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灌注桩的定义

如题所述

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是指以机械或人工成孔并扩大底部,并现浇钢筋混凝土,其直径大于0.8m的桩。

由于高层建筑上部荷载大,一般小桩已不能满足需要,因而这种桩发展较快,最大桩径已超过2m,扩底达4m左右,承载力可达4 000kN以上。

可以做成一柱一桩,对高层建筑及荷载大的上部结构是一种很有利的基础型式。它可以做在基岩持力层上,也可以做在砂卵石层上。它可以干作业,也可以湿作业。

扩展资料:

成孔主要是利用双腰带笼式钻头钻进至设计标高的过程。在成孔过程中,主要控制成孔的垂直度,护壁的完整性,持力层岩面的确定。成孔是扩孔的基础。

在扩孔前,首先在地面将扩孔桩头的所需参数确定后,再使用。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钻头提起,更换扩孔钻头,将钻头通过钻杆连接后,放到孔底位置,在主导钻杆上标示扩孔前位置及扩孔所需位移值后,然后将钻具上移提升,开钻孔开始扩孔。在扩孔过程中,扩孔底控制主要控制转速、行程、钻具的牢固性。

由于桩径扩孔后,其桩底面积大大增加,形成下部孔窟,在清孔时,孔窟容易出现沉渣的大量沉积,因此,清孔是否彻底,直接影响成桩的效果。在清孔过程中,应用反循环进行清孔,将桩底的沉渣吸出孔外,以达到清孔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直径扩底灌注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早期的定义中是将直径大于0.8m的桩叫大直径桩,但随着桩基的发展,大直径桩的定义也有所发展,目前有将直径大于2m的桩叫大直径桩的,也有将直径大于2.5m的桩叫大直径桩的。
  灌注桩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爆扩灌注桩等。
  钻孔灌注
  指利用钻孔机械钻出桩孔,并在孔中浇筑混凝土(或先在孔中吊放钢筋笼)而成的桩。根据钻孔机械的钻头是否在土的含水层中施工,又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和干作业成孔及套管护壁三种方法。
  (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第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
  (2)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测定桩位→钻孔→清孔→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沉管灌注
  指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打桩法,将带有活瓣式桩尖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浇筑混凝土(或先在管内放入钢筋笼),边锤击或振动边拔管而成的桩。前者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后者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成桩过程为:桩机就位→锤击(振动)沉管→上料→边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成桩。
  人工挖孔
  指桩孔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为了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时必须考虑预防孔壁坍塌和流砂现象发生,制定合理的护壁措施。护壁方法可以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喷射混凝土护壁、砖砌体护壁、沉井护壁、钢套管护壁、型钢或木板桩工具式护壁等多种。以应用较广的现浇混凝土分段护壁为例说明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是: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卷扬机或电动葫芦、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进
第2个回答  2014-05-18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 术语的解释,大直径桩是指直径大于或等于2.5米的钻孔灌注桩。
这个答案绝对是标答了,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2-10
大直径灌注桩的定义
一般是直径大于800mm,荷载≥10000KN的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