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了很多功臣,为什么就没有想着防备一下自己的儿子们呢?

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想过藩王造反的可能性?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总结了之前历朝历代灭亡的教训才会出现他所做的一系列措施,而之所以不动他的儿子们的藩王地位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考虑的。

第一点原因:避免出现皇室自己内斗,诸位皇子在京城争权夺利的情况发生,以此稳固统治。

虽然当时的朱元璋所中意的太子是自己的长孙朱允炆,但是他的性格过于软弱谦和,另外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当时都或多或少的接触战争与政坛之中,所以他们的战争以及政治经验与威望都要高过朱允炆,甚至还有的皇子和朝中大臣武将勾结在一起,因此借鉴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事件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发配到了边疆去当藩王。

第二点原因:天下刚刚实现统一,边境随时会爆发战争,必须有威望的人镇守边疆。

其实这个工作可以让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去做的,但是一是考虑要将这些皇子发配出去,二是朱元璋对武将们的不信任导致了此事的发生,而且从最开始几批的藩王分封位置就能看出来,朱元璋主要是将有战争经验的皇子放于西北或北方,随时防备着北元的回攻。

第三点原因:制衡朝中武将力量,将军权尽可能握在朱姓之人手中。


要知道分封藩王是有一定的军政自由的,所以每个藩王手底下都是有军队的,这防备了朝中大将反叛的可能,毕竟还是皇室的军权大。

第四点原因:朱元璋限制了藩王的军力,对此早有防备。

其实对于藩王的问题,朱元璋早就有所考虑。藩王们不允许互相串通,也不准随便离开封地进京,就算进京都得错开时间。每个藩王的军队不能超过20000人,天下精兵和神机营什么的也归中央管。

第五点原因:无论宗藩皆是朱姓,可以让朱氏皇朝继续延续下去。

就像朱棣篡位朱允炆一样,两者打生打死都是朱姓皇室之人坐天子之位,这样可以确保大明朝的延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7

朱元璋之所以杀了很多功臣,大多是因为害怕他们抢夺自己的位置,而儿子就不同了,他们是自己的继承人,怎么抢,都是自己的后代继承皇位,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第2个回答  2019-09-22

朱元璋也是吸取经验教训,所以把儿子们都放到的边远地区当藩王,同时也想到边远地区需要有人镇守,这也算是一举两得了,所以才会有后来的结果。

第3个回答  2019-09-22
朱元璋是个铁血皇帝,他在位期间没有人敢造反,他在位时压制藩王削弱了藩王势力。他认为自己的安排能够压制住藩王,毕竟自己的儿子不敢违抗他命令。
第4个回答  2019-09-30
你应该说是朱元璋根本就不在乎,就算他的儿子造反,那么这个皇位始终是他们朱家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