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学专业大学排名

如题所述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院校和专业。而对于很多的考生来说,如何了解一所院校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成了一大难题。今天就和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那些事儿,包含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以及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1、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全国排名
专业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清华大学 A+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武汉理工大学 A+
4 北京科技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上海交通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西北工业大学 A
9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天津大学 A-
12 东北大学 A-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中南大学 A-
15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四川大学 A-
17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吉林大学 B+
21 燕山大学 B+
22 复旦大学 B+
23 同济大学 B+
24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东华大学 B+
26 上海大学 B+
27 南京大学 B+
28 苏州大学 B+
29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山东大学 B+
31 郑州大学 B+
32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重庆大学 B+
34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南开大学 B
36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东南大学 B
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江苏大学 B
42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厦门大学 B
44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湘潭大学 B
46 湖南大学 B
47 中山大学 B
48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中北大学 B-
56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南昌大学 B-
60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济南大学 B-
62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武汉大学 B-
64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华侨大学 C+
77 福州大学 C+
7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湖北大学 C+
81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贵州大学 C+
8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兰州大学 C+
86 青岛大学 C+
87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佳木斯大学 C
91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常州大学 C
93 河海大学 C
94 江南大学 C
95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安徽大学 C
98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海南大学 C
101 深圳大学 C
10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暨南大学 C-
116 广西大学 C-
117 长安大学 C-
11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沈阳大学 C-
121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海军工程大学 C
2、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仿生科学与工程是地面机械仿生脱附减阻理论与技术,机械部件柔性仿生理论与应用,仿生机械原理与技术,生物脱附原理的应用与研究的一门学科。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以下文章都是关于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文章,考生可以多浏览,以便于对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做全方位的了解,了解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怎么样,适不适合自己报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仿生学涵盖生物电子学、生物传感器、生物仿真材料、生物物理学、生物电机和生物大分子的自装配等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是研究和建立一类人工系统,使之具有生命系统的某些特性。 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它是在上世纪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从仿生学的诞生、发展,到现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它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可观。仿生学的问世开辟了独特的技术发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蓝图的道路,它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
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一、专业介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属于生物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最活跃的学科。
1、研究方向
(01)核酸生物化学、基因工程
(02)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结构功能与蛋白质组学
(03)基因表达调控
(04)基因工程疫苗
(05)结构生物学
(06)代谢组学
(07)细胞与分子机理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2、培养目标
研究生毕业生应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有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3、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0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15)有机化学 或(818)物理化学
(注:以上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全国较强的招生单位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随着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高技术的生物学相关专业人才短缺。
生物科学成为科学发展的前沿,媒体宣传的热点,商业投资的方向,公共关心的话题。重视生物学,发展生物学,依托生物学,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以及科学领域中的关注的焦点。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为核心,围绕国家与地区发展目标开展生物工程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不断为生命科学各领域广泛运用,使其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基础,在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相关的专业性人才短缺,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2)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此学科未来的就业前景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发展的基石。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向医学基础各学科的渗透,从而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因此,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它将是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核心科学之一。特别是基因组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正深入到后基因组学时代,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基因、细胞、遗传、发育、进化和脑功能的探索正在形成一条主线,随之而来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将在生命科学中成为重要角色,而实现这一系列研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人才,因此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四、就业方向
(1)毕业生能胜任理、工、农、医、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以及教学研究工作。
(2)学生毕业后适宜到化学、药学、医疗、生化制药、生物工程、无机新材料、化工、轻工、能源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3)分子生物学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专业,也是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可以从事像免疫学,病理学,遗传学等大部分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
五、相近学科
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相近的二级学科有: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
六、课程设置(以复旦大学为例)
主要必修课程:
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生英语、医用统计方法(二) 、核素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肿瘤基础理论、医用分子遗传学、高级生化
排名:
1.南开大学 人气:100829 2.天津大学 人气:70522
3.西安交通大学 人气:51650 4.江南大学 人气:28945
5.东南大学 人气:68782 6.中国科学院 人气:34496
7.华东师范大学 人气:69456 8.复旦大学 人气:77635
9.浙江大学 人气:56403 10.湖南农业大学 人气:12527
11.北京大学 人气:108306 12.宁波大学 人气:17603
13.郑州大学 人气:43137 14.吉林大学 人气:75036
15.中国科学院 人气:34496 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人气:20584
17.中国计量学院 人气:11273 18.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人气:13378
1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人气:20584 20.安徽医科大学 人气:13061
21.贵州大学 人气:19356 22.广西师范大学 人气:14819
23.西南大学 人气:43497 24.南华大学 人气:11693
