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溶洞的发育机制分析

如题所述

岩溶溶洞的发育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可溶性岩石、岩石具有结构裂隙通道、流动的地下水以及水具有侵蚀性。溶洞的发育过程本质上是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碳酸盐岩的溶解过程是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与水之间的化学反应。
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包括化学溶蚀和机械破坏两个方面,溶解作用占总量的90%以上。溶蚀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机械破坏作用量占2%~14%。碳酸盐岩的溶解反应以石灰岩为例,溶解过程可理解为石灰岩直接溶解于没有碳酸的纯水中,其反应为CaCO3 + H2O = Ca2+ + 2HCO3-。
碳酸盐岩的溶解与沉淀是可逆反应,受一系列平衡关系所控制,包括pCO2平衡、侵蚀性平衡、碳酸盐的电离平衡和溶解平衡。溶解作用中的影响因素包括岩石性质、温度、浓度梯度和流速等。
地质构造与溶洞的发育关系密切,不同类型及不同性质的断裂、褶皱、节理等构造,其力学作用机制和岩石破碎程度不同,控制着溶洞发育的方向和规模。
地形、地貌、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的空间位置、地壳运动、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等也对溶洞发育产生影响。例如,岩溶丘陵山区与平原接壤的过渡地带、溶蚀堆积平原和丘陵地区的洼地、槽谷等地段,地面标高相对较低,容易长年积水,地下水径流强烈,有利于形成竖井、落水洞、溶洞等。
碳酸盐岩层透水性相对较强,而粘土岩为不透水或为弱透水层,它们在空间位置上的不同排列,就构成了不同的地下水径流条件与不同的岩溶发育规律。例如,产状平缓的灰岩,上覆不透水粘土岩时,因受粘土岩的阻隔,灰岩不能从垂直方向得到降水的直接补给,只能从水平方向得到地下水补给,因此岩溶溶洞一般不发育。
现代地壳运动的表现之一是间歇性升降运动,相应地引起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当岩溶地区上升时,基准面相对下降,地下水随着向下溶蚀,岩溶水垂直循环带变厚,发育垂直的岩溶形态。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时期,岩溶水向当地主要基准面排泄,水平运动强烈,长期稳定在一定高程内,形成较大的水平溶洞。
气候对岩溶发育的影响也很大,我国广西、贵州、云南以及华南各省为亚热带、热带气候,降水量大、降水季节长,因此岩溶发育比较强烈。我国华北各省如河北、山西以及辽宁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降水量小、降水季节较短,地表径流与地表可溶岩接触时间较少、较短,地下径流与可溶岩接触时间较长,地表岩溶一般发育微弱,而地下岩溶较为发育,常有大型岩溶泉出露,如山西省的一些岩溶泉。而西北和内蒙古一带,气候干旱,岩溶发育就较微弱。
一般来说,较大规模的溶洞主要分布在河流岸边及其中上游地区,如广西桂林位于漓江中上游地区,发育有大量的大型溶洞,漓江底部发育有三层溶洞。这是由于在水系发育地带,河流流域多是下切较深的谷地,在岸边地带地下水水力梯度大,水交替强烈,并有外源地表水和远处地下水的补给。外源水不但从水量上增强降水的作用,而且来自非岩溶地区的水具有较低的碳酸盐饱和度,对碳酸盐介质溶蚀和侵蚀能力强。远离水系相对水力梯度变小,汇水面积小,岩溶作用相对较弱,一般发育的溶洞规模也较小。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地势较高,河流切割深度大,常常导致梯度较大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岩溶作用,常形成规模较大的溶洞及地下河。另外,中上游地区地形变化小,溶蚀洼地和岩溶谷地发育,降水主要汇入这些负地形中补给地下水,有利于形成集中径流,也形成较大规模的溶洞。下游地区是山地、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地形坡度小,地表沟谷发育,降水主要形成地表径流排泄,不利于形成大的溶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