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的古诗

如题所述

关于安全的古诗:

1·《泾溪》

唐代: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译文:

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

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宋代: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裘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译文:

回忆当年在西池池上宴饮,每天该有多少的快乐和幸福。可自从分手之后,相互间也不再寄信捎书。即使像往常那样相见,相互间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当初。安好枕头,铺好锦被,今夜要在梦中趁着月明而渡江过湖,去与那些隔绝的好友会晤。尽管相互相思也不要问近况何如,因为明明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哪里还顾得上花落叶枯。

《将进酒·城下路》

宋代: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译文:

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蒙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通往长安韵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不料草。天下太平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

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萧洒爱酒的刘伶。

4·《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穷边词二首》

唐代:姚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译文:

将军镇守着边远的古城汧州,水流清爽山色青葱春光柔柔。夜气清和满城的歌舞刚散去,过路人不信这里是边镇尽头。西域四镇的战士调弓试箭,蕃人不敢靠近东边来侵犯。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

6·《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代: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译文:

江南江北漫天飞雪,遥知那北地正是地冻天寒。远望阴云密布的边境三关,山外有山令人忧愤肠断。

即便是天能老去海能掀翻,要消除这亡国的愤恨千难万难。不断听说朝中派人去问候被囚的君王,若不发兵抗金君王何时才能起驾回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5
  古代诗文一般不会直接用“安全”二字,一般都比较隐晦。

1.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人人得一生,不得再生。
4.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
5.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2.人多求长命,长命复何如。日月同吾朽,山河是我奴。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4.业精于勤,荒于嬉。
1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7.志不强者智不达。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文: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不得志),无以(没有用来……的)为衣食业(职业),为(当、做)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役使),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起义、起兵),诸将徇地(攻占、夺取土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同“龌龊”,指气量狭小,拘泥小节),好苛礼(繁琐细小的礼节)自用(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于是就)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带领)兵略(攻占)地【于】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恰好)郦生里中(同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之】谓之曰:“吾闻沛公慢(傲慢)而易(看不起)人,多大略(远大的谋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跟随),莫(没有人)为(做、当)我先(引荐者)。若(你)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戴着)儒冠(帽子)来者,沛公辄(总是)解其冠,溲溺(撒尿)【于】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凭着)儒生说(劝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告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临时住的旅馆、客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拜见),沛公方倨床(坐在床上,伸直两足。床,古代的坐具)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还是)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为……所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陆续起兵)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聚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倨傲)见长者。”于是沛公辍(停止)洗,起摄(整顿)衣,延(延请)郦生上坐,谢(道歉)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合纵连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兴起)纠合之众,收(收拢)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凭借)【之】径入(直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要道),四通五达之郊(地)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与……交好)其令,请得使之,令【之】下(臣服)【于】足下。即(就算)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郦生言其弟郦商,使(让)将(带领)数千人从沛公西南略地。郦生常为说客,驰使(出使)诸侯。
  汉三年秋,项羽击汉,拔荥阳,汉兵遁(逃走),保(保卫)巩、洛。楚人闻淮阴侯破赵,彭越数反(造反)梁地,则分兵救之。淮阴方东击齐,汉王数困(被围困)荥阳、成皋,计欲捐(放弃)成皋以东,屯(驻扎)巩、洛以拒(对抗)楚。郦生因曰:“臣闻知天之【为】天者(即知天意的),王事可成;不知天之【为】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转运、运输粮食)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适卒(因犯罪而充军的人)分守成皋,此乃(正是)天所以(用来)资汉也。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退却),自夺(改变)其便(便利的条件),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同时并存),楚汉久相持不决(了断),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放下农具),工女下机(织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阻塞)成皋之险,杜(堵住)大行之道,距(扼制)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给……看)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驻扎)于历城,诸田宗彊(强大),负(依仗)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籓。”上曰:“善。”
  乃从其画(计划),复守敖仓,而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国未可得保也。”齐王曰:“天下何所归?”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与项王戮力(并力,合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不与而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分封)其将,得赂(战果)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同享)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没有谁)得(能)用事(被重用);为人刻印,刓(把玩)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通“叛”)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驱使)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臣服)者先亡矣。王疾(赶紧)先下(臣服)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地名)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淮阴侯闻郦生伏轼(趴在使臣车上)下(说降)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认为)郦生卖(出卖)己,乃曰:“汝能止(使……停止)汉军,我活(使……活着)汝;不然,我将亨(通“烹”)汝!”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大德)不辞让(责备)。而公(你的老子我)不为若更言(另外去说)!”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向东)走。
  汉十二年,曲周侯郦商以(凭……身份)丞相将兵击黥布有功。高祖举列侯功臣,思郦食其。郦食其子疥数将兵,功未当侯,上以其父故,封疥为高梁侯。后更食武遂,嗣(传位)三世。元狩元年中,武遂侯平坐(犯罪)诈诏衡山王取百斤金,当弃市,病死,国除(免除)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