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狮子的传说

如题所述

守门石狮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必不可少之物,但中国不产狮子。守门狮子的形象源于另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即格里芬

格里芬是最早的草原帝国斯基泰王朝(古希腊文献称为西徐亚王朝)的崇拜物,分鹿形格里芬、狮形格里芬和鹰形格里芬三种,鹿形有异常繁复、鹰嘴状的长角,狮形为有翼的狮子,鹰形是鹰头狮身。

格里芬西传以鹰形为主,而东传却以鹿形、狮形为主。从东汉开始,中国出现石刻狮子,以镇守陵墓, 但中国石狮子与格里芬有较大不同,受龙的影响,中国初期石狮子身体多呈S形起伏,即前足距地、胸脯挺起、臀部高翘,且张嘴吐舌,只是仍保留着双翼,透露出它的中亚血脉。

唐末宋初,商品经济繁荣,富贵人家为自高身分,在自家宅门前摆放石狮子。石狮子沦为看家护院的保安,其造型日趋生活化。

扩展资料:

在中国,狮子与老虎不同,它不是土生土长而是进口的。狮子原来生长在非洲与亚洲的伊朗、印度一带,传说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安息国(今伊朗)国王赠献狮子给汉章帝,从此狮子由异国他乡来到中国。

早期的狮子雕刻,造型比真实的狮子简练,工匠们善于用概括和夸张的手法,用浑厚有力的线条表现出狮子作为兽中之王的神态。

而晚期作品,在狮子的整体和细部上都更接近于真实,但在造型上却只注意细部的刻画而不注意整体的把握,反而失去了这种猛兽雄威壮实的特征。这种风格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它和那个时代总的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相符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石狮子的传说
  从小生活的小村西边有一座古庙,因为其正殿供奉的神像是一位老年女性,所以我们村也由此而得名“奶奶庙”。听老一辈人讲奶奶庙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很多年以前在我们这一带也大有名气,求子求财求平安者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庙门旁“卧着”一雌一雄两只石狮,有关它们的传说是颇具有“真实性”和传奇色彩的:
  很久很久以前,这两只石狮恩恩爱爱的生活着,雄狮子出外觅食养家雌狮子守家哺育儿女,有一年入冬后风雪交加了好多天,狮子一家已多日没吃到东西了,在一个晴朗的夜晚雄狮子终于按耐不住咕咕的饥肠,乘着月色把自己变身为一匹白马偷偷来到邻村的麦地啃噬麦苗,吃得正起劲时被看地人瞧见了,那人乘其不备飞奔上前拦腰就是一镰,狮子见势不好撒开四踢落荒而逃,从此,雄狮子的背后就落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在家主持“内务”的雌狮子有口吐元宝的“绝活”,雄狮子受伤后已无力养家,雌狮子不得已只能挑起养家的重担,它走家串户用元宝换取吃得东西,附近的村民都争着抢着让它到自己家里吐元宝,雌狮子吐元宝是很慢的,有一位性急的人想让雌狮子给他多吐出一个,在元宝刚漏出大半时就迫不及待的用锤子砸它嘴,雌狮子也十分倔强,含着元宝就是不吐出来,那人也越砸越恼,索性砸掉了它的半个下嘴唇……
  解放后,这座古庙先后成了我们村的“扫盲班”和小学的所在地,同时,石狮子也在“破四旧”的浪潮中被打翻在地深埋土中。七十年代初期,学校搞勤工俭学,用刨挖古庙地下的碎砖烂瓦来支援当时提灌站的修建工程,在地毯式的刨挖过程中,那对充满传奇色彩的石狮子才重见天日。我们村的孩子大多对这个传说耳熟能详,因此,刨出石狮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印证传说的“真实”性,结果,事实跟传说一样,雄狮子的背后有一道疤痕雌狮子的下唇有一个“豁”。好多年来,我一直很纳闷,是先有了“疤”和“豁”才有了传说呢还是先有了传说才有了“疤”和“豁”呢?
  日月穿梭物人两非。算起来我离开小村已经三十多年了,三十年来,我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传说典故一直怀有深深的思念和留恋,那是长在骨肉里的一种情感。小村和小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先后搬迁到了另外的一个地方,曾经有着啷啷读书声的地方也早已恢复了它最初的“角色”。每次回到那里,我都会在远远的地方默默的寻找那对石狮子,看着它们平平静静安安稳稳的陪伴故乡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内心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自己也仿佛进入了魔幻世界,恍惚间奇遇了许多在石狮子的传说中出生、成长、离去的灵魂。
  几百年间,石狮子有传说有故事有历史,在现代经济社会它更有了不菲的文物价值。2006年农历二月二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石狮子从古庙前“不翼而飞”。可恶的文物贩子肯定像那个性急的财迷,还不知道想叫石狮子给他们“吐出”多少元宝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21
石狮子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狮子,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但是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但是中国古代没有野生的狮子,那么这些石狮子雕刻艺术起源于何地、何时?又如何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的艺术的一部分的呢?
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不过狮子的形象却早为我们祖先熟知:从宋清两代搜集的周代铜器的精绘印本中,已有狮子的立体形象。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中国很快从印度等地学到了石狮子的雕刻艺术,并且出现陈列墓前的现象。如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子,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子,是东汉时期的遗物。所以狮子在中国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出现的,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到唐代时,石狮子雕刻艺术达到了顶峰。由于采用传神的创作方法,石狮子完全中国化了。中国的雕刻艺术大师将石狮子雕刻得异常壮丽,而且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
明代后,石狮子雕刻艺术不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宫殿、府第、陵寝、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狮子守门;在门楣檐角、石栏杆等建筑上也雕上石狮作为装饰。如闻名中外的卢沟桥,其两边140个柱头上,都雕刻着玲珑活泼的石狮子。姿态多样,神情丰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灵活现。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方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比较有名的狮子包括天安门前的狮子,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外的狮子,北京大学门前的狮子,沧州铁狮和卢沟桥望柱上的四百多只狮子,俗话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后,各有一对点缀性的大石狮子,左雄右雌,雕刻得极为精美。右侧石狮子的腹部有一块伤痕。关于这道伤痕有两个传说:一是说,明代时的将领李国祯被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追击,躲藏在石狮子的后面,李自成发现了,举剑狠狠刺去,结果使石狮子受到误伤;另一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石狮子被侵略军所破坏。
除了石狮子,狮子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家熟知的狮子舞,即“舞狮”最迟在唐代已风靡各地,至今不衰。
狮子在民间有辟邪的作用,常用来守门。狮子又是兽中之王,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按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利,必为雄狮。蹄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是雌狮。如果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鸟中之王,花中之王,就称“三王之狮”。还有南狮北狮之分,北狮威严雄壮,南狮活泼有趣。

安徽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