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如何以肉眼鉴别长石类矿物

如题所述

岩浆岩,特别是其中的花岗岩类岩石,不仅分布广泛,而且与绝大多数的金属矿床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在岩浆岩中,除了超基性岩之外,长石矿物几乎是所有其余岩浆岩不可缺少和唯一主要的矿物成分。尤其是斜长石类,由于它们广泛的并按自己成分的变化 ( Ca 与 Na 含量比例的变化) ,而有规律性地出现在酸性到基性岩浆岩中,因而就成了鉴定岩浆岩 ( 包括肉眼和镜下) 唯一重要的标志了。所以,在野外能用肉眼熟练而又迅速地鉴别长石类矿物,对解决在野外一向甚感困难的岩石定名问题,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

鉴于上述,作者欲在这篇短文里,介绍几种在野外用肉眼或放大镜鉴别长石的简便方法。仅供在野外工作的同志们参考。

1 钾长石类与斜长石类的鉴别

在野外用肉眼或放大镜鉴别钾长石与斜长石类矿物可根据以下几个标志:

( 1) 根据双晶构造: 这个方法是基于双晶解理面上的肉眼观察,一般比较准确而可靠。其方法是拿一块要进行鉴定的标本,在日光照射下缓慢地向各个不同方向倾斜,当到某一定角度时 ( 即当观察到从长石晶体上反射出来的光线时) ,便可以看到所要鉴定的矿物呈条状的程度不等地发光。则该面就是双晶解理面。在这个面上,假如有两个以上的明暗程度不同的光亮带,而且这些光亮带彼此间的界线是笔直的,则不论其颜色如何,都应是斜长石类长石 ( 图 1) 。如果仅仅有两个光亮程度不同的条带 ( 图 2) ,而且二者之间的界线是弯曲的,则该矿物应是钾长石类长石———正长石。

图 1 斜长石双晶解理面 ( 示意图)

图 2 钾长石双晶解理面 ( 示意图)

图 3 斜长石的环带构造

图 4 钾长石的巴文诺双晶解理面

另外在偶然难得的机会中,尚可见到长石具环带构造(图3)及横切面上的以笔直的对角线为分界的两个近直角三角形之光亮程度不同的双晶解理面时,则前者为斜长石(最可能为中长石),后者为钾长石(并多为正长石)(图4)。

( 2) 根据解理断口面( По поверхностн спайных изломов) : 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解理断口面时,常常会见到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断口面呈微细的直的或不规则的叶片状,并且较浑浊和无光泽。其二,断口面粗糙,呈参差状或贝壳状,并往往有较强的珍珠或玻璃光泽 ( 在有次生变化的情况下例外) 。前者是斜长石类的特征,而后者则是钾长石类的特征。

( 3) 根据颜色: 钾长石类长石通常是 ( 不全是) 肉红色、浅灰褐色、浅褐色或褐灰色。而斜长石类长石几乎经常是白色,灰色,灰白色,浅绿灰色。长石的颜色特征,虽不总是绝对可靠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上述规律性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区分钾长石类与斜长石类长石颜色仍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效的特征标志。特别是当在同一标本上,上述两种颜色的长石同时存在时: 肉红色者是钾长石类长石,而灰白色者是斜长石类长石。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规律已屡见不鲜了。

( 4) 根据形状: 斜长石类比钾长石类有较好的半自形或自形晶,因此斜长石类多呈柱状或长板状,而钾长石类则多为他形柱状。特别是在同一岩石中,这个规律性就更一目了然了。

( 5) 根据共生矿物: 除了在绝无仅有的场合下之外,钾长石类长石密切地与石英,其次是酸性斜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共生。当然有时在正长闪长岩等岩石中也有钾长石 ( 特别是正长石) 和角闪石、中长石等矿物共生的情况,但这毕竟是不常见的情况。斜长石类长石不仅可以与上述矿物共生,而且经常与角闪石、辉石等主要岩浆岩造岩矿物共生。

( 6) 根据次生变化: 钾长石类在发生次生变化时几乎总是被粘土质点覆盖着,即列文生一列星格所谓的 “泥化作用”的结果,很少或不可能生成绢云母,血斜长石类长石在发生次生变化时,主要是被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等交代而覆盖着。这种现象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时,从颜色等特点上是可以觉察的。

2斜长石类长石之间的区别

由于斜长石类长石是NaAlSi3O8和CaAl2Si2O8因含Na和Ca的比例不同而构成的类质同相混合物。因此,即便是在显微镜下区别斜长石类长石也并不容易。在要求精度不高的场合下,根据下列标志尚可用肉眼对斜长石类长石进行粗略的区分。

( 1) 根据相对的自形程度。一般越偏于基性斜长石相对自形程度越好。同时越是基性,斜长石晶体越长,即长∶宽之值越大。这是因为酸性斜长石的 C 轴比基性斜长石的 C轴短的缘故。

( 2) 根据共生矿物。根据鲍文反应系列可知,基性斜长石经常与辉石共生,中性斜长石则与角闪石共生,而酸性斜长石则与钠更长石共生。因此,知道了岩石中的暗色矿物,就不难知道斜长石的最可能的属性了。

( 3) 根据次生变化。因为矿物所发生的次生变化与其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因而在斜长石中的次生变化几乎总有这样一个规律性: 即较酸性的斜长石多被绢云母,其次是绿泥石交代; 而较基性的斜长石多次生为绿帘石、黝帘石、方解石等富含钙质的次生矿物集合体。正因为如此,当在有次生变化的斜长石上加一滴 1∶ 10HCl 时,常常可以看到发泡 ( 很轻微) 或听到沙沙声。因此,这就很容易与较酸性的斜长石区别了。当然,在进行这个实验时,尚须考虑到岩石的碳酸盐化等许多其他条件。

总而言之,当在野外以肉眼鉴别长石时,如能灵活地、综合地应用上述方法,再考虑岩石所处的具体的地质环境及其他因素,基本上是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