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死前申请的“天子死法”是什么,为何杀他的人却不同意呢?

隋炀帝死前申请的“天子死法”是什么,为何杀他的人却不同意呢?

因为杨广想要死的体面一点,想喝鸩酒自尽,但是杀他的人都不想放过杀天子邀功的机会,所以无人同意。

杨广继位后,一改往日生活简朴、不好声色的作派,做起了快活皇帝来。杨广做的一件接一件的事情,件件都需要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几乎举国男子都被充为兵丁民夫。这些人或役死于浩大的工程中,或战死在沙场上,不能安居乐业的百姓民怨四起,最终各地起义不断。

公元616年,杨广畏于北方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匆匆离开长安转逃江都。随后,关陇勋贵李密和李渊纷纷起兵,攻占东都洛阳等地。杨广见此,一向自负的他,深知难有胜算,索性逃避现实,愈发纵情声色,不理朝政。

公元618年,军阀割据,起义四起,朝廷已经四分五裂。杨广身边的大臣们将士多是关中人,他们惦记尚在关中的妻小们,唯恐她们在战乱中遭受意外,因此每天都有人出逃。这些情况,杨广心知肚明。但他已经无力控制局面,有时他照镜自怜,感叹说:“好头颈,谁当斫之!”。有时,他又将配制好的毒药分发给后宫的嫔妃们,和她们约定,城破后,大家同死。

当时最得隋炀帝信任的禁军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和直阁裴虔通等人,见隋炀帝已是众叛亲离,便密谋叛乱,推举宇文化及为主帅。随后,一群人攻入杨广的寝宫,并在西阁将化妆出逃的杨广擒获,押回寝宫。

杨广见司马德戡等人都拔刀站在面前,深知死期已到,只得长叹一声表示:“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对天子动刀,取鸩酒来!”然而,裴虔通等人都不想放过杀天子邀功的机会,所以无人同意。杨广无奈,只得解下练巾,让校尉令狐行达将他缢死,好歹保留了全尸,算是留了点体面。

可怜杨广死后,连个棺材都没有,还是萧皇后和宫人们拆了床板,给他做了个小棺材,将他悄悄掩埋掉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天子死法”就是饮毒酒自杀,隋炀帝被背叛,取下天子人头的人,必定是建大功者,大家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大好机会,所以不同意隋炀帝自杀。

隋文帝还没有驾崩以前,杨广每日装得人模狗样,伪装成一个君子,礼贤下士,质朴勤俭,获得了隋文帝的信任,在被识破以后,差点没当上皇帝,通过一点手段最终得以上位,立马展现出了自己的本性。

隋炀帝这一生,尤其爱面子,他享受那种众星捧月,唯我独尊的感觉。所以特别喜欢巡游,把百姓的生命当做显示地位的工具。在古代,皇帝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掀起一阵骚动。隋炀帝的每一次巡游,都十分兴师动众,耗费人力物力,不光自己穿的好,连随行的几百人几千人也得穿的好,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惜大肆挥霍,铺张浪费,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维护他的面子。

因为他的好面子,劳民伤财,草菅人命,百姓食无饭饱,交不起税,剥削百姓,明明国库空虚,却还要强行修建大运河,每次巡游,百姓就得献上好吃的,隋炀帝知道吃不完,竟然下令拿去扔了,还说出国家富饶,这点东西不算什么这样的的鬼话。

只顾自己享受,把国家看做自己的庭院,最终的结局就是被造反赶下皇位,天下大乱,隋炀帝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已无力回天,但是他还是搁不下他的面子,天子怎么能够被他人拿掉脑袋呢,所以以求“天子死法”,饮鸠酒自杀,但是造反过后人人都想要立功,自然不会答应他的“天子死法”,况且这样的暴君,就是身为布衣的时候,都恨不得拿下他的脑袋吧!

第2个回答  2019-08-06
那是因为他死前想让自己死后死的体面一些,但是奈何罪孽太深重,人们不答应啊。
第3个回答  2019-08-06
隋炀帝死前申请的“天子死法”就是想要死得跟天子的待遇一样,要体面一点,但是杀他的人肯定不同意。
第4个回答  2019-08-06
杨广被抓长叹一声表示:“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对天子动刀,取鸩酒来!”然而,裴虔通等人都不想放过杀天子邀功的机会,所以无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