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拜佛发朋友圈,说点什么词好?最好带幽默点的

如题所述

1、烧把香结个缘,破破财免免灾,图个心安,可这次为何拜那么多神,还怨他们收了香火不办事,你哪知神的苦衷,你值得那么多神护佑吗,赐了福你还谁的愿,不管你你敢骂哪路神,求人如拜神。

2、种下什么因,得到什么果,缘分前世定,今生修来世,前世善缘,今生得贤,今生相欠,来生偿还。观音出家月,我们要多积善缘,来生有福缘。

3、虽然说现在的人都相信科学,但是每年的祈福是样样没少。

4、西游记里有好几个情节都写出了出家和尚对寺庙的敬意。

5、庙里的和尚尼姑一般早上都会做早课来拜佛。

6、这香也真能普香十方,在这个时代再也看不到这么许多的人从四面八方,向同一个方向,在同一时间为洗刷心灵灰烬而来。这人也真能说变就变,人散去,香灭去,烛一片狼藉地瘫痪在还有温度的临时香台。

7、中国和印度都对佛信奉的人多数。

8、古代的人大多都比较信奉神灵。

9、每年过年父母都会去庙里烧香拜佛。

10、柴门之内,她们虔诚端坐,执佛珠一串,朗声念完《心经》一遍,即用手指拨过佛珠一颗。长长一串佛珠,全都拨完了,才拿起一枚桃木小梗,蘸一蘸朱砂,在黄纸关牒上点上一点。黄纸关牒上印着佛像,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圈,要用朱砂点遍这些小圈,真不知需多少时日。

11、听说浙江的普陀山上香特别灵验,很多人都会去。

12、用大爱无私铸造一个莲花瓶,用无限慈悲铸造一条青柳枝,用同情援助遍洒圣洁的露水。但愿你心灵得到美化,心情无比快乐!

13、祈福日到!金龙贺岁,欢乐祥瑞。金龙扣门,五福临门。金龙出洞,财源涌动。金龙戏珠,好运连珠。金龙祈福,拜年送福。金龙飞舞,阖家幸福!

14、一旦人遇到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去寺庙里祈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2

武媚娘去了一趟寺院,立马成了武则天。甄嬛去了一趟寺院,出来当了皇太后。杨玉环去了一趟寺院,转身变成杨贵妃………什么也不说了,都年底了,有理想有抱负的, 收拾收拾走吧。。。

拜佛的十大功德如下:

    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和尊敬。

    处众无畏:拜佛精进,身体不倦,心不散乱,何处何地,无有畏惧,仪态安详。

    众人亲近:拜佛用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总有许多人亲近、恭敬、供养。

    天人护持:拜佛之人,天龙八部常在左右拥护,不让邪魔外道及一切不好的人与事物接近他,事事如意。

    诸佛护念:拜佛诚心,诸佛菩萨都会护念,加持其人,智慧如海。

    具足威势:拜佛具大威德庄严。(势是有威望、地位的意思,具有势的人自然令众人心生信服、恭敬。)人格尊贵,必受人仰敬。

    有大福德:拜佛的人,福德因缘自然而来,不求而得,诸事如意吉祥。

    临终往生:拜佛之人,不单今生安乐受用,临命终时,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速证涅槃:往生极乐国土,花开见佛,速证无生法忍。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详细,有部经叫《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里面宣讲了供灯的十种功德:

    肉眼不坏。供灯者肉眼非常明亮,不会变成盲人,也不会成近视眼。有些人眼睛看不清楚,需要戴度数很高的眼镜,一层一层的,这说明以前没有供过灯,这辈子应该好好供。开玩笑!但确实有这个功德。

    得于天眼。供灯者将来会获得五眼中的天眼。

    善恶智能。能辨别善法和恶法,懂得一切因果取舍。现在世间上许多人极为盲目,不知善恶取舍,而供灯者的智慧超越其他人。

    灭除大暗。具有超胜的智慧,能灭除自他相续中的一切愚痴黑暗。

    得智能明。自己的智慧超群众人,不受外界的各种诱惑,有辨别取舍的能力。

    不在暗处。生生世世不会转生在邪见或者黑暗的地方,住于光明的殊胜之地。

    具大福报。转生为具有大福报的众生。世间人认为大福报就是有钱、有地位、有轿车、有房屋、有人民币或者有美金。其实我认为真正有福报的人,终生不会造罪业,具有修持善法的机会。没钱不一定是福报浅薄,一个人即生中遇到佛法,行持佛法的机会圆满,就是有大福德的人。

    命终生天。命终后不会堕入恶趣,而会转生天界。其他经典中也说,长期供灯的人不会生于恶趣,而是上生天趣,即使投生人间,也生于高贵种族的家庭中,不会生在具邪见者的家里。我们极个别道友生长在具有邪见的家庭中,父亲的邪见如山王,母亲的邪见也极其严重,孩子以微薄的力量很难转变他们。而供灯的话,生生世世不会转生到这种家庭中。

    速证涅槃。很快的时间中能证得圣者的果位。

    照世如灯。供灯者生生世世如同世间的明灯,转生为人也是人中之王,就像上师如意宝一样,慧灯照亮整个世界。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25

第3个回答  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