25.北京工业大学 人气:24920 26.华中科技大学 人气:78467
27.宁波大学 人气:17603 28.北京理工大学 人气:40473
29.吉林大学 人气:75036 30.福建师范大学 人气:20677
第2个回答  2020-10-16
一、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仿生科学与工程是地面机械仿生脱附减阻理论与技术,机械部件柔性仿生理论与应用,仿生机械原理与技术,生物脱附原理的应用与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专业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清华大学 A+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武汉理工大学 A+
4 北京科技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上海交通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西北工业大学 A
9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天津大学 A-
12 东北大学 A-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中南大学 A-
15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四川大学 A-
17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吉林大学 B+
21 燕山大学 B+
22 复旦大学 B+
23 同济大学 B+
24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东华大学 B+
26 上海大学 B+
27 南京大学 B+
28 苏州大学 B+
29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山东大学 B+
31 郑州大学 B+
32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重庆大学 B+
34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南开大学 B
36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东南大学 B
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江苏大学 B
42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厦门大学 B
44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湘潭大学 B
46 湖南大学 B
47 中山大学 B
48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中北大学 B-
56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南昌大学 B-
60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济南大学 B-
62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武汉大学 B-
64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浙江工业大学 C+
第3个回答  2020-10-16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院校名单 院校代码 专业排名等级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清华大学 10003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13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上海交通大学 10248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华中科技大学 10487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北京理工大学 10007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天津大学 10056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大连理工大学 10141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浙江大学 10335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西安交通大学 10698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006 A-
仿生科学与工程 080215 吉林大学 10183 A-
第4个回答  2021-04-13
吉林大学是我国首批首家具备“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仿生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高校,且具备本-硕-博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 、仿生人才培养的桥头堡
仿生学师法自然,是科技创新永恒的源动力。2018年,“仿生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代码为080215T),吉林大学成为我国首批首家具备“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仿生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高校,且具备本-硕-博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仿生学是当前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应用最广的学科之一。仿生新工科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仿生学、机械学、生物学基本理论及工程技能和技术知识,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具备仿生相关装备设计与制造、仿生材料开发、仿生学研究等方面能力的交叉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高水准、全方位的人才培养
仿生新工科依托“仿生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以吉林大学重点交叉学科和国家国防特色学科为支撑,构建了高水准、全方位的仿生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仿生学科以一种精神(家国情怀)、二种特色(仿生思维、交叉学科)、三种意识(团队意识、工程意识、求真意识)、四种能力(自学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质量保障,瞄准仿生工程领域新技术、新产业和未来技术,面向人才需求的新目标以及新工科人才新标准,为仿生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舞台,形成了坚实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仿生新工科人才培养以“班主任+课业导师+辅导员”的方式组建,采用“一制三化”的培养模式,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重点培养出一批国际化精英人才、学术型拔尖人才以及产业型复合人才。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生物学基础、仿生学基础、仿生机械设计、仿生材料学基础、仿生制造基础、仿生健康工程导论等。
三、培养优势与特色
仿生学是21世纪新兴交叉学科,其创新思维与方法对相关学科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仿生新工科构建了与机械、材料等传统工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一流的交叉复合型仿生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国际化的仿生专业人才,为仿生学科高端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生源,为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工程、国防军事等与仿生工程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学科交叉、理工交融、国际合作的跨界研究与人才培养局面已经形成,为新工科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内在动力。
四、高层次的师资队伍
仿生新工科集中配备一流师资,共有专任教师47人,包括: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授2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和博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98%,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比86%。在学生日常管理上,以“班主任+课业导师+辅导员”的方式支持学生个性化培养。
五、高水平、国际化的培养平台
仿生学科设有国家级基础研究平台2个,省部级研发平台7个,还拥有工程仿生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家级引智基地,为高质量、交叉型和国际化学生培养提供了平台基础。学科还创建了国际仿生工程学会(ISBE),会员覆盖72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形成了国际化的科研与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大量国际化学习机会,学生可以直接参加国内外顶层学术大会。此外,仿生学科在山东威海设立了“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一流的实践与创业环境。
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充分发挥吉林大学仿生学科国际化的实践教学与合作平台优势,仿生学科努力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的育人平台。一方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韩国机械与材料研究院、科学技术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及西江大学等建立海外培养基地,全额资助学生赴国外高校科研单位交流访问。另一方面,邀请学科顶尖国内外高校知名教授、众多领域和交叉学科的优秀科研企事业单位专家来校讲授研讨课,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六、自由、活跃的仿生文化
吉林大学将校园文化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展,仿生新工科在实施目标教育过程中积极举办各类课余文化活动,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积极营造一个自由、向上、丰富的仿生文化氛围。仿生学科始终坚持和重视学生的思政课程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引领学生融入、变更教育方式、利用媒体平台等有效地实现仿生新工科学生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使仿生新工科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七、涉足行业领域
本专业培养“精设计、懂工艺、善实践、明管理、有视野、会创新”的仿生工程领域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仿生、机械、材料、生物等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智能制造、仿生机器人、大健康、新能源、军事国防等我国未来制造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与企业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试验、推广应用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
在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吉林大学自主设置了“仿生科学与工程”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这是我国首个“仿生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和博士点。多年来培养的研究生就业率100%,培养的人才大多已成长为行业中坚力量,包括:中科院院士1、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4人、高校校长10人、企业高管50余人,还为澳大利亚、津巴布韦、蒙古等国培养了一批外国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