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已读不回”的人吗?

如题所述

许多社交软件都具备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功能:已读回执。由此也就出现了一个容易被吐槽的现象:已读不回。其类似于媒介传播中的“回复延迟”,相关研究表明,“回复延迟”会给所在组织的用户带来愤怒与不耐烦的情绪,产生破灭感或伤害。
在当下的互联网中,“已读不回”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要存在人际交往,人们就有可能高频遭遇这种经历。要么是被人已读不回,要么是已读不回别人。
“你已经一秒钟没有回复我了,太有趣了,这天气就需要你的冷暴力”。微博热门话题里的高赞留言,对“已读不回”的讨论充满了调侃意味。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则将通过读者朋友反馈的数据,与大家聊一聊“已读不回”这个网络传播现象。
已读不回,你能接受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已读回执”。
“已读回执”是指信息接收者查看到信息后,依托于后台技术给予信息发送者的已读反馈。过去,人们常在邮件中设置这种功能,方便当对方查看所发邮件时,发件人能收到通知。现在,这种回执功能广泛出现在社交平台,特别是追求沟通效率的工作类软件。
9月初,全媒派以“已读回执”为主题向读者发起调研,共回收190份结果:
从接受程度来看,选择有点在意、比较在意、特别在意的受访者占比约为95%,而选择毫不在意的受访者仅为5%左右。其实大部分的受访者还是很看重他人对自己的信息是否有积极反馈的。
其次,从能够接受多长时间的已读不回来看,能接受1天以内或更长时间的人数占比总和达到43%;5分钟以内、15分钟以内、30分钟以内和3小时以内这几个忍受阈值的选择人数相近,均在12%左右。
说明虽然大家都不想遭遇已读不回,但对于已读不回时间的忍耐度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最后,其实我们很多人也有过对他人已读不回的经历。在本次调查中,就有93.6%的受访者表示有“已读不回”别人的情况。可见,当下“已读不回”的行为已经较为普遍,甚至可以说,人人都讨厌已读不回,但人人都会已读不回。
另外,针对“已读回执”的问题,我们还收到了许多不同的回复,比如大家很想了解平台为什么会设置该功能?已读不回的行为对社交关系会有什么影响?已读不回的心理和原因有哪些?
有留言说到,“已读不回”就像被人遗忘一样,不过被人遗忘了也不全是焦虑,也有它独有的意义。
已读回执,怎么来的?
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功能的设置也是围绕着用户需求展开。
目前,应用市场上存在的开设“已读回执”功能的社交软件,主要有办公类、恋爱交友类、电子商务类、公开化社交类等等。
在许多办公软件中,聊天、公告等功能皆可查看已读或未读状态。另外,一些短视频社交软件也是可以在聊天对话框查看已读或未读的状态。
那对于产品开发者来说,设计“已读不回”的初衷是什么呢?
果壳公众号文章《发明已读不回的“凶手”,我帮大家找到了》 中提到,“ 已读回执”的“幕后黑手”是黑莓公司。2005年,黑莓正式推出了BlackBerry Messenger(BBM), 支持消息状态的更新,可以显示用户何时传递和阅读了消息,具有一种实时存在感。
在社交软件还不是特别发达的时候,这种功能带来了显著的正面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发觉得这类即时反馈消息状态的功能有点烦人,甚至会产生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
果壳的文章引用了东伦敦大学研究数字媒体文化与交流的托尼·桑普森(Tony D.Sampson)教授的观点:社交媒体设计“已读回执”,是为了让用户触发与强迫行为相关的负面情绪从而对APP上瘾。
再加上大数据时代的算法加持,用户使用的心理和情绪逐渐变得可以琢磨和了解,所以很多社交软件会通过设置该功能来试图提升影响力。
已读回执有什么价值?
当然,换个角度来看,“已读回执”功能的设置也是有许多合理价值的。比如对于某办公软件来说,“标记为已读”会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信息扎堆,后台还可以看到未读人数,同时可以设置提醒功能。
对于一些大型组织来说,当管理者发布一些重要的公告和消息时,若每个人都回复“收到”会极大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后来者的阅读体验,所以此时的“已读”反而更显高效。
此外,对于一些恋爱交友类型的社交软件来说,“已读不回”则可以让双方通过聊天的形式了解对方的想法。
比如,当对方一直已读不回的时候,可能是表示对你没兴趣,那么这时候“沉默是金”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沉默就是对你“不来电”。
再有,购物类软件的“已读”可以用来衡量消费者的潜在价值。 已读与回复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购买意向越强烈。
比如商家会根据消费者聊天回复的频率来判断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否强烈,日常的购买活动中消费者或多或少会因为一些问题而询问客服,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回复的快慢或者“已读不回”便是商家判断商机的重要指标。
而消费者在咨询一些重要的问题时,也需要通过“已读”这个回执来判断商家是否在线。这种回执的存在,反过来也促使商家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处理,否则就有可能被消费者理解为故意怠慢。
鉴于此,面对互联网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堆积和“停不下来”的社交行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愈来愈注重效率,已读回执这项功能之所以在最近十年发扬光大,自然有其独特价值。
至于因为“已读不回”而衍生的其他社交困扰,就是另一件事情了。
为什么会已读不回?
人们常说“已读不回必有苦衷”,当被问到为什么会已读不回别人时,有27.94%的受访者表示是无意识地忘记回了,24.2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意念回复,因为太忙而没时间回的也有22.98%。不过,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的是有意识地不回。
“我不回”有我的考虑,“被不回”有我的情绪。所以,对于“已读不回”其实可以从“我已读不回”和“被已读不回”两个层次来探讨原因和用户的心理感受。
具体来说,从“我已读不回”一方来分析,不回消息的原因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方面。当下,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现井喷式增长,社交软件的使用让我们几乎要“全天候在线”。
事实却是,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提高效率的同时会忽略一些优先级较低的信息,要么就是想着放一放晚点再回,结果给忘记了。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传播学当中有一组明确的概念是“强关系”和“弱关系”,放到社交媒体“已读不回”的情境中也同样适用。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于1973年提出弱关系理论,他认为人际交往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浅显的社交关系,例如我们常说的“点头之交”。
其实对于社交软件中一些与自己不太熟悉的人来说,已读不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本身二者之间的交往就是“没什么大不了”。
但是对于父母或者亲朋好友这种强关系人群来说,“已读不回”心理感受会相差甚异。
因为关系够紧密,所以一些事情看到了不回,对方也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关键信息不回反而会加重对方的疑虑。

