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关于 我与电大的演讲稿

关于学习经验的演讲稿
600字左右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当岁月的车轮轻轻驶入2003年金色的秋天时,因为爱人工作调动,我离开了用心血和汗水辛勤耕耘了16个春秋的石家庄大学,来到美丽的上海,成为上海电视大学管理系教育管理专业的一位专职教师。报到的第一天,学校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教育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承载,一个民族希望的宣言,而远程教育则是成人心灵的写真,你所从教的专业其学员绝大部分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同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更严格,也更苛刻,希望你今后能全力以赴地履行好电大教师的神圣职责,不仅要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要体谅成人学习的艰辛,给予他们爱、关怀和富有尊严的灵魂。”领导的希冀是我前进的动力,我暗自思忖,躬耕教苑16载,教书育人于我应该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的。可当我带着满腔的热忱在上海电大这片沃土上播撒阳光雨露、播种希望理想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电大教师的工作有多辛苦,电大专业负责人的任务有多艰巨。

  如果将自己在电大的成长与变化比做一条蜿蜒的小河,那么做主持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就应该是小河的源头和流淌曲线。回望源头,感慨万千。作为一名主持教师,既是三尺讲台上的忙碌者,又是各项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同时还是现代远程教学技术的推广者。多年的教学积淀对适应新的角色并无太大帮助,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个人精力和时间上的付出与投入渐成直线上升,每天都是突破生理、心理承受度的极限拼命工作和学习,努力追求高效率。

  那是一段终生难忘的岁月,多少个晨曦初露的清晨,当人们还在甜蜜的睡梦中时;多少个落日余辉的黄昏,当人们安闲的散步时;多少个温馨宁静的夜晚,当人们合家欣赏电视节目时,自己都在电脑前埋头劳作。这其中的奋斗与挣扎、追求与困惑、坚持与消沉等各种滋味或许是电大每一名教师都曾深刻体验过的,它留给我的印象更是刻骨铭心。但正应了那句话“有压力才有动力”。回望在电大一年来所走过的路,竟惊喜地发现自己完成了那么多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门课程的资源建设、授课以及示范课、3L教学模式实验课等都能做得有声有色,我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继续辛勤耕耘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说做电大的主持教师是一项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的工作,那么做电大的专业负责人就意味着更大的付出和挑战。因为专业负责人除了完成主持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之外,还必须承担起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主持教师的聘任与指导、实践基地的落实、集中实践环节的培训、承上启下的沟通与协调等各种繁重任务。而专业负责人工作的任何失误都可能给该专业的建设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作为电大的一名新兵,坦白地说,我内心并不愿意接受这一角色,不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是考虑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担心做不好会影响专业的发展和上海电大的声誉。但面对领导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我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选择你要走的路,然后走你所选择的路,是我作心理咨询教师时常对来访学生说的一句话。如今它成了我前行路上的座右铭。

  常言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站在了起跑线上,如果不跑或跑得慢些,就会被落下。莫泊桑有句名言:“时间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稍纵即逝的机会,更不会因为我们的犹豫不决而等待我们。”所以,作为一名专业负责人,我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众所周知,教育管理专业是中央电大2002年秋季新开的一个本科专业,至今还没有一届毕业生,因为是新专业,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变数,为了与中央电大保持步调一致,信息的双向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年来,为了专业的发展,我三上北京,就专业的教学计划、社会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等问题与中央电大的老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辗转广东、广西参加中央电大组织的关于全国教育管理专业发展的研讨活动。有人说,多好呀!终于可以从既定的社会角色中出走一次,给自己的生活透透气。但只要你亲自出去走一走,就会体验到那种旅途的艰辛和心灵的疲惫,回来还要无休止的补课。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整,我一直觉得自己的体力在透支。

  目前,上海电大有13个分校开设了教育管理专业,现有学生2700多人,除了为数很少的专职教师以外,本专业的主持教师和授课教师绝大多数为兼职或外聘,由于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熟悉电大远程教育的工作特点,所以与他们不间断的沟通与交流便成了我日常工作的一道独特风景,这道风景一直从办公室延伸到家中,爱人常开玩笑说:“我家有两个疲惫不堪的人,一个是被作业压跨的学生,一个是将工作带回家的电大老师。”也许他说得真的很对。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紧张过度确实对人是不利的;但从人生的价值看,一点挑战都没有的生活也不是高质量的。研究生毕业时,满头银发的导师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以及不可估量的潜能,无论人生重负有多重,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正是这样的人生信念支撑着我一路走来,使我一直坚守着电大主持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的那份责任,看到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教育管理专业招生形式越来越好,看到自己用爱心和智慧让那么多的学生把世俗利益的威胁和流行风尚的诱惑挡在外面,回归课堂,重拾求学理想,我开始沉醉其中,陶然自乐,所有的忙累和辛劳顷刻间化为充实与快乐,一种甘愿为电大奉献的底气油然而生。

