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如题所述

我认为有成本、收入和生活方式三方面原因,第一是因为当前婚恋生育成本很高;第二,相当比重的年轻人的工作收入甚至全家的积蓄继续都难以支撑婚恋生育成本;第三,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线下社交了,很多年轻人宁愿跟手机“结婚”,与虚拟世界为伴,也不愿意找个人结婚,因为手机可以自己自由控制,远比有个现实世界的家庭让自己更容易获得快乐。

所以,如果把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标签只贴到女性头上,我认为这是片面的。

我们得承认,宅男宅女已经成为年轻人中间较为普遍的现象。宅男宅女现象背后必然是不婚不育比重的上升,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些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甚至不愿意谈恋爱了。因为从恋爱到结婚,责任和压力会随之增大,那更不会选择生孩子。

某种程度上,最好的“绝育药”是经济社会运行的过度资本主义化、高速膨胀的大城市化,以及就业方式的灵活化。所谓灵活就业的另一面是高度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我是做美国社会问题研究的,今天的代际矛盾已经非常凸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代际矛盾也在趋于明显。这些因素之下,年轻人的生存保障、就业保障,工作带来的安全感、获得的尊严和成就感,以及向上流动的机会等等,与我们70后相比,差距越来越多。这个代际差异是必须承认的。

所以我们不能把人口负增长、生育率低这些问题的责任推给年轻人,我更不愿意让我们的年轻女性背负这么一个巨大的包袱。

观察者网:我同意您提到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在减少,但是您提到的年轻人就业保障、生存保障,从工作中获得的安全感、尊严和成就感,不如上一代,好像没有说服我。我觉得每一代年轻人压力都很大,客观地讲我们以及我们的父辈成长环境远比当下年轻人恶劣,大多数人都是摸爬滚打从零开始的。

魏南枝: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苦痛,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但是我在跟90后和00后年轻人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自己能否有和父辈一样向上流动的机遇是不确定的。对这个现象,有一个比方:60后是跑着走的,因为这代人的个人发展机会最多,特别是大学生能够快速实现向上社会攀登;70后是走着走的,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机会也还比较多;80后基本上是爬着走了,向上爬升的通道已经变窄了;到了90后了,基本上是挤着走了;到00后,很多人就躺着不走了,号称“躺平”拒绝“内卷”等。这里我指的是普通的大多数人,不包括各年龄段最优秀的那少部分人。

讨论女性问题我们一定要看代际因素。解放初期的那一代女性是非常自豪的一代人,她们无论进工厂还是在农村,或多或少受到“妇女能顶半边半边天”口号的感召。妇女解放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这一阶段农村土地是按人进行分配的,城市女性和男性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工资收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9
“按照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被传出的视频仅有30秒左右,或不能全面反映专家的语意和语境。单从上述言论看,把生孩子这件人生大事说得如此乏味,功利得如此彻底,让人极不舒服。毫无疑问,这些话再次刺痛大众的神经,“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声音也再次响起。

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当下,“劝生”是一种时代反应。劝生有劝生的理由,不生有不生的想法,各自在自己的逻辑里自洽才能相安无事。但把孩子称之为消费品、耐消品,恕“不能忍了”。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个观点或有合理之处,教人利益最大化也没有错。在人的一生中,生孩子可能也是最“经济”的一种做法,但我们不只生活在“计算”中。任何观点,首先应该站在人的立场,以人的维度来思考,不然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激化矛盾。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审视孩子,如果只以经济法则,难道父母与子女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经济关系?

如果仅以消费社会的视角,人是消费者,也成了消费品,何尝不是异化和物化。倘若把这想象成更可见的现实,我们就仿佛站在一个商店门口,被推销员指着孩子竭力推销着,带一个回去吧,特别耐用。在这个逻辑里,孩子是按照父母需求而存在的消费品,孩子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可被利用,人们生孩子是为了长久耐消。可我们是人,孩子也是人。

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父母生孩子,应该是带着爱意而生,带着对新生命的期待,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是带着消费的需求,带着耐用的诉求。这种把人置于消费关系的陈述,当成工具的论述,显得“不近人情”。

粗暴的“劝生”,可能起不到劝的作用,反而把年轻人都吓跑了。如果真要劝生,不妨先弄清楚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劝生”的言论应该站在人的角度,考虑人的想法,把人当成人。要潜移默化地从观念上引导、培养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也要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育环境,让他们能自主自愿地生,无所顾虑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