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陈发景首先在内部攻关报告上(1990)使用“类前陆”以来,包括作者本人在内,为了有异于Dickison大陆边缘上的两类前陆,应用“类前陆”、“再生前陆”、“活化前陆”、“陆内前陆”等概念,似乎成了中国前陆的通性,及至有的作者用“泛前陆”的贬义概念,进一步对此问题予以讨论。基于以下理由,作者建议统一应用“陆内前陆盆地(Intercontinental foreland basins)”一词,泛指包括中国中西部在内的大陆内部的无火山弧的非周缘及弧后的前陆盆地。
(1)包括Dickison的大陆边缘的两类前陆盆地在内,它们统一属于挠曲型的与聚敛板块有关的盆地,正如Watson(1987)所说:“在了解岩石圈下沉方面最新的进展是根据下沉机制已能识别出两种成因的盆地(Beaumont等,1982;Dewey 1982),一类是裂谷盆地,另一类是挠曲(flexural)。……挠曲盆地是在挤压环境下由于逆冲岩带(thrust或overthrust)的负载作用(Loading)使(前陆)岩石圈下沉”。就是说,包括陆内前陆盆地在内,前陆类盆地有统一的地球动力学成因。
(2)Allen(1986)给前陆盆地下了一个通用的定义是:“可将前陆盆地直接和容易地定义为位于一个山链前沿和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当然,Allen所说的山链一定是属于那种历史上一度被“洋壳插入区”分开过的碰撞山链(孙肇才,1993,86~90)。
(3)不宜再把沉积相(海相陆相)作为评价前陆含油气性的主导标准。除了“周缘”和“弧后”前陆前期的被动边缘及“复理石前陆”阶段无疑是海相外,国外与“A”型俯冲有关的前陆盆地,有海相也有陆相,不要再回到海相“一定好”、陆相“一定不好”的怪圈中去。其次,中国中西部古生界以中上奥陶统为代表的前陆也有一个碰撞之前的被动边缘包括复理石前陆的历史。
(4)就像60年代提出的大洋演化的威尔逊旋回那样,Dickison(1996)的分类是一种模式分类,不是鉴定前陆的标准。Dickison 的博士研究生Graham,包括笔者执行的中美、中澳三次盆地研究合作,外国学者对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及塔里木的中新生界是前陆盆地并无争议(Moore等,1986)。
(5)其实,“类前陆”、“再生前陆”、“活化前陆”等称谓并没有什么不好。然而,就像现在我们很少再用“准地台”、“地台活化”等词汇那样,“类”、“活”似乎并非这类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成因的本质。其次,“类”字多少含有一点“我像你”的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