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布的染色四要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染布的染色四要素是:

看色、染色、调色、配色。《尔雅·释器》云:“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纁。”縓(quán),浅红色;赪(chēng):红色;纁(xūn):黄而兼赤为纁,浅红色。这里提到的“一染、再染、三染”,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服饰颜色的追求已经非常严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染色工艺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分天然和合成两大类。染料是有颜色的物质。但有颜色的物质并不一定是染料。 染料是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上的物质,且不易脱落、变色。染料通常溶于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剂使染料能黏着于纤维上。

20世纪70年代以前,冀东十里八村即有一家染坊,把各家织的“土布”染成“藏青”、“毛蓝”、“水花”等颜色,或者 “麻花”, 满足人们穿戴铺盖五彩缤纷的需要。那时,农村经常见到身背布捆、手持拨浪鼓的接布人,每到一村便摇动拨浪鼓,发出有节奏的鼓声,招徕顾客。接布人从染好的布捆里找出写着取布人家户主姓名的“布印子”,把布交给取布人。

接布人接过送染的布,用舌头舔湿“布印子”,从铜笔帽中抽出小楷,写清内容,放入布捆。“布印子”是缀在布角的一个白布条,上面写村名、姓名、所染颜色等项内容,以防染错颜色或串户,也是取布的标识。接布人把染好的布交给取布人后,就在该户的帐页上画个记号,年终结账,或当时收“染钱”(加工费)。除遇雨雪恶劣天气外,接布人一般三五天定时到定点村。

染布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据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发现,中国织染工艺的历史,至少可以从西周算起。西周时,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染色等织染工艺,开始有了专门的分工。秦汉时期的织染有了飞跃的发展,品种增多,染色工艺水平也有了提高。汉代,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代民间工艺的发展。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织物,是汉代早期的印染实物。汉代曾有木板刻印和手绘相结合的印染方法,此后广为流传的则是各种防染法。宋元时期,宫中侍卫、宫禁礼仪所用丝绣织锦全部为夹缬。据清代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集》载:“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泰中有归姓者创为之。

以布抹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清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此即“灰缬”技术。又据《吴邑志》载:“药斑布,其法以皮纸积背如板,以布幅阔狭为度,錾旋花样其上,每印时以板覆布,用豆面等药糊刷之,候干方可入蓝缸,浸染成色,出缸再曝,才干拂去原药,而斑蓝布碧花白,有如描画。”灰缬技术印染的药斑布和现代的蓝印花布很相近。

以棉油桑皮纸或桐油竹纸代替以前的木板,镂雕比木板更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逐渐发展成蓝印花布工艺——灰染法。冀东地区称此种染法为“麻花”,成品称“麻花布”。民国时期,蓝印花布基本普及全国。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分天然和合成两大类。染料是有颜色的物质。但有颜色的物质并不一定是染料。 染料是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上的物质,且不易脱落、变色。染料通常溶于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剂使染料能黏着于纤维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9
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分天然和合成两大类。染料是有颜色的物质。但有颜色的物质并不一定是染料。 染料是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上的物质,且不易脱落、变色。染料通常溶于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剂使染料能黏着于纤维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9

染布的染色四要素是:看色、染色、调色、配色。

《尔雅·释器》云:“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纁。”

縓(quán),浅红色;赪(chēng):红色;纁(xūn):黄而兼赤为纁,浅红色。这里提到的“一染、再染、三染”,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服饰颜色的追求已经非常严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染色工艺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

根据相关统计,《诗经》中提到植物的诗篇达一百三十篇,而其中涉及到的染料植物,也有不少,这些染料包括柘、蓝、绿、楰、茹藘等。

如《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这里的“柘”(zhè):木名,指黄桑,其心材可用来做黄色的染料,用以染制成黄色的衣物。

又如《小雅·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绿:通“菉”,草本植物名称,指菉草,可用来做黄色的染料。

蓝:草本植物名称,指蓼蓝,可将其用作青蓝色的染料。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利用自然植物来染料,且知道哪些植物可做染料,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服饰色彩的追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