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迷信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3
迷信确实是存在的,但只要我们对待科学、宗教等事物持正确的态度,就可以破除迷信。迷信指的是对事物的一种盲目信任状态,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应,是愚昧落后的表现。在佛教中,迷信被定义为“自迷”,即看到了神奇的现象而生信,但又不懂内在的深奥道理。
迷信具体指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应,是愚昧落后的表现。字面定义上,Encarta百科全书将“迷信”定义为: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
理论上,如果不具备科学素养,都存在着“迷信”的可能性,即使是有些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如果没有科学素养,也会抱某种迷信(如迷信巫医、易经、风水、算命)。与迷信对立的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是一种允许自我证伪的动态开放的可靠方法(科学不是任何科学理论),讲究的是形式逻辑和证据。而迷信是无条件接受,不允许质疑、没有形式逻辑、不需要可靠证据,是盲目相信。
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迷信”现象具备了现代特色,或假借科学名义,或以弘扬传统为使命,而迷信主体则由农村转向城市,转为有知识、高学历人群,甚至转向了国家官员。特别是1990年代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频频使人困惑的“官场迷信”。
迷信的本质定义就是相信了不该信的东西。人们的立场不同,所指称的迷信内容也不同。在基督教看来,不信基督教而信仰别的宗教,就是迷信。其他宗教,也是一样。佛教就辩称自己是神圣的信仰,所以不是迷信。也就是说,迷信的本义,乃是“相信了错误的东西”,而不是“入迷的相信”。没有“迷信科学”或者“科学迷信”的说法。迷信是没有理由的相信,而科学恰恰是追寻理由的地方。科学把道理讲得如此明白,让你觉得不相信就未免太傻。所以“迷信科学”或是“科学迷信”就像“方的圆”或“圆的方”一样,是自相矛盾不能成立的概念。只有受教育程度所限,无法理解科学道理的人,才会把科学看得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说出“科学迷信”这样不通的话来。
所谓迷信,就是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狭义的迷信即封建迷信。从广义来说,迷信应当包括宗教信仰,因为任何宗教信仰都是迷信的表现。严格说来,宗教和封建迷信并不是一回事。每个具体的宗教和宗教团体,都有某一既定的崇拜偶像,如基督教、天主教的上帝、佛教的佛陀。伊斯兰教虽不崇拜偶像,但信奉真主安拉,有修行的明确目标、有教义、教规、活动场所和宗教仪式等。封建迷信则很难说有什么共同一致的崇拜物,也没有什么既定的宗旨、规定和仪式,更不会有什么共同的活动场所。封建迷信的对象可能是神仙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树木。封建迷信和宗教相比则显得更原始,其活动多是在局部地区或家庭范围内。一般说来,对于个人的迷信活动,只要不妨碍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不违背国家宪法和法律,政府并不干涉。但是,对那些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的迷信活动,对那些装神弄鬼骗财害命、破坏生产、残害群众的人,则必须分别情况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惩办。对反动会道门,则要坚决取缔。
科学、宗教与迷信学者认为,宗教和迷信当然不是一回事,但是也并非毫无关系。迷信是非理性的、没有科学基础的信仰,而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特别是对人格化的上帝,即有意识、有智能和掌握人类命运的神)的崇拜,这种崇拜也是非理性的、没有科学基础的,因此宗教其实就是迷信的系统化和抽象化,尽管抽象出了许多超越迷信的内容(例如世界观、道德观),甚至有了一些合理的因素,但是仍然包含着许多迷信的因素。并不是一打上宗教的招牌,再荒诞的说法就都不成其为迷信了。通过修炼能够以石头、花香为食,不仅没有科学基础,而且与科学原理相违背,就是一种迷信。迷信破除生活中常见的伪科学形式有:把神学、玄学当科学,如神创论;把迷信当科学,如卜卦、算命、阴阳、星相、血型学、特异功能、心灵感应等;把幻想当科学,如违背物理学原理和生物学原理的惊人主张。凡是神汉、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以封建迷信思想和行为骗人钱财者及一般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所进行的有关活动,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包括抽签、卜卦、算命、看相、测字、请神、驱鬼、看风水、符水治病等。在民族素质中,愚昧迷信的东西越多,就说明科学的成分越少,科学战胜愚昧迷信的难度就越大。只有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才能使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的污泥浊水没有立足之地,才能使社会稳定、家庭美满幸福。正如有句歌词所唱:“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科学态度的基本要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一切弄虚作假、假冒伪劣、欺上瞒下的作风是针锋相对的。科学态度是当前社会所特别需要的。科学方法要求唯实、求真。要做到唯实,就必须能够做到去伪存真,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存在有意的作伪,如制造假相、散布虚假信息等。再一个原因是不掌握唯物论的认识论,不掌握科学方法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人云亦云,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轻易相信未经严格证明的表演等。由于人在进行图像识别时受到已存储在头脑中的形象和想象的影响,识别的速度也有限,并不总是能根据所见就作出正确的判断。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许多现象内在的原因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推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精确的仪器,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可重复和可比的实验,同时对比、分析和综合其他相关实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形成假说和定律,利用数字方法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预测、模拟和误差分析,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以求得正确的认识。通过科学方法确立并能为其他科学家在相同条件下重复的新发现,一般能较快地被科学界承认为客观的真理。迷信活动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它始于人们对尚未认识的自然力量的恐惧,以后又为社会的动荡和快速变革而感到不安,于是就以迷信活动来祈求好运,免除灾难。辛亥革命后,社会上宣扬鬼神的迷信盛极一时,上海有灵学会,出版《灵学丛志》,北京有悟善社,出版《灵学要志》。当时,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咒、扶乩、炼丹、运气、迎神、说鬼,无奇不有,横行国中。在李大钊、陈独秀的领导下,《新青年》杂志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对迷信活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和反击,迎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社会变革的时期,人们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或发横财,或遭破产,都有神秘和不安定感。在缺少精神支柱时,人们感于今生,期于来世,以宗教信仰或迷信活动来寻求心理安慰。时下迷信的泛滥与辛亥革命后出现的情形何其相似,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源。伪科学是有人利用广大群众缺乏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训练和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无知,打着科学的旗帜来宣扬迷信思想。它常常带有更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在国人中破除迷信,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用迷信活动进行诈骗者要给以法律制裁和舆论谴责;要大力普及教育和科学知识,进行多方面工作的配合。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普及教育和普及科技知识是根本的措施,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2013年,由百余名院士联合签名的公开信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封名为《回归科学精神,拒绝低俗迷信——致全国知识界的公开信》一经发表,随即成为舆论焦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呼吁:“社会应该通过科普宣传,讲清科学道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及时揭穿各种形式的欺骗活动。尤其防止中老年人、久病乱投医的慢性病患者及迷信思想较重的人上当受骗。”《回归科学精神 拒绝低俗迷信》:“近日,“伪大师王林”事件的曝光,引起公众对“伪大师”现象的持续关注和讨论。同时,令公众失望和忧虑的是,一些政府高官、著名企业家、文体明星等社会公众人物却深度参与其中,起到对伪科学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在知识界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迷信”现象时,他们非但未加抵制,反而不加质疑地追捧、盲从,甚至通过网络以讹传讹,令人扼腕。“伪大师”大行其道,深层次原因之一便是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的缺失。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10)显示,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远低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