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和渐悟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禅宗六祖慧能在广东曹溪开“顿悟”法门,主张修禅应当是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顿悟,认为成佛不用研习经书,也不用经过长期渐进的修行,只要通过内心的观照,就能一朝豁然大悟,见得自性本来清净圆满,便能即身成佛。唐朝初期,内地佛教的禅宗正在势头上,顿悟的说法影响甚广。

文成公主嫁进西藏时,跟随她同去的有大批汉族僧人,还捎去了许多汉文佛经。相传,当时有一名叫大天寿的汉僧曾参与了藏文佛经的翻译。后来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赞普成亲时,又捎去了汉地佛教的相关法器、典籍等。尺带珠丹与其儿子赤松德赞都曾派遣僧人到长安取经,邀请汉僧来藏讲学。因此,中原的佛教对西藏佛教有过一些影响,此中便包括禅宗的顿悟理论。

禅宗的顿悟在西藏地区逐渐成长为一股不小的势力。据史书记载,在8世纪后期赤松德赞当政时,有一个名叫大乘和尚的汉僧,在西藏弘传佛教的顿悟说,认为成佛不必依靠长期的修行,只要靠修行者的主观觉悟,实现内在的顿悟。而大乘和尚这一派又有“顿门巴”之称,在西藏影响颇深。

顿门巴的发展受到了以寂护、莲花成为代表的印度僧人的极力反对,他们指斥“顿悟成佛”的说法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想要修得正果,就要像登山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经过长期渐进的修持,才能成就正果,而此一派的主张被称为“渐门巴”。

因为顿门巴和渐门巴在教义、修行等方面的主张不同,从而两派间屡屡发生争执,矛盾愈演愈烈。赤松德赞起初不予表态,后来不得不下决心来解决这场佛教内部的争执。于是,他亲自出面召集以大乘和尚为首的顿门巴和以莲花成为首的渐门巴展开公开辩论。

据说,顿悟和渐悟两派的辩论先后持续了3年之久,即792~794年。最后,渐门巴的理论得到了赤松德赞的认同,使得以莲花成为首的渐门巴战胜了顿门巴,获得了最后胜利,而“渐顿之争”也成为了西藏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3
顿悟是顿时明白,渐悟是慢慢明白,区别在于一个过程。顿悟是一下子就明白怎么回事,而渐悟是通过一些事一点点明白
第2个回答  2021-03-03
顿悟指的是一瞬间就明白了,而没有拖泥带水的意思,渐悟指的是慢慢明白,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明白的。
第3个回答  2021-03-03
顿悟是说内心一下子明白了什么道理。达到一种新的高度。顿悟分小悟和大悟。大彻大悟就达到六祖所说的顿悟。渐悟就好比它的名字一样,是在修行中一点一滴慢慢明白了一切。这两种修没有什么区别高低之分。你不要小看了神秀大师了。六祖大师也是经常赞叹神秀大师的方法论因为他觉得渐悟是比较适合我们的。而顿悟还是比较难的。六祖大师一身当中其弟子大彻大悟的人也才不过十来人,可见顿悟是比较难的。但是要说境界上六祖大师还是高于神秀大师的
第4个回答  2021-03-03
顿,就是当下、直接的。渐,是对众生机,慢慢地循循善诱。水要煮开是需要火候的,煮水时为渐悟,水开时为顿悟,而且顿中有渐,渐中有顿,它们是一不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