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抗战名炮"三十二倍十五榴"更详细的资料!!!

也叫德制FH18重型榴弹炮,是抗战名炮啊

  FH18是德国20年代后期开发的150毫米重型榴弹炮,FH是Field Howitzer即野战榴弹炮的意思,也有称为sFH18的,s是德语中远程的开头字母,相对与le即短程的意思。FH18是德国国莱茵金属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在1926-1930年期间联合研制,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炮身,克虏伯研制炮架。该炮最大拖曳速度为60千米/小时,射速约为每分钟4发。sFH18在二战中作为德军的主力重型野战炮,德军昵称其为“常青树”.
  1934年国民政府从德国进口的第一批共24门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32倍口径的150毫米榴弹炮,当时国军对那批榴弹炮要求的射程是15公里,而30倍口径的sFH18的射程只有13公里,不能达到国军要求。于是莱茵金属公司专门为中国设计了这种32倍口径的150毫米榴弹炮,并最终在几家厂家的投标中胜出。该炮中方的全称是“32倍15公分重榴弹炮”,简称“32倍15榴“。
  37年华北战场炮火连天,国军统帅部主动开辟华东战场。国军配备德国150毫米重炮的“炮兵第10团”与轻战车及战机都参与攻击行动,历经四次总攻,双方反复巷战争夺阵地,敌我伤亡均极重大。最为现代化的炮兵第10团,装备德国金属厂150mmL/32榴弹炮24门,于8月11日动员开赴上海参战,最初为1个营,后来为2个营。9月下旬,炮兵第10团奉命派遣一排炮兵摧毁日军跑马厅临时机场,当晚10点,排长张士英命令单炮开始发射,50发炮弹发射完毕后,日军开始搜索国军炮位,探照灯已经集中在炮侧的大树树梢上,炮兵迅速转移,此次奇袭,击毁敌机数架。淞沪会战尾声,炮兵第10团部分火炮被已经埋下地雷的公路桥拦住退路,在团长彭孟缉无奈的哭泣中,炮团战士忍痛将炮推入河中。从南京撤退途中沉入江中若干,从淞沪会战开始,FH18历经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等几乎所有重大战役。后又随远征军入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