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审计报告的要求

如题所述

撰写审计报告,既是对审计工作的总结,又是对审计结果的答复,要严谨慎重、真实反映、准确表达,不仅保证审计报告质量,又要从保护审计人员的角度出发,避免审计风险。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撰写审计报告必须以尊重事实为基础,以规章制度为准绳,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地对被审计事项进行定性,提出审计意见。既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宁人;也不能无限上纲,夸大危害程度;更不能说话无根据,传递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信息。同时,也要历史、辩证、客观地看待一些问题,既不能以现在的规定去衡量以前的老问题,也不能用过时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
  描述准确,证据确凿。审计报告提供给领导和有关单位,以作出判断和决策,是作出审计结论和审计决定的依据,务必做到说真、写实、报准,字字确凿、句句有凭,经过细致严密的调查确认,经得起实践检验和事实证明。对审计报告中描述的问题,要追踪根源、查清原因、弄清事实;对各种证据资料,要调查核实,既充分可靠,又具备有效的证明力;对问题定性,要做到资料不全不做结论、问题有疑点不做结论、政策依据不准不做结论,保证公正评价,让被审计单位心悦诚服。
  文字简练,措辞严谨。审计报告是送给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上级部门或有关部门领导看的,要做到“让内行人看得清楚,外行人看得明白”,因此报告不宜太长,要以少寓多、简洁为贵,用最短的篇幅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增强报告的说服力。撰写审计报告时一定要开门见山,不转弯抹角;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文字要字斟句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要选择准确、有力的证据作为事实依据;前后矛盾或重复的证据、与事实无关的证据,一律不得作为审计报告的证据。
  层次清晰,归类准确。为了让报告使用者用最短的时间弄明白所查出的问题,要做到审计报告有条理、有依据、有事实,使审计报告更直观、简洁、明了。在报告内容上,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个违规事项,要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按性质归类,找到彼此关联,进行再加工、深加工,高度概括,融为一体。在报告格式上,按照重要性原则,把主要问题放在前、次要问题放在后,采用“报告 附表”的形式,报告中只体现问题定性及归类,具体问题描述在附表中体现,这样不仅缩短报告的篇幅,也大大提升报告的条理性和可阅读性。
  分析原因,建议可行。审计人员要在充分认识审计建议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思考,深刻剖析,使审计建议明确、具体、到位,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切实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可一概而论、千篇一律地对同一问题提出模式化建议。通过审计建议的提出,不仅促进被审计单位查偏纠错,防止“跑、冒、滴、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还要实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真正彰显应有的效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