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的不同定义:生死轮转、众缘和合还是烦恼缠身?

如题所述

在佛教的语境中,对于"众生"这个概念,有多种理解,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1. 众共生世: 如《长阿含经》中提到(大正1·145a):“当时没有性别、地位的差异,也没有特殊的名称,大家共同存在于世间,所以称为众生。”


2. 受众多生死: 《舍利弗阿毗昙论》(大正28·603a)认为:“何谓众生世?是指在五道中轮回,如地狱、畜生、饿鬼、人和天,统称众生世界。”《往生论注》(大正40·831b)进一步解释:“有的论者广义解释众生,因为它们在三界轮回,承受众多生死,所以称为众生。”


3. 众缘和合而生: 《大智度论》(大正25·286c)强调:“众生的形成仅由五种元素(地、水、火、风、空)和识的和合,故称众生。”《大乘同性经》(大正16·642b)同样指出:“众生,是由众多因素如地、水等六因缘的和合所产生。”


4. 法身烦恼缠绕: 在《不增不减经》(大正16·467b)中,众生被描述为:“法身被无尽烦恼所束缚,自无始以来就在世间波涛中漂浮,经历生死,被称为众生。”


此外,关于众生和有情的区分,经典文献中有分歧。有的认为有情指的是具有情识的生命,如人类,而山石、树木等非生命体则被称为非情;而众生则包含这两类。不同的经论如《成唯识论述记》、《俱舍论宝疏》、《玄应音义》等也对此有各自的论述。


扩展资料

众生,佛教用语。佛教中指有生命的东西,有时专指人和动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