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徐门三进士”分别是哪三个人?他们有什么故事?

清朝时期的,爷爷好像是考到六十才中进士,孙子也挺厉害的,在天坛对面的一个博物馆听导游讲的,忘了徐家他们名字了。

  和平县下车镇兴隆村徐氏一门三进士

  和平县下车镇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兴隆村徐氏一门就出了三个进士,他们是徐延芳、徐延泰、徐旭曾。

  徐廷芳是清朝乾隆壬戌年进士,这一年,他已63岁了。徐廷芳一生好学不倦,曾九赴乡试,六赴会试,在63岁这年终于考取进士。 徐廷芳的父亲徐俊甲得知儿子考取进士后,便在自家大门上加上“进士”两个字。在徐廷芳上任陕西扶风县知县时,徐俊甲告诫徐廷芳:“做官不贪钱,可升青天,为民做好事,可益寿延年。”徐廷芳在扶风县连任20年知县,离任时百姓欢送10余里。

  徐廷芳第二个孙子徐延泰头有点偏,一只脚有点跛,他是清朝乾隆丙戌年殿试进士。在殿试时,考官问:“你躯干歪歪,头项偏偏,能有何为?”徐延泰答:“躯干歪歪,腰正骨直可申张正义,头项偏偏五官端正,正朝天子。”考官说:“你足残跳跳,进三步看看。”徐延泰随即退三步。”考官又说:“你退三步看看。”徐延泰说:“朝廷万岁,有进无退矣。”考后朝议,此人非凡,不可贬,按文章取之。此故事在徐延泰所著《通雅草堂》文集中有记载

  徐廷芳的第三个曾孙徐旭曾是清朝嘉庆己未年全国第67名进士,后官至户部主政。著有《丰湖杂记》。在客家学研究中,徐旭曾常常被学界提起。徐著《丰湖杂记》被学界视为“客家宣言”。

  徐氏一门三进士都出自徐俊甲在兴隆开办的“逢源书斋”。 徐俊甲请来教师为徐姓人和邻近的贫苦学子传授知识。现在废墟上看到“伊志学颜”的字样,徐俊甲要求书斋的学子要学习孔子的学生颜回的好学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3
南宋未年,和平下车徐氏先祖德隆. 道隆兄弟二人皆进士出身,卜居豫章吉水。迨元兵大举南下,兄弟父子起兵勤王。道隆父子战死,宋帝涯门踩海后,德隆无奈隐居于粤省龙川广三图下车约兴隆镇密石寨下,耕读传家,伺机恢复。因此,德隆公为下车徐氏开基上祖。明天顺八年(1464)徐乌虎任下沥司巡。成化二年(1466)广东布政司授“功播天阙” 匾。声名大振。嗣孙遂将兴隆改乌虎镇(今兴隆管理区)。明正德十三年,析龙川. 河源北部诸里添设和平县治。由明代至清代直至民国下车徐氏人材辈出,代有美才。有进士:徐廷芳. 徐延泰. 徐旭曾. 徐定章(武进士). 徐延翼等13人,举人10人,贡生邑庠生300人,民国名人徐傅霖等等。其中徐廷芳及孙徐延泰曾孙徐旭曾为祖孙三人皆进士,谓“一门三进士“也。

徐廷芳------下车兴隆人,清乾隆壬戍科金牲榜72名进士,扶风知县,授文林郎。
徐延泰------下车兴隆人,廷芳孙,清乾隆丙戍科张书勋榜196名进士。
徐旭曾------下车兴隆人,廷芳曾孙,清嘉庆已未科姚文田榜67名进士。授福建司. 四川司主亊。
加一级奉政大夫,辞官归后掌教广州粤秀书院. 惠州丰湖书院,著有《梅花阁吟草》,
及我国首篇论述客家之文《丰湖杂记》等。与宋湘互为酬唱,为当时岭南著名的客家诗人。
徐定章------下车石福人,光绪壬辰科114名武进士,殿试三甲56名,钦点营门守府。
徐傅霖------下车石含人,(1878~1958),字梦岩,名半梅. 庄周,清未邑廪生,后就读于惠州丰
湖书院,嗣入京师政法学堂,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05年加入同盟
会,民国成立后历任参议员,国会议员,广东高等审判厅厅长,司法部长兼大理院
院长,民社党主席,台湾“总统府资政”。民国37年3月以广东代表身份参加国大并被提名为副总统侯选人(落选)。1954年又以“陪客” 身份与蒋介石竞选总统。1958年病逝于台湾,平生工诗能文,著作有《中国法制史》.《刑事诉讼法》.《梦严诗文集》. 等等。下车有浰东筱筑故居。
第2个回答  2015-10-10
分别指:徐延芳、徐延泰、徐旭曾 
徐廷芳是清朝乾隆壬戌年进士,这一年,他已63岁了。徐廷芳一生好学不倦,曾九赴乡试,六赴会试,在63岁这年终于考取进士。 徐廷芳的父亲徐俊甲得知儿子考取进士后,便在自家大门上加上“进士”两个字。在徐廷芳上任陕西扶风县知县时,徐俊甲告诫徐廷芳:“做官不贪钱,可升青天,为民做好事,可益寿延年。”徐廷芳在扶风县连任20年知县,离任时百姓欢送10余里。

