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叶有哪些饲用价值?

如题所述

白三叶的饲用价值:

白三叶一般在初花期刈割,每年可刈割4~5次,亩产量3000~5000公斤,由于其具有匍匐茎,尽管由于高温影响越夏,造成点片枯死,但很容易恢复。白三叶一般生存7~8年,田间管理精细的可延长利用年限。白三叶适口性好,为各种畜禽所喜食,是一种优质的青饲料。白三叶的营养价值高,鲜草粗蛋白含量丰富,但是要搭配禾本科牧草饲喂,防止单食白三叶发生鼓胀病。 

四、收割利用技术

1、放牧:白三叶具有耐践踏、扩展快及形成群落后与杂草竞争能力较强等特点,故多作放牧用。一般用来放牧的家畜,最好是白三叶和禾本科牧草混播,禾本科和白三叶产草量以2:1较为理想,即可保持单位面积内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最大产量,且可防止膨气病的发生。放牧时轮牧较好,每放牧后应停止2~3周以利再生,留茬高度不低于5~7.5公分。秋季生长茎叶应予保留,以利越冬。地冻时禁止放牧,以免匍匐茎遭践踏而受损伤。


2、青刈:白三叶刈割后,鲜草可直接少量饲喂各种家畜,或与禾本科牧草以1:2的比例混合饲喂家畜,以免发生膨气病。 

3、青贮:白三叶在初花期刈割但蛋白质含量高而糖份含量较低,满足不了乳酸菌对糖份的需求,单独青贮时容易腐烂变质,为了增加糖份含量,可采用与禾本科牧草或饲料作物混合青贮,如添加1/4~1/3的水稗草、青贮玉米、苏丹草、甜高粱等,当地若有制糖的副产品如甜菜渣、糖蜜、甘蔗上稍及叶片等,也可混在白三叶中进行混合青贮,比例为1:1~3。白三叶也可在天气晴好初花期刈割后,晾晒于田间,白三叶含水量降到45%~50%时,进行半干青贮。

4、调制干草:白三叶在现蕾期刈割,可采用日晒为主要手段调制干草,晾晒至鲜草水分含量在17%以下时,即可收回堆垛,作为青干草备用。或以烘干为主要手段,人为控制调制环境,干草质量高,养份损失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5

白三叶茎叶细软,叶量特多,营养丰富,尤富含蛋白质。据测定,三叶草属牧草可消化率较苜蓿低,而总消化营养成分及净热量较苜蓿略高。三叶草干物质总产量随生育期而增高,但蛋白质的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逐渐降低,纤维素随生育期推迟而迅速增加。白三叶不同成熟阶段的营养成分如表。

白三叶不同生育阶段营养成分(%)

白三叶茎枝匍匐,再生力强,耐践踏,适宜放牧利用,乃温带地区多年生放牧地不可缺少的豆科牧草。高产奶牛可从白三叶牧地获得所需营养的65%。四川农学院把白三叶加入奶牛日粮中,用以取代粗饲料,3d后即提高产奶量11.87%,净收益增加23.7%~34.6%。肉牛放牧于良好的白三叶草地不需补饲精料,如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用本地老龄黄牛作育肥试验,在补播的白三叶草地终日放牧,不补任何精料,日增重可达902g。放牧反刍家畜,混播草地白三叶与禾本科牧草应保持1∶2的比例为宜。这样既可获得单位面积最高干物质和蛋白质产量,又可防止牛、羊等食入过量的白三叶引起臌胀病。在混播草地上应施行轮牧,每次放牧后应停牧2~3周,以利牧草再生。白三叶单播草地可放牧猪、禽,也可刈割饲喂。实践经验和试验表明,白三叶与禾本科草的混合草的饲用价值超过单纯的禾本科草。

白三叶饲草纤维含量低,消化率和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通常其矿物质含量比禾本科牧草高,在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30%。白三叶的饲用价值高,主要是因为它的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都很高。其干物质消化率为60%~80%。白三叶对牧场的其他好处知道得尚少,还包括对改善家畜的健康、提高产奶量、断奶犊牛体重、日增重和怀胎率等。此外,适当利用白三叶一禾本科草放牧,则牛尾草足病、禾本科青草搐搦症、产乳热和类似的疾病将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放牧场上,禾本科牧草的存在及其与白三叶的和谐共存,两者都是重要的。一种适当的禾本科草可增加总产量,减少因白三叶引起牛腹泻,减少臌胀病的危险,并提高白三叶越冬率。在选择某种禾本科牧草时,必须了解其特性及当地条件。一般来说,白三叶很难与形成草皮的禾本科草,如狗牙根协调生长。白三叶除了和禾本科牧草混播用作放牧外,也单播生产种子,或者为猪或家禽生产高蛋白质饲料。也可以单播或与禾本科草混播,作为覆盖作物,有时也用作生产干草或青贮。白三叶也是良好的水土保持与庭院绿化植物。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