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好学生”,有什么意义呢?

如题所述

2009年10月13日,中国少先队建队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少先队员提出要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殷切期望,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是现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前进的方向和迷失方向的指南。简称为“四好少年”。
以往的三好学生是指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当今社会,赋予了"三好学生"全新的含义和评价标准:" 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好孩子"的具体标准是"勤俭+孝敬"; "好学生"的标准是"合格+特长"; "好公民"的标准是"公德+责任"。
一、思想积极,品行高尚,热爱班级、学校。工作积极努力,热心为集体服务,在班级、学校各项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及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 三、讲文明,有礼貌,讲团结,有爱心。 四、学习勤奋,刻苦努力,成绩优秀。 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两操一课”表现认真,成绩优秀,有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