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都是什么审美标准?

诸多的历史爱好者都知道,一直流传唐朝时期世人的主流审美观点是丰满、微胖为佳。但这只是历史的传言还是真有此事呢?从唐朝时期流传下来的字画当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许多女性人物都还是非常瘦的,唐朝到底是什么审美标准?

第1个回答  2019-04-04
唐朝以胖为美,杨玉环也众人皆知,但是什么时候开始以瘦为美的?

从古至今以瘦为美的标准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古代,所谓美与丑的标准一直都是被封建帝王所垄断的。就是说一国之君的癖好会是整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的潮流和风向,可以绝对把控国民的品位与审美。

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楚灵王好细腰。其实关于以瘦为美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的楚国,根据战国策楚策记载,上面写道:灵王好小腰,楚士约食,逢而后能立,世而后能起。食之可欲,仁而不入。这段话意思是楚灵王喜好细腰,男人看着很干练,女人瞧着很妩媚,朕心甚悦。所以为了迎合楚灵公这个审美,不光宫里所有的女眷,就连大臣们为了投其所好拍马屁,都不约而同地开始用上了各种手段,减肥瘦腰。

时光易流转,到了汉朝,第二位,以瘦为美,就不仅仅是腰要细了。汉成帝独宠的美人皇后赵飞燕,成语里环肥燕瘦说的就是赵飞燕,古人说话好夸张,这只是形容她太瘦了。这个赵飞燕究竟有多瘦,有个传说,赵飞燕当上了国母皇娘之后,就高兴的在船上跳舞,这跳得正起劲的时候,来了一阵大风就把赵飞燕刮了起来,身边的人眼疾手快,一把就抓住了她的脚腕,但在这阵风过去之后她也是不管不顾,接着跳舞。

结果这传来传去就成了皇后娘娘能站在人手心里跳舞,为的也是拍马屁,这么一衬显得她苗条。就这样,在以赵飞燕为审美的标准之下,真正的以瘦为美,才逐渐开始成为风气。最后来说说环肥燕瘦的环肥,很多人都有过疑问,为何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大多是以瘦为美,但到了唐朝就以胖为美,其实这是后世对唐朝很大的误解。

其实当时的唐朝人并没有以胖为美的这个标准,甚至还有: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这个诗句,意思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要整天跟那混吃等死的肉鸡肉狗一样胖。这句诗竟然是出自一个叫做贯休的和尚之口,本来大家都知道佛祖曾经说过众生平等,可这句略带歧视性的诗句却偏偏出自一个学佛之人的口中。从侧面不难发现,当时的唐朝是比较不喜欢肥胖人士的,那为什么还是会被后人误解?

唐朝人就是喜欢胖子,就是以胖为美?不,主要原因是因为唐朝人喜欢更丰满的女性,很多当时的献文散诗也在说明这一点,比如:胸前瑞雪灯斜照,慢束罗裙半露胸。而古代四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其实本人没那么胖,唐朝人的以胖为美,我们可以理解成为是喜欢丰满和身上有点肉的女性。

有个名词叫丰腴之美,关于唐朝那些的人物画像和佛像等等都基本上是按照丰腴之美这个标准来进行再
第2个回答  2019-04-01
关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说,唐朝人更为喜爱身材微胖的女子,或许是因为出世的陶俑、古画上那些面型微胖的侍女来认为的,也有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推测,那时候文化开放又与其他民族融合,还有人以血统来阐述,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的,但是这些说法真的能够立得住,还是有待考量呢。就是古书记载丰艳的杨贵妃,也并不是大众认为的美丽的胖姑娘。


白居易长恨歌中写过这样的一句“温泉的池水洗涤她如凝脂般的肌肤,在侍女的轻扶下,她看起来娇弱无力。”当然,他不可能是目击者,这都是他的猜想。“她转身回眸那一笑,六宫中人在她的映照下都像失去了颜色般。”同是唐朝人,在乐天的笔下,这个艳冠后宫使得君王不在早朝的一代佳人纯净美好。同一个时代写过她的还有李太白,“见到天上云彩就会想到她的霓裳,见到花朵的艳丽就能想到她的容颜。如果不是在群玉山头看见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下相逢。”这在两位笔下的人间绝色,在那个时代掀起风浪是自然的。


野史中倒是记载的很详细,连身高体重都是今人的测量单位,流传的蛮广但没法让人信服,在这两位诗人的生活里出现的美人还是很多的,太白这样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情诗写的不多,但是给杨贵妃的倒是有这么两首,没有长篇洋洒,字字带情、乐天的风流事迹更甚,所侍女子也都是貌美瘦弱的,为何拿这二人来讲,因为诗文历史的记载中他们喜好的女子没有体态臃肿的。


唐朝人认为的胖,在今天看来更大的可能是丰满,在历史书上,外邦来唐朝见的古画中的侍女大多身材纤长、面容姣好。这样看来,初唐时期人们还是保持身材纤细。中唐时期,画作就开始走了样子,有几位画家笔下的女子就成了人们今天论说唐朝“胖美”的证据了。但是这些画家所在的地域、文化环境也不同,而且这些画家大多数不是宫内的,能代表当时一部分的审美,但是无法定论说唐朝就是如此。


这样的故事虽然传的很久,但是留下的历史证据都不足以支撑这个评价,在那样的一个盛世,唐朝以其独有的文化包容各民族风俗,或许那个时候胡华健硕的美人不在少数,但是这个健也是不病态的,古时各朝代的审美大多也都是匀称,追求极致的体态的朝代还真是少有。
第3个回答  2019-03-31
然而,为什么物质丰裕程度较之唐代更高的宋代人,没有“以胖为美”的观念呢?不能说宋代没有很多胖人,但是从宋代流传下来的书画中可以看出,清瘦才是主流,也没有那么奔放的服饰和形态。究其原因,宋朝时期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风险下,百姓忧虑,充满危机意识。

“胖不胖”或许还真与心态有关,中国也有个成语——心宽体胖。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百姓在经历数百年的动荡后,普遍安居乐业,民众心态乐观开放。

唐代人之所以会有“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或许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这也是其他朝代无法复制的原因。这里既有统治阶层独特示范作用,也有赖以产生的物质和心理条件,更有深层次的基因缘由,才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审美取向。
第4个回答  2019-03-31
唐朝“以胖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鲜卑族的血统和印记。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对内宽松,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
第5个回答  2019-04-01
唐朝审美是丰满的,而且你看那真实的唐装是红得和猴辟股差不多,各个年代的审美是不一样的,你拿现在普遍意义上的美女放那个年代估计是丑八怪,同样那个年代的东西有些现在的人欣赏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