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的循环特征

如题所述

在裸露岩溶区,岩溶水的循环常以径流交替为主,从分水岭到河谷的方向上,表现为由垂直运动为主的补给过程逐渐变为水平运动为主的径流汇集与排泄过程,并且以集中径流和集中排泄为特点。

岩溶水在河谷地区有较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图10-1)。垂直渗入带(Ⅰ)——主要发育垂向溶洞,为雨水下渗的通道,有时出现上层滞水,旱季易干枯;水位季节变动带(Ⅱ)——包括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的范围,垂直与水平溶洞均发育,旱季此带干枯,丰水期可充满潜水;水平循环带(Ⅲ)——位于最低潜水位以下,主要发育水平溶洞,地下水在此带中水平运动显著,循环交替强烈,是开采利用的主要对象。深循环带(Ⅳ)——此带溶洞不发育,一般只有微小的溶孔,水量小,交替迟缓。

图10-1 岩溶水在剖面上的水动力分带

Ⅰ—垂直渗入带;Ⅱ—水位季节变动带;Ⅲ—受当地水文网控制的水平循环带;Ⅳ—深循环带

开发利用岩溶水时,要注意掌握其垂直方向的分带规律。无论是岩溶潜水或岩溶承压水都有相当大的接受地表水补给能力,因此石灰岩裸露山区不仅缺乏地表水,而且地下水露头也很少,常表现出严重的“缺水”景象。缺水有两种情况:①地下水位埋藏很深,不易开采;②地下径流条件极好,大都流失不易储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