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语文主张启发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启发:
(一)教学生写“生活”   叶圣陶强调作文教学首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向着求生活充实的路走去,从生活中获取原料,从生活中训练思想,从生活中培养感情,叶圣陶的这些真知灼见实在是抓到了作文教学的根本。叶圣陶希望语文老师能“经常练笔,深知作文之甘苦……除课本以外,经常认真看书读报,熟悉阅读之道……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二)教学生学会表达   
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表现出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表达是关键。选材再好,观察再仔细,表达不清还是没有用。这种茶壶里煮饺子一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的人已经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需要了,只有能言善辩,既能办好事又善于表达的人才方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如果平时只让学生读、欣赏,而不教会他们去表达,那么他们只会停留在理解的基础上,不会有大的提高。理解只是前提,运用才是最终目的,理解了并不一定会运用,从理解到运用是一个质的飞跃,要想从理解上升到运用,还需要加强训练。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条最重要,就是要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仿写训练。这不是教学生写八股文,因为选入课本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编者之所以把它们编入课本中,不仅仅是因为让学生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学习人家的写法。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通过各种仿写的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慢慢地,学生把学到的表现形式、手法不自觉地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人们说话、作文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很多作文辅导都是由教师先辅导写法,直到学生的感受和认识都符合他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才算合格,结果学生只能用教师的语言写教师的思想,埋没了自身真实的想法,背离语文作文教学目的。“文贵于真”,不是自己的思想学生怎能写得好呢?   一位教师是这样辅导学生作文的:该学生写了跟爸爸去钓鱼时,因受到殷勤的款待而非常得意,其原因写在了文章的最后:因为爸爸是行长。在这篇文章中孩子的世界观显然是不对的,不值得提倡,但由于这是受其家庭的影响所致,本无可厚非,因为他所写出来的是他的真实思想。而这位教师却狠狠地批评了他,不得已,这个孩子又只好在作文的最后一句“因为爸爸是行长”后加了一句“这样很不好,我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这就给人一种很是牵强的感觉:前一句还是自豪无比,接着马上又来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一“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我想这并不是孩子的思想真的转过弯来了,可能只是出于老师的压力才这样写的。试想,在以后的作文中,他还敢再写自己的真实感想吗?我认为作文就是写生活,既然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就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现。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有利阵地。   
(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掌握写作新思维是写好作文的重点,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思路打不开。针对这个问题,老师积极改革一件事只有一个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辅导作文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进行写作。通过这种多思维、多角度的写作,既可以使学生突破应试教育固定、僵死的思维模式,又可以使学生写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新颖、见解独到的好文章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08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肯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 别提倡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