  400多天,在岁月的长河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在人生的旅途中,也不过是短短的一段,多少人的生命中可能有多少个400多天在不经意中匆匆而过,甚至留不下一丝痕迹。但对我来说,在上海电大走过的这400多天却是坚实而丰厚的,从最初的紧张忙乱到今天的气定神闲,它让我再次体验到人生的飞扬。我想,以后的路,我会走得更好。

  二
  有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用一兵一卒,便能连下数城;也有人单枪匹马,面对众多敌人,慷慨陈辞,结果竟化敌为友;而陈胜当年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天下便能风云呼应,这其中的原因,虽然主要是因为客观因素,但也不能说与他的那篇“演说词”毫无关系。

  一场成功的演讲,仍是一枝神奇的枪,一柄锋利的剑。而一场成功的演讲,又首先取决于一篇成功的演讲稿。

  当然,正如“诗无定法”一样,演讲稿的写作也可以说是没有定法的。但一般来讲,它又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下面,我就我所体会的述其一二。

  首先,演讲稿的内容、风格要根据对象、场合,甚至演讲者本人的一些特定情况而定。用美国演讲专家多利斯·莎劳夫的话讲,即演讲稿既要适合你,又要适合他,同时,还要适合当时的场合以及规定的时间。

  所谓适合你,是说演讲稿正好适合演讲人的年龄、身份、气质以及特长等。否则,不仅会影响演讲效果,有时甚至还会弄得人啼笑皆非。比如你是一个中学生,却偏偏要你去演讲一篇老成持重,带有严重教训口吻的演说词,你试试看?再比如你是一个饱经沧爽的成熟老练的长者,那么,你去对一群天真活泼的青年作一次情绪激昂、甚至不合自己身份的演说试试看?这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演讲稿一般来讲要适合演讲人。像1987年曲啸的题为《我的路》的演讲,就非常适合演讲者本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以及气质。这次演讲的听众是大学生和大学里的老师们。而演讲者本人就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他把自己的遭遇以及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心态呈现在听众面前,深深地打动了听众。正因为这篇演讲稿准确地把握住了演讲者本人的身份以及其它一些特定的情况,所以,它隽永动人,易于接受。

  所谓适合他,适合场合,这也是写演讲稿时必须考虑的。比如你对一批山区的老农演讲,却不断地使用着“是可忍,孰不可忍”之类的文言句子,那么,尽管你的拳头握得再紧,你的声音提得再高,但听众的表情反映恐怕也只能是一片茫然。而像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瑞典斯得哥尔摩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的题为《我在美国的日子》的演讲,尽管它文气十足,讲究优美,但由于它适合到会的听众,适合当时的环境,所以,被认为是一篇著名的演说词。

  总之,演讲稿的写作,一定要注意它的适合性。只有适合“你”的,才能易于表达,表达得更好;只有适合“他”的,才容易被人接受,取得应有的、更好的效果。

  其次,演讲稿一定要有充沛的感情,有较强的说服力。当然,二者在一篇演讲稿中有时允许有所偏重。如果是一篇呼吁性的演讲,由于要考虑到它的煽动性,可以偏重于充沛的激情;如果是一篇辩论性的或是一篇劝导性的演讲,由于要以理服人,所以,它可以偏重逻辑性、论证性。不过,如果能将二者统一在一篇演讲稿中,则更好。

  像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便可以说是一篇富于激情,具有很强说服力的演讲稿。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不仅在演讲的当时便获得了数次的热烈掌声,而且,它至今仍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使我们缅怀先烈,痛恨敌人,时时想起闻先生的音容笑貌。

  再如荣获北京市首届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的题为《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张红、粟红钢撰稿,周怡演讲)的演讲稿,也是热情洋溢,充满着时代气息的。它抓住当时社会上人们普遍注意到的女同志的事业和家庭生活的矛盾,层层剖析,步步推进,充分表达了八十年代的女大学生的宏伟抱负和崭新的生活观。在这篇演说稿中,作者以极富煽动性的语言,大声疾呼:

