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的中心思想

如题所述

作者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皇宫里的情形,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特权的腐败现象。

解析: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却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寒食》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这仪式用意有二: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

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1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诗,按理解的深入,有三个境界:初读有味,再读生味,三读能玩味。初读有味单指诗的描写与叙述,花飞柳拂的皇城春天,烛明烟轻的宫廷生活,色彩明丽,动静和谐,寒食时节的醉人世界尽现眼前;再读生味则指这首诗引起人的思考:诗人难道只是要表现长安的明媚春光与宫廷生活吗?表现长安的风光与生活可从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景入手,诗人又为什么偏偏要抓住寒食这个时节突出宫廷生活来写呢?顺着这些问题思考,这首诗的思想便会闪出光芒,诗的韵味便会见得醇厚;三读玩味最终指品鉴这首诗深藏不露妙讽,这第三个境界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这首诗的讽刺意味要从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又要从介子推说起。《左传》与《史记》都对介子推有介绍,明代冯梦龙与蔡元放著《东周列国志》对介子推有更细致的描述。介子推是东周时期晋国一臣,晋公子重耳在与兄弟争夺嗣位过程中出奔,介子推以重耳为贤,与赵衰、狐偃、魏武子、司空季子等一行随从。过卫之境,重耳饥困难当,介子推自割大腿肉一块,做成肉汤献给重耳。及重耳得秦穆公等相助将复国,渡河时教将随身携带的破旧用具一并丢弃,狐偃见重耳有喜新厌旧易忘患难之情,便以请去相要,介子推视狐偃言行,察其有邀功请赏贪图日后富贵之意,以之为羞,心存隐居之念。至重耳复国封侯行赏,跟随重耳历经十九年磨难的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背负老母悄然离去,隐于峰峦层叠的绵山之中,过着清苦的生活。晋国安定,重耳想起介子推,命人寻绵山数日,介子推不出,有人焚林,意图逼出介子推,火息之后,介子推最终不出,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重耳以绵上为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时人缅怀介子推,因其死于火,每年至其遭火之日(清明前一日),门前插柳,不举火,吃冷食,这就是沿袭至今的寒食节。

可见,介子推是大忠大孝、不求闻达、高洁守志之士,寒食节的原本意义正在于寄托对介子推的追思,对他高洁品行的缅怀。从介子推与重耳的特殊关系看,寒食节更有一层君王对患难与共的部下追思。寒食是一个特殊的怀人节日,借此节日可寄托对高洁之士的情思,诉诸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宋代诗人顾雍说:“人间佳节唯寒食。”用意应在于此。以门前插柳,不举火,吃冷食这些特殊的形式,是要表达人们对高洁之士的敬重与怀念。因而,寒食时节气氛应是凝重的,情绪应是哀伤的。以寒食为主题的诗多宜基于这样的表现,如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可韩翃这首《寒食》诗,表现寒食时节却是另一种情景,它的景象清新灵动,它的情感欢快自得,百姓、五侯、君王都沉醉在赏花看柳的旖旎春光中,而对高洁之士的哀思荡然无存,这不能不说是对世情的讽刺。诗的描写由远而近,由泛指而具体,从皇城写到御花园,从御花园写到汉宫,目光聚焦在君王之上,讽刺矛头隐隐向君王而来。诗人笔下的寒食节里,人们没有任何禁忌,皇宫里尤为突出。见不到宫人在门前插柳,见到的是御柳飘拂,见不到不举火,吃冷食的情景,见到的是烛明烟轻。“日暮汉宫传蜡烛”一句,语意自然,一“传”字,生动地表现出蜡烛相继点明,烛光辉煌的汉宫夜晚,你可以想见到那歌台暖响,春光融融醉人的汉宫。夺取天下的君王只顾着自己的享受,弃置了寒食节的禁忌,弃置了寒食节的特殊意义,也就是说,他们早把当年患难与共的谋臣策士以死相助的猛将精兵忘得干干净净。诗句以汉宫说事,使人想到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后,对原先生死与共的部下,不念旧情,不念旧功,稍有抵触,或杀或逐,“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尽写出刘邦对旧部的态度,他正是一个善于用人又忘恩负义的君王。至此,韩翃这首《寒食》诗对汉代君王的讽刺意味水落石出。

韩翃处在中唐时期,他描写寒食节的应是他所处时代的景象,因而,诗中写的是汉代的寒食节景象应出于他的想象,或者是一种移花接木的方法,把唐代换成了汉代,这种移花接木的方法(缺少汉代王宫怎样过寒食节的记载,所以不能说是借古讽今)把诗的讽刺对象弄得虚虚实实,实在是高妙。但可以肯定,诗人讽刺对象绝不是汉代君王,而是他同时代的君王。当然,这君王是否就是德宗皇帝,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唐诗鉴赏辞典》收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先生对此诗的解读文章,其鉴赏与观点一直以来具有权威性。周啸天先生认为此诗本意未必在于讽刺,它的讽刺意味是因为作品“形象大于思维”(高尔基)而来;我以为此诗的本意正是在于讽刺,讽刺的意味由寒食节特定的意义而来。周先生以为此诗讽刺的着眼点是宫中特权;我以为此诗讽刺的着眼点是得志的君王对亡灵的亵渎。

这首诗的讽刺之妙在于温和与含蓄。全诗只再现了春光明媚的长安之景,温暖热闹的宫中之烛,但这种情景与寒食节应有的凝重哀伤的氛围相悖,所以用语尽管温和,讽刺却自生。又如周啸天先生所言,通篇止于描绘。确实如此,通篇无一句警世之语,无一字作色批评,温柔敦厚;诗的劈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描写生动,一下子把人们带入喜悦的情境之中,百花争艳的春光吸引了人们注意,这种效果使得诗意含蓄起来,纵然人们的注意循着长安——御花园——汉宫的足迹而来,由于首句的感染,也容易停留在想知道皇宫里是怎样的热闹而已。诗人不写现实中的寒食节而写汉代的寒写节,使得讽刺目标虚虚实实,诗意迷离在忽远忽近的诗句中,幽深缥缈。温和的态度使诗意愈加含蓄,含蓄的表达使态度愈见温和。清代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中说评价:“大历诸子实始争工字句,然隽不伤炼,巧不伤纤,又通体仍必雅令温醇、耐人吟讽。”这种评价对韩翃尤为恰当。孟棨《本事诗》说到唐德宗尤为欣赏此诗,特赐多年失意的韩翃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正能说明这首诗温和含蓄的语言表达有令人玩味无穷的特色。从讽刺的风格来看,韩翃这首《寒食》是千秋妙讽第一诗。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2-16
  作者背景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注词释义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斜: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xi。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赐给。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诗今译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赏析 

  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2-21
作者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皇宫里的情形,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特权的腐败现象。
解析: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却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寒食》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这仪式用意有二: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
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第4个回答  2020-03-17
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融融春意和皇宫里的情景,暗讽了那些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以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