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煦的成绩

如题所述

赵宝煦教授涉猎很广而融会贯通,在政治学基本理论、中国政治、中国对外关系、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和国际政治等方面皆有建树,成果累累。
在政治学方面,1982年出版了《政治学概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学教材。1983年在美国出版了英文版学术演讲集《中国政治学的复兴》,并被译成日文、德文、韩文在日本、奥地利和韩国出版。同年在北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政治学博士点,1985年起正式招生,3年后培养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批国内培养的政治学博士(俞可平与王浦劬,旧中国没有培养过政治学博士)。1985年在德国出版了《当代中国政治专题研究》。在国际政治方面,1985年在北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际政治博士点,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双学科博士生导师。
在国情研究方面,白手起家,1988年在北大创办了跨学科综合性学术研究及咨询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亲自担任中心主任。针对学界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盛行的严峻局面,明确提出搞实证研究,反对坐而论道。中心出版了《国情与现代化》和《国情与世界》两套丛书,为国家的战略决策提供政策咨询。曾承担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联合全国10所高校的政治学教师历时3年在全国进行3次大规模调查,出版了3本调查报告-《民主政治与地方人大》、《政治机构与党的职能》和《行政机构改革透析》。 赵宝煦教授认为交流是文化和学术发展的规律,不能自我封闭。1981年以来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参加会议,以交流促进研究,以研究充实交流,使交流步步深入。每到一地皆深入了解研究当地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发展以及学术成就,介绍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进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澄清外人对中国各种不准确的印象和认识。他是“第一位在国外讲授当代政治的中国学者”,曾11次访问美国,在促进中美学术交流和加强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两次访问台湾,为两岸学界的沟通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