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鉴别乙醇、乙醛、丙酮?

如题所述

区别乙醇、乙醛和丙酮时,可以先用银氨溶液作试剂,能发生银镜反应者为乙醛,余者为乙醇和丙酮。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别,乙醇有还原性,能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立即褪色,本身被氧化成乙酸,丙酮则很难被高锰酸钾氧化。

乙醇是质子性溶剂,有活性氢;丙酮是非质子性溶剂,极性更大,溶解能力更强乙醇与丙酮都是易燃物质,但乙醇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为乙醛,还能与钠发生反就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另外乙醇还可以做为燃料。

扩展资料: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溶解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2、潮解性: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较强的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酸碱性:乙醇不是酸(一般意义上的酸,它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具有酸的通性),乙醇溶液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氢离子)。

2、还原性: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

三、乙醛能跟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乙醛的化学性质是易燃烧。

四、丙酮的物理性质

1、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2、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五、丙酮的化学性质

1、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

2、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醇与频哪酮。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用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

3、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水生成1,3,5-三甲苯。

4、在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5、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

6、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作用生成卤仿。

7、丙酮与Grignard试剂发生加成作用,加成产物水解得到叔醇。丙酮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氨、肼、苯肼等也能发生缩合反应。

8、丙酮在500~1000℃时发生裂解,生成乙烯酮。在170~260℃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300~350℃时生成异丁烯和乙酸等。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丙酮

百度百科-乙醛

百度百科-乙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5
首先加入金属钠,能产生气泡的是乙醇。
反应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乙醛。
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剩下的是丙酮。
乙醇: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H3CH2OH(C2H6O或C2H5OH)或EtOH,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乙醛:乙醛(acetaldehyde)是一种醛,又名醋醛,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21℃,沸点20.8℃,相对密度小于1。可与水和乙醇等一些有机物质互溶,易燃易挥发。
丙酮: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丙酮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第2个回答  2017-07-04
1.新制氢氧化铜----乙醇(绛蓝色);乙醛,丙酮不变化.
2.碘和氢氧化钠----乙醛可发生碘仿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丙酮不可.

或者用托伦试剂,分出醛,而乙醛发生碘仿反应,剩余的加入钠,丙酮不放出氢气,至于乙醇与丙醇,乙醇发生碘仿反应 乙醛遇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乙醇丙酮乙醛发生碘仿反应,乙醇和钠反应生氢气。
第3个回答  2014-03-06
先用Na,有气体放出的是乙醇,再用新制的Cu(OH)2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醛
第4个回答  2014-03-06
乙醛和丙酮都能发生碘仿反应,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