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下哲学问题:给我永生和死亡,我都不敢选择。你们呢?

如题所述

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哲学问题。哲学问题一般解决大框架问题,而神学,心理学,儒学,信息学等等,在哲学的大框架下细分。

不过这些问题都离不开根本问题,所有,从哲学上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还是可以的。

哲学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生命从哪里来,往何处去。现在哲学还没有详尽地阐述这个问题,因此衍生出很多问题,都与这个问题类似。比如,我还没有活过,怎样才算没有白活,若人类能够实现永生,世界将会怎样等等。

在目前看来,永生是没得选,而死亡不应该选。除非是恶贯满盈的人,自己不选,也由正义的使者执行处决。

但是要从哲学上解决问题,联系理论在阐述分布式的生命活力中给永生下了一个限定:

在基于恰当封装的分布式中,被区分限制的单元具备单一的功能与耗能,功能依附在耗能所维持的单元活力之上,无依赖地以单元本体为发起中心,对外产生效应,组合产生整体效应。单元组合形式亦是被整体带动形式,等级式的因素解析保证要义复杂的变化按幂数降解成微小的量值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单元,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保证足够的整体效率。功耗方式单一化使得单元为整体最直接地确认、能够根据整体发起的适应性指令及时作出调整或重新组合、与整体保持协调、更替时对整体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低。有效的相对形式被纪录下来重复引用,单元效应中心即转化为区域复制中心;通过复制重建单元、恢复区域功耗,从而增强单元的可替代性与系统整体稳定性这并不足以实现永生,确切地说永生的意义不在单一的个体上体现。

也就是说,个体是不可能永生的!我们可通过遗传达到生命延续的目的,也许能够期待精神永垂不朽,如果创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精神。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可以克隆,甚至再造机体,即使人类终于能够做到这一点,即使能够对人体器官无限制地进行替代,达到延长个体的生命周期的目的;要是从头到脚都替代再造了,就不再是原先的个体了,选择进行替代再造过程的同时选择了死亡。不要幻想意识会存在,除非通过介质转交给新个体,这一点,即使不通过替代,不也可以做到吗。

所以,当人类突破了这样的极限,能够操作精神,那么人与机器人还有什么区别,与石头还有什么区别。那个时候,也许自然衰老与死亡,才是光荣的归宿。

联系阐述了道德范式, 其中自我保持是最高的需求,人若失去这一点,将失去活着的意义:

成就目标所包含的生存、灵活、安全、自由、独立、名誉、规避风险、完善等各种要义复合成有关主义的必然确认的线索,在以目标为中心的效应场中,索引主值关键的效应因式构成普适的道德范式,解析为以下必然联系的要素:

主义原则:  道德规范的本质,确定主体目标形式、准则与道义抉择方式,亦即道义。功效标准:  道德规范的附则,衡量实现目标的作为的价值观,亦即功德。名利观:    第一道德观。确认现实目标的价值以及符合道德的价值取向。荣辱观:    第二道德观。确认为人目标的价值以及符合道德的手段方式的选择。正义期望:  确认符合道德观的目标。道德风险:  存在破坏正义的主观因素、违背道德攫取目标的可能。文明的契约:标的及交易的形式和内容均符合道德的契约。权利与义务:契约的重点。约定围绕现实现目标的具体作为与达成目标后的利益分配。共同秩序:  道德规范的核心规则,约定人们共同确认的目标交易方式。自我保持:  确立恒久目标、特定价值观。在共同秩序下的个体精神包括利益、品格、尊严、名誉、特色的展现和保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6
都不能选,死亡是生命终极,永生可能承受无尽的痛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