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张爱玲的散文进行评论?

如题所述

年纪轻时,不能体会到张爱玲散文的妙处——因思想与阅历的缘故,根本无法品味出她的散文的韵味。而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翻起张爱玲的散文,方才长吁出一口气来——这才能稍读懂些张爱玲。

  甚而觉得,张爱玲的散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超越了其小说。至少,在我,读张爱玲的散文,有一种怎么也读不腻的感觉。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寻出她的散文来欣赏一番——而复读来的感觉,竟如读《红楼梦》的感觉——每次重读,随着年龄、心境的变化,会从相同的文字中,体味出迥异的感觉。而,一个作家,也许,其散文更能体现其文学天才与功力。很多写得出不错的小说的作家,其散文,未必精彩。

  如果说,读张爱玲的小说只微淡地阅出张爱玲的早熟,那么,她的散文,才让我惊于她露骨的早熟早慧。这种令人惊叹的早熟,细细碎碎地蕴于张爱玲的散文中,随手可至,信手拈来。

  “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用得不恰当,会在美丽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纹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消磨掉;但是,使用恰当的话,它却能将一块普通的石头琢刻成宏伟的雕像。”——这是张爱玲十六岁的文章节选。不但文字称得上精美,亦有着与其年龄不甚相符的早熟。

  “男子夸耀他的胜利——女子夸耀她的退避。可是敌方之所以进攻,往往全是她自己招惹出来的。”“你向一个女人猛然提出一个问句,她的第一个回答大约是正史,第二个就是小说了。”——真是令人玩味不已。

  “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有个西方作家(是萧伯纳么?)曾经抱怨过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真的了。

  “我一向是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感到亲切,对于和自己差不多岁数的人稍微有点看不起,对于小孩则是尊重与恐惧,完全敬而远之。”——非常同意。

  张爱玲敢于说自己自私,也在散文中毫不隐讳地表现着她的本色。而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也写道——“她的自私是一个人在佳节良辰上了大场面,自己的存在分外分明”。

  有时候我在想,究竟是一个女人勇于暴露自己在“性”方面的隐私需要更大的胆量,还是一个女人敢于剖析“人性”中的自私、阴暗与丑陋更富有智慧与勇气呢?——这就好像《飘》里的斯嘉丽与贝莉,你若问我觉得哪一个女人更“坏”,我想,我会回答说是斯嘉丽。可你若问我更欣赏哪一个女人,我依然会回答是前者。因为,更有头脑、智慧与见识的女人,总是能让我钦佩得多一些。即便是“坏”,心灵的“坏”,仍旧是高等的。当然,衡量一个人的总体,其道德标准是极重要的。但若是个失了智慧,只晓得什么标语化的“大节义”的人,那也只能是愚昧与盲从了。性,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部分;人性,才是全部。

  

  四、其人

  张爱玲当然对人性能看得无比的透彻——父母间情感的冷漠;父女、母女间亲情的疏离;爱情的苍落;香港沦陷时的生死边缘的挣扎……让张爱玲深倦地懂得,在这世上,所谓什么情感,也不过如是——夫妻,可以反目;父亲,可以关起自己亲生的女儿,不顾其死活;战争、死亡的可怕,金钱的可贵……这世间,人性的冷漠,已经让张爱玲体会得过多了。

  我当然不否认,在政治上,张爱玲某段时期的不坚定。的确,一个人的人格道德,是与其艺术密切相关的——如果把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感抛开不谈,那么,秦桧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书法大家;作为一个昏君,宋徽宗是个艺术造诣非凡且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其创立的别出心裁亦秀美绝伦的瘦金体字,堪称一绝;亡国之君李煜写得一手妙手绝词;周作人若不是在政治上的一些问题,其在散文艺术上的地位,会比今天有所提升……衡量一个人的全部,确无法忽略道德方面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5
张爱玲不承担历史也不打算去背负将来,其散文、小说都定格在一个时间段——现在。散文,注重的是“形散神聚”,“宇宙之大,苍蝇之微”都可以信手拈进文字,同时,在行文之中,尽可以通古今,达四海。张爱玲的散文有《流言》,《张看》集,不多,但是,很精致,也很精到。如《到底是上海人》,《更衣记》,《谈跳舞》、《公寓生活记趣》《私语》《谈女人》《迟暮》《天才梦》,多是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记录,但这种日常一经张爱玲的瞳孔,既已经添色,添韵致,在经过她独特的心灵和情致的融会从笔端泻到纸上,便不再是生活的日常,而是传奇,曲折有致,色香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