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如果因为无意识或者太忙忘记回复他人,内心会有一种负罪感。
其次,从“被已读不回”一方来看,在心理上的负面表现更为明显。比如,心理学上认为,人们的自尊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界给予的回应和评价。
当我们看到别人对我们的消息已读不回后内心会产生怀疑,是不是我哪句话说错了?是不是我什么事得罪他了?是不是他很讨厌我?是不是他对我发的这个内容有其他看法......当人们的问题得不到回应时,往往会从自身找问题,进而陷入一种焦虑的情绪中,如果对方一直不回,最后甚至会产生愤怒和埋怨情绪。
诚然,这种心理也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社交。在以前那种见字如面的年代,家书抵万金,由于交通和通信不够发达,一封书信的回复要经历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是如今却不一样,网络实时在线,一点即达,如果看到了消息并且想回复其实也就几秒钟的时间。
长时间的“已读不回别人”会影响自己的社交形象,降低在他人心中的好感度。反之亦然,长时间的“被已读不回”会让自己内心产生挫败感,影响自己的社交行为。
争议背后的社交困惑
在本次调研当中,有60%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看到自己经常使用的社交软件推出“已读回执”功能。
同时,有62%的受访者希望目前自己在用的软件允许用户自行取消“已读回执”功能。

的确,现在已经有很多软件逐渐开放了用户自由设置“已读回执”的权限。产品会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而不断优化,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到“已读不回”争议背后的两个社交困惑。
第一,当下网络社交中“选择性回避”和“永久在线”之间的矛盾。
人本身就时刻处在信息环境当中,对于信息的回复有权选择是否回复以及如何回复,但社交的复杂性总是让人左右为难。
比如“选择性回避”的好处是减少无用社交,坏处则是折损个人形象;如果选择“永久在线”秒回的话,好处是超高效率对话、提升在他人心中的好感,坏处则是耗费个人精力。事实上,如何处理这对矛盾,决定了不同的人在读到信息后的不同行为。
第二,网络媒介与人际交往的过度关联,是否会让人产生异化?
社交媒体以媒介的形式存在,已经逐渐深入到各个群体当中,就像上述所说,如果我们耗费过多的时间在网络社交当中,就更容易被关系网所束缚。
“已读不回”也好,“秒回”也罢,与之相关的探讨之所以受到诸多关注,主要是因为目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于依赖网络媒介。人们离不开它们,所以才愿意花更多时间讨论它们。
“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社会以“2倍速”速度运行,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人物哈特穆特·罗萨指出:“在数字化的全球化时代当中,社会亲近性和物理邻近性之间越来越脱节了。”
换言之,数字传播时代下,人的喜怒哀乐、思维方式乃至举止行动都被数字技术影响着、呈现着,在很多场景下,人与人的数字交往甚至超越了现实中的物理交往,承载了更多使命与期待,这带来了新的社交压力。
已读不回带来的争议,是人们无法妥善处理这种社交压力的表现之一。既不想被人已读不回,某些情况下又不得不选择已读不回,当代人面对社交网络时的矛盾与纠结在这件事情上体现得分外明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