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势理论简介

如题所述

定势是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它在人们解决问题时起到了倾向性的作用,使个体倾向于采取某种惯常的方式。这种倾向在某些情况下能加速问题解决,但整体而言,定势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思维模式变得僵化,阻碍创新。遇到定势阻碍问题解决时,适当的暂停、休息或切换到其他任务,能帮助打破这种状态,让定势自然消退。在武术领域,"定势"特指拳术中的固定套路和动作规律,如通背拳论中的"学时有定规,用时无定法",强调在学习和应用时的灵活性。

心理学上,定势的概念源于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如L.兰格和G.E.缪勒、F.舒曼等人,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过去经验如何影响反应速度和记忆。符兹堡学派则探讨了定势在思维决策中的方向性,与联想论观点形成了对比。苏联心理学家Д.Н.乌兹纳泽及其学派对定势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展出了定势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定势还被用来描述社会态度的固定模式,如运动定势、注意定势、知觉定势以及问题解决时的定势状态,这些都是定势理论的不同层面表现。


扩展资料

定势理论是前苏联定势心理学学派的一种基本理论,是由苏联格鲁吉亚心理学派的奠基人乌兹纳捷在本世纪20年代末提出的。定势是指有机体的一种暂时状态。苏联格鲁吉亚学派的一种心理学核心理论。定势是对一定活动的准备。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学者G.E.缪勒和F.舒曼、H.J.瓦特、K.马尔比等就提出各种对定势的解释。此后直到现在的长时期内,许多人认为定势是一种预备状态,是先前的活动倾向对后来的活动的影响,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