  徐延泰是徐廷芳的第二个孙子,他头有点偏,一只脚有点跛,他是清朝乾隆丙戌年殿试进士。在殿试时,考官问:“你躯干歪歪,头项偏偏,能有何为?”徐延泰答:“躯干歪歪,腰正骨直可申张正义,头项偏偏五官端正,正朝天子。”考官说:“你足残跳跳,进三步看看。”徐延泰随即退三步。”考官又说:“你退三步看看。”徐延泰说:“朝廷万岁,有进无退矣。”考后朝议,此人非凡,不可贬,按文章取之。此故事在徐延泰所著《通雅草堂》文集中有记载

  徐旭曾是徐廷芳第三个曾孙; 徐旭曾(1751年~1819年)是清朝嘉庆己未年(1799年)姚文田榜第67名进士,官至户部四川司、福建司主事,后加一级,封奉政大夫;曾四任顺天乡试、京都会试外帘官。告老返粤后,徐旭曾曾先后掌教广州粤秀书院、惠州丰湖书院。
1808年5月,徐旭曾口述,博罗韩生记之,称之为《丰湖杂记》,这是最早关于客家问题的著述,后人称这为“客家人宣言”。该文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清朝的“徐门三进士”分别是:徐廷芳、徐延泰、徐旭曾。
1.徐廷芳是徐门“一门三进士”之开山祖,其乾隆七年(1742年)中第72名 进士。其孙徐廷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中第196名进士。曾孙徐旭曾,嘉庆四年(1799年)中第67名进士。
徐廷芳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终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端溪刊有《劝学条约》,在凌江刊有《学规十则》,著有《逢源斋集》及诗词数百首,流传于世。
徐廷芳自小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祖父徐琮是邑庠生,是七品文官阶儒林郎,父亲徐俊甲,字英士,郡庠生,受授文林郎。徐廷芳从小随父辈学习经史,其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少年时初露锋芒,在乡试中名列榜首。又遇和平县令韩师愈,韩知县对其钟爱有加,常唤于身边差使。而徐亦尽心尽力协助县丞致力于平民教育,为当地培英育才,使和邑文风大振。
徐廷芳9次参加乡试,6赴省城春闱,考取贡生后,先后任新宁、肇庆、南雄等地书院教谕,兼各书院山长。
徐廷芳在任上继续勤奋攻读,做到执教读书两不误,日间课以学子,夜则秉烛刺股。乾隆感其坚韧不拔之志,恩准于花甲之年再跃龙门,于乾隆壬戌岁考为第72名进士。主考官金牲力荐徐廷芳赴陕西省歧山县任县令,徐廷芳时年63岁。徐廷芳以花甲之年中举,在当地至今仍有“老秀才一朝交泰”的传说。
徐廷芳赴陕西歧山县任知县前,父亲徐俊甲告诫他:“做官不贪钱,可升青天,为民做好事,可益寿延年。”
徐廷芳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在岐山知县任上待了20年,政绩斐然,朝廷数次下旨调任提升徐廷芳,都被他婉言辞谢。
92岁时,徐廷芳告老返乡。离任临别时,当地万人空巷,百姓十里长街挥飘带。岐山县民为铭感其德,以扶风先生之仪,取西晋都尉受封此地为扶风国之意,特上奏朝廷改岐山县为扶风县,以纪念徐廷芳,皇帝感念徐廷芳治县之恒心,恩准改岐山为扶风,沿用至今。
2.徐廷芳第二个孙子徐延泰,字瑞生,童年多病,右足跛,聪颖好学,系清朝乾隆丙戌年殿试张书勋榜196名进士,曾掌教家塾及龙溪书院,卒于京都。翁方纲以“达政能文”誉之。
3.徐廷芳第三个曾孙徐旭曾(1751年~1819年)是清朝嘉庆己未年(1799年)姚文田榜第67名进士,官至户部四川司、福建司主事,后加一级,封奉政大夫;曾四任顺天乡试、京都会试外帘官。告老返粤后,徐旭曾曾先后掌教广州粤秀书院、惠州丰湖书院。
1808年5月,徐旭曾口述,博罗韩生记之,称之为《丰湖杂记》,这是最早关于客家问题的著述,后人称这为“客家人宣言”。该文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
徐旭曾著述“客家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