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如题所述

无论何时,我们都很避讳谈及死亡,似乎谈论死亡是极其不吉利的事情,就连与“死”谐音的数字“4”也要尽量回避。人们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活”,却很少去思考死亡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认为死亡是一件晦气的事,避其远之而不及。
但懵懂的孩子终有一天会以某种方式接触到“死亡”,或许是爷爷奶奶的去世,或许是宠物狗狗的死去,又或许是瞥见电视上的新闻报道……
| 孩子也有感受悲伤的权利
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总是希望孩子只感受到世界的快乐与美好,不希望他们过早地意识到死亡,感受死亡带来的悲伤。
但父母应该明白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不应该剥夺他们感受悲伤的权利。孩子生来就有感受世界的能力,他们有权利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有权利去接触世界上的美好和阴暗。
接触世界的多面让他们明白世界上不只有happy ending,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他们可以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 孩子越不理解死亡,对死亡就会有更多的焦虑、恐惧
研究表明孩子在两岁时就能意识到生物是会死亡的,在三到六岁,他们会意识到自己至爱的父母会离开自己,慢慢地,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终有一天也会死亡。
当孩子对死亡有这样一个朦胧的认识,但却没有在父母那儿得到合理的具体化的解释时,他们就会开启强大的想象力来填补理解中的空白。不幸的是,他们对于死亡的想象常常比简单的事实更可怕。
例如,当他们不理解“埋葬”的概念时,他们可能会创造死去的亲人被活埋、大口喘气并试图从地下爬出的图像。当他们不理解“火葬”的概念时,他们可能会想象自己的亲人被活活烧死并遭受可怕的痛苦。
| 死亡教育,归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爱的教育
「湖南六年级男生,因为座位摆放和同学发生争执,从4楼教室跳下。
舟山五年级男孩,不满老师春游分组,从教室跳楼摔成重伤。
4岁男孩周末贪睡,被母亲掀被子,一气之下从12楼跳下。」
青少年轻生的事件不停地在上演,在他们眼里,死亡是发泄不满的手段,是威胁家长的武器。他们对生命有不满,有愤怒,有不屑,但唯独没有敬畏。
“死亡教育不仅在教导死亡和濒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为生命的过程添加意义。”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的:“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正是因为生命有终点,才更能显出生命和时间的珍贵。
二、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 正视死亡
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死吗?死了会怎么样呢?”
面对这些问题,首先我们不能表现出避讳和恐惧,因为父母如果表现出避讳或恐惧,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问题。同时,我们要赞许、鼓励孩子的思考。
其次,不要回避孩子的问题,更不能想着随意搪塞过去。
我们要努力提供孩子能理解的事实: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用自然界的四季轮回、花开花谢解释死亡的过程,还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些腐烂的蔬菜水果,帮助孩子理解生命体死亡的途径,先让孩子形成一个粗浅的认识,借此来消除幼儿对死亡的猜测和由此带来的恐惧;
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关于死亡的绘本,例如《当鸭子遇见死神》《奶奶的护身符》《爷爷的天使》《爷爷变成了幽灵》等。
还可以适当地讲一些科普知识,让孩子了解到人体就像是一个精密的机器,呼吸、心跳、思考都是我们活着的外在表现,其背后是身体内各种器官零件的配合,当这些零件老化、破损时,我们就开始走向死亡了。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并不是睡着了还能再醒来的过程。要让孩子对死亡有敬畏之心,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轻易踏入这个禁区。
| 好好告别
心理学教授华尔顿认为,对死亡的哀悼过程要完成四项任务:接受丧失的事实,承认事情已经发生,明白逝者不会再回来,经历悲伤痛苦。
没有人希望离别发生,但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经历丧失。
要让孩子学会接纳身边人的死亡,面对死亡的当下如果选择逃避和压抑,只会使痛苦延长,甚至会在日后引发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要陪伴孩子一起感受丧失带来的哀伤情绪以及伴随而来的哀伤反应。不刻意给孩子的情绪施压,让他慢慢接受痛苦并走出悲伤。
比如,当一直陪伴孩子的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爷爷奶奶已经回不来了,我们都非常想念他们,你要永远地记住他们”,并耐心地安慰他们,帮助孩子疏解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胡思乱想。
死亡可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
哲学家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唯有正视我们活在有限的寿命中,对“死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我们才能意识到“拥有”的珍贵,才能促使我们去最重要的事情,减少有限生命中的遗憾,并过得更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