐渐成为高大,他为自己的孩子求情参加比赛,他也自己的孩子求情要求拨款,他在学校要开除孩子们的那一刻揽了所有责任,他帮助自己的女儿一遍又一遍的分析赛况,他做了太多太多,让我把之前的评价做了翻天覆地的的改变,
第2个回答  2017-05-15

  当知道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要在中国上映时,我当时毫不犹豫就决定去影院支持。该影片讲述了曾经的全国摔跤冠军马哈维纳因为经济原因无奈放弃代表国家站上世界摔跤台的机会,因此他便把希望投向下一代,希望能有个儿子代替他完成他的梦想。奈何天意弄人,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姑娘的事实让马哈维纳心灰意冷。然而,机缘巧合地知道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芭比塔有做摔跤运动员潜力的马哈维纳重拾信心,决定栽培女儿替自己完成梦想。

    但是在印度,女性的地位是十分卑微,女人一直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她们从小就被父母视为家庭的累赘,早早嫁出后便要伺候丈夫照料小孩。可以说女性在印度没有人生选择权。而马哈维纳打破常规,一门心思地训练吉塔和芭比塔,背负着同村人、同郡人的嘲笑,他努力创造一切条件让女儿得到更好的训练机会。最终,马哈维纳将大女儿吉塔培养成世界冠军,二女儿芭比塔培养成全国摔跤冠军。

   该影片一直被称为印度女权运动的代表作品,令我十分动容的一个场景是吉塔和芭比塔向好闺蜜抱怨自己父亲的“不人道”,但是小闺蜜却哭诉着说羡慕他们有位这样的父亲:“至少你们的爸爸重视你们,他和全世界对抗,为你们忍辱负重,还是不为了你们能拥有自己的人生,这有什么错么?”

   父爱是深沉的,马哈维纳无畏旁人的闲话,义无反顾的为女儿遮风挡雨,终于使得大女儿吉塔成为全国摔跤冠军并获得进入体育学院深造的资格。进入体育学院后的吉塔终于尝到了父亲为她铺路的甜头,却又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被带偏了道路,甚至开始质疑曾经爱她的父亲。但当吉塔连遭失败哭着向父亲寻求帮助时,马哈维纳毫不犹豫地为女儿奔走他乡,陪在女儿身边伴她渡过难关。

  这就是父爱的伟大吧!马哈维纳对女儿的爱,从来都不是赞扬,是起早贪黑的训练陪伴,是竭尽全力的无条件支持,是毫无怨言的奔走他乡,是心情沉重的谆谆教诲。我最爱的就是贯穿全篇的父女约定:明天早上五点来找我。这是马哈维纳在女儿年少时开始的约定,也是他对女儿一辈子守护的承诺。

  今天,你问我如何看待马哈维纳。我只能说,无论是蛮横的、不通情达理的缺点,还是严厉的、不善于夸奖人的缺点,都掩盖不了他是一位好父亲的事实,他值得令人尊敬!

第3个回答  2017-07-22
所有的国家的法律都承认家长对孩子的绝对权威,可以对未成年的孩子做一切的主(除非明显是害他们的,法律才会制止)
即便主人公是儿子,不也还是父权?(和妻子说只需要一年时间来证明,妻子也同意,教育本身也不是一定成功的事,也并没有不尊重妻子)问题是哪个国家都承认这种家长权利。
等女儿们成年了,已经是自愿了,不存在强迫。她们早已名声在外,还会怨父亲对她们残酷吗?哪种技艺的登峰造极是不残酷的?只不过愿不愿意而已,女儿们成年后已经愿意了,甚至根本没等到成年。
义务教育这事,还不残酷吗?谁喜欢读书?反人类的事。但是,不普及义务教育,那才是国家对国民真正的残酷。
那些拿男权女权说事的,真懂什么叫真正的残酷吗?
没有人会为自己做过的拼搏后悔,只会为自己的年轻毫无色彩而悔恨。
要说残酷就怪这个世界吧,想等到长大了才决定自己该走的路?不好意思,这个世界没有这么友好,别人已经走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