  前人经验也告诉我们,女性同样可以在事业上获得辉煌的成绩。只不过作为女性,要多付出三分汗水、五分勇气、十分毅力、十二分艰辛。(议论、笑、掌声)我们既要事业也要生活,这就注定我们将终生忙碌。

  我们认了!(长时间热烈鼓掌)

  ……

  让怯懦的人去徘徊吧,让俗人们去议论和怜悯吧。同伴们,我们走着自己的路!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人。(持久而热烈地掌声)

  听着这样的演讲,有几个勇敢的女性不把巴掌拍破?听着这样的演讲,又有几个新时代的女大学生不为之激动呢?

  富于激情,富于煽动性的演说词在中外历史上是很多的。如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于一八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所作的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辞》;像英国首相丘吉尔任职第三天所作的《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的演说即是。

  当然,有的演说词是以雄辩性、逻辑性、说服力著称的。比如美国独立战争与建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演说家佩特瑞克·亨利的《诉诸武力》即是。

  最后,演说词的写作还要注意文学性、技巧性。为了使演说词写得生动、形象,人们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甚至有时采用通篇用比的手法。例如一个夺得全校演讲比赛第一名的同学,在授奖大会上再作一次答谢演说:

  在一个很大很大的瓜田里,有无数的西瓜。它们有很多很多,有的很大,而且很好。有一个西瓜恰好生长在路边。于是,它很容易地便被人发现了。和瓜田的其它许多西瓜比起来,这个生长在路边的西瓜或许并不算最大,并不算最好。但是,由于它被人们发现了,所以,受到了一连串的称赞:“好瓜!好瓜!”

  那么,这个西瓜应该怎么想呢?如果它在颂扬声中飘飘然起来,真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那么,它便是一个大傻瓜;如果它以为自己的长成完全是凭自己,而忘记了园丁们的培育、浇水、施肥,那么,它也是一个大傻瓜;如果它在颂扬声中能保持清醒,继续生长,力追同伴,那么,它才真正是一个“好瓜”。

  我,就是这个生长在路边的、已被人发现的、很大的瓜田中的一只瓜。

  这篇演说词虽然很短,但由于它全篇用比,所以, 将演讲者本人的那种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不忘园丁,不忘同伴的思想和品德表达得恰如其分,非常完满,非常生动形象。

  为了加强演说词的感人效果和说服力量,还可以在文中适当地采用排比、反问和重复等修辞手法。像佩特瑞克·亨利的《诉诸武力》这篇演讲词就是这样。如他为了强调形势的紧迫,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我们的申请却只遭到轻蔑;我们的抗辩招来了更多的暴行与侮辱;我们的祈求根本没有得到人家的理睬;我们所得到的不过是被人百般奚落后,一脚踢开阶下。”通过这一连串的排比句的运用后,作者接着又采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和重复句:“如果我们渴望得到自由——如果我们……——如果我们……——那我们就必须战斗!让我们重复一遍,先生们,我们必须战斗!诉诸武力,诉诸万军之主,这才是我们的唯一前途!”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作者“诉诸武力”的思想和理由表达得异常鲜明,异常坚定,异常有力。最后,文章又来一连串的责问和反问:“战火实际上已经爆发。兵器的轰鸣即将随着阵阵的北风而不绝于耳!我们的兄弟们此刻已经开赴战场!我们岂可在这里袖手旁观,坐视不动?请问一些先生们到底心怀什么目的?他们到底希望得到什么?难道无限宝贵的生命,无限美好的和平,最后只能以镣铐和奴役为代价来获得吗?……不自由,则毋宁死!”由于排比、重复、反问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这篇演说词咄咄逼人,气势酣畅。

  有时,演说词也要讲究一定的“无言之美”,给听众留下适当的思考回味的余地。如演讲稿中停顿之处的安排,以及其它富于启迪性的句子的运用等等。有一位美国总统的退位演说仅有六个字:“那么,好吧,再见!”但它却被视为最好的退位演讲,因为它耐人寻味,有一种“无言之美”。事情就是这样,有时你越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更完整、更明了,结果反而使听众越糊涂,越厌烦。当然,我们不是说所有的演说词都以只写几个字为好,我们只是强调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有时也可以适当地给听众留下一点思考的余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