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效用怎么算

如题所述

“对不同的数值求期望,举例说明就是如果以P概率得到X,以1-p的概率得到y,那么期望效用就是p*U(X)+(1-P)*U(Y); 期望值效用当然是先算收入的期望值p*X+(1-P)*Y,这个数值的效用也当然就叫期望值效用了。 他们的对比是指通常人们是否在保佑期望值收入还是在风险收入中选择。
拓展资料: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不过, 该理论是将个体和群体合而为一的。后来,阿罗和德布鲁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进而构筑起现代微观经济学并由此展开的包括宏观、金融、计量等在内的宏伟而又优美的理论大厦。EU理论及SEU理论描述了“理性人”在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但实际上人并不是纯粹的理性人,决策还受到人的复杂的心理机制的影响。因此,EU理论对人的风险决策的描述性效度一直受到怀疑。例如,EU理论难以解释阿莱悖论、Ellsberg悖论等现象;没有考虑现实生活中个体效用的模糊性、主观概率的模糊性;不能解释偏好的不一致性、非传递性、不可代换性、“偏好反转现象”、观察到的保险和赌博行为;现实生活中也有对EU理论中理性选择上的优势原则和无差异原则的违背;实际生活中的决策者对效用函数的估计也违背EU理论的效用函数。
另外,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预期效用理论在实验经济学的一系列选择实验中受到了一些“悖论”的挑战。实验经济学在风险决策领域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最广泛采取的是彩票选择实验,即实验者根据一定的实验目标,在一些配对的组合中进行选择,这些配对的选择通常在收益值及赢得收益值的概率方面存在关联。通过实验经济学的论证,同结果效应、同比率效应、反射效应、概率性保险、孤立效应、偏好反转等“悖论”的提出对预期效用理论形成了重大冲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21
对不同的数值求期望,举例说明就是如果以P概率得到X,以1-p的概率得到y,那么期望效用就是p*U(X)+(1-P)*U(Y);
期望值效用当然是先算收入的期望值p*X+(1-P)*Y,这个数值的效用也当然就叫期望值效用了。
他们的对比是指通常人们是否在保佑期望值收入还是在风险收入中选择,当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效用时,可以通过重复的选择理解他的决策,假如他能够选择N次的话,根据大数定律其所得的效用约等于N*[p*U(X)+(1-P)*U(Y)],大于保有期望效用的N*U[p*X+(1-P)*Y],所以选择这种风险是对他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