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不同朝代的区别

如题所述

王 春秋战国时期 叫诸侯王 拥有国家 也可以理解成国王 有军队 例如战国七雄 (实力等级5星)
秦朝末年 有西楚霸王项羽 汉中王刘邦 拥有军队 争夺天下 (实力等级5星)
汉朝早期 高祖刘邦杀白马昭告天下 大封刘姓王 刘姓王拥有封国 赋税权 和军队 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实力等级4星)
此外也有吕后的兄弟和王莽被封王
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魏蜀吴王 就不必说了 (实力等级5星)
两晋时期 西晋早期 司马氏大封诸王 情况和西汉早期差不多 诸王权利很大 导致八王之乱(实力等级4星)
南北朝时期的枭雄比较喜欢称帝 王爷不出名(实力等级1星)
隋朝很短暂 不过有个唐王李渊 后来他称帝成功(实力等级3星)
唐朝最成功的王是秦王李世民 最能折腾的王是安禄山,后来他也称帝了 (实力等级3星)(安禄山4星)
五代时期和南北朝差不多 都喜欢称帝 (实力等级2星)
宋朝中央集权力度很大 所以比较出名的就是八贤王赵德昭(实力等级1星)
元代一般都是可汗 比如成吉思汗的几个儿子 例如钦察汉国 和察哈尔汉国等 元代末期比较出名的王保保 也就是扩廓帖木儿 (实力等级2星)
明代朱元璋大封诸子为王 诸王有大量军队和封地 比较出名的是 燕王 宁王 秦王 楚王等
后来燕王朱棣起兵成功 成就永乐大帝 (实力等级4星)后来永乐削藩以后 就不行了
也就是宁王叛乱过一次
清朝三藩 吴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 三藩之乱 (实力等级3星) 八大铁帽子王 早期实力很强 能左右政局和军队(实力等级3星) 后来的王爷只能窝在京城了 (实力等级1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5
  王,或尊称大(dai四声)王。在秦朝以前是至尊君主的称呼,等同于“天子”,例“周武王”。自秦始皇称“皇帝”后,王与皇有分别。“王”就成为地位仅次于天子而掌控一方的诸侯的称呼。
  从西汉开始,沿用秦代爵位,另增设王爵,可封国自治。至清代,王爵已成一种荣誉上的爵位。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南朝梁、陈封爵有亲王。

  隋唐时期:隋炀帝定制,以皇帝伯、叔、兄弟及皇子为亲王.唐以皇帝兄弟及皇子为亲王。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
  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

  清朝等级
  清朝的王爷共有240多位,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宗室封爵定为十四等级即和硕亲王、贝勒、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和硕意为:一方,那么和硕亲王是王爷等级中最高的一等。清朝封爵方式有两种:一是因军功受封,为功封;一种因皇帝之后而受封,为恩封。按照制度,恩封的后代在承袭前人的爵位时要降一级,降至最后一个等级再袭。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俗称:铁帽子王,即:世袭网替,配享太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05
春秋之前,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称“王”,亦称为“天子”。
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纷纷称王,以致战国后期齐国、秦国竟称帝。
秦朝不分封诸侯国。
西汉,诸侯王实行实封制,有封地而且诸侯王居住于封地。实权比较大。
西晋时期,诸侯问题也比较大,曾发生“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朝统治根基遭到严重破坏。
后来的隋唐宋明诸朝,诸侯王在地方的实权被取消,只有居于封地,收取租税,相当于大地主集团,治理地方军政、民政的权利归于地方政权。明朝初年,诸侯势力还是比较大的,以至于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皇权。之后诸侯地位就急剧下降了。
清朝时期,诸侯连居于封地的权利都被夺了,必须居于京师便于监视,王爷一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了。
第3个回答  2011-01-05
秦始皇以前 老大
秦始皇以后 立过功劳的皇族或者立过很大功劳的其他臣子 看皇帝心情封王

例如 清朝
睿亲王多尔衮 清太宗十四弟 皇太极在位时对明朝朝鲜和蒙古的大大小小战役中战功显赫
平西王吴三桂 明朝叛将 爱妻陈圆圆被抓之后引清军入关 包括山海关重创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