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殡葬专业前景怎么样?

目前是高一正面对着分文里还是艺术特长生,而且我想学殡葬专业,不知道专业的分数线高不高,大概是多少?毕业的前途怎么样

现在的殡葬专业前景还可以。

殡葬专业就业方向为主要面向殡仪馆、殡仪服务公司、墓园(室内墓)、医院、老年服务机构、公安尸检等部门,从事临终关怀、遗体接运、遗体防腐整容化妆、葬礼设计与主持服务、遗体火化、骨灰保存服务、墓园管理等工作。



殡葬专业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迎灵安放礼仪、骨灰保存、档案管理、祭奠礼仪与主持,以及举行生命怀念追思 会的组织能力

3、掌握生命文化、民俗学及其殡葬服务知识,掌握洽谈沟通和社会工作的技巧,能够与 濒临死亡及丧亲人员沟通洽谈丧事组织与服务内容的能力。

4、掌握死亡学、卫生防疫学、遗体防腐整容、殡葬服务等知识,具备对正常死亡遗体的 净身更衣化妆、对非正常遗体的整形整容与化妆的技巧,能够完成对遗体的入殓、接运、防 腐、整形整容、净身更衣、美容化妆。

5、掌握殡仪服务、葬礼组织与主持等知识,具备策划设计葬礼,组织葬礼的能力。

6、掌握遗体火化的机械原理、燃烧原理、电子电工电路知识,了解迎接遗体入化礼仪, 具备遗体火化、骨灰收殓封存、送灵服务的能力。

7、掌握公墓管理、祭奠礼仪与主持知识,具备组织迎灵与安葬礼仪、档案管理、祭奠礼 仪与主持,以及举行生命怀念与追思会、墓园规划设计、园林管理、墓穴的管理等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4
写给未来。

一、生命教育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我们开始追求美好与幸福的生活状态。但别忘了,死亡,是每个人必然的结果。在更加健全的教育体系,更和谐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国内殡葬类专业将由现在的技术化向学术化转变,带来的首个研究课题应该是“生命教育”。这并不是单纯的生物学范畴,而是哲学与社会学的融合、升华。曾在2007年前后就开设了关于殡葬的“哲学班”,国内首个有资格授课的高等学府是北京大学。

二、专业分工

社会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在于专业分工的细化。目前国内殡葬行业最火爆的商业模式就是“项目分包”(类似于工程分包)。即各大殡仪馆/墓园,将洗化穿脱、鲜花布置、乐队吹奏、礼仪服务、餐饮住宿、墓园销售、落葬服务等项目分包出去,发包方统一收费,再与承包方进行利益分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专业的服务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服务承包,小型服务公司会转型为劳务/技术输出企业。(目前北京地区已经出现此类企业,只是还处于初期阶段,即人员与技术仍由企业自己负责)

三、大数据时代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未来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建立。死亡证明、火化证、安葬证等殡葬相关证照的办理也将迎来电子化与信息化。如目前国内各级民政部门所建立的“公墓信息化管理系统”。由此所带来的大量数据,可配套相关服务链条。如十年前就红极一时但现在都没人能做得好的“生命回忆录”,通过个人信息数据化的建立,在逝者生前便可对个人数据进行分析,加上5G通讯的加成,通过网络人工智能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生命回忆录”。再比如,因历史原因,未来10-20年是老龄化最严重,死亡量最高的时期,大量的独生子女对亲人的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掌握不全面,通过个人信息比对,可以更快的对逝者的亲友进行分析,第一时间发出讣告,由此帮助丧户更好地完成丧事的处理。

暂时能想到的只有这么多,殡葬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经过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发展,在如今国强民富的环境下,殡葬行业未来可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4
众所周知,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60岁以上人口2.5亿,每年新增1000万,60岁以上每年去世500万,针对500万去世人群的市场生态仍然处在灰色散乱的状态,非常需要转型升级与模式再造。

中国殡葬行业的机会不在于中国日益增长的老龄化程度,因为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虽然60岁以上人口数迅速提高,但落实到每年的死亡率不会有明显的增长。

从民政部数据上看,2011年—2018年中国的死亡人口从960万上升到993万,死亡率在0.714上下波动,没有特别显著的变化。

真正的机会在于,国人精神需求提升所推动的殡仪产品与服务的全面升级,和国家推动火化率提升所带来的市场增量。

过去几年,中国的殡葬消费水平正在慢慢抬高。根据Euromonitor的分类,我国殡葬业服务主要分为遗体处理、墓地服务、殡仪服务以及其他产品销售及服务。四大业务构成中,墓地服务和殡仪服务复合增速最快,分别为17.90%和16.90%。

同样是根据Euromonitor的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殡葬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单次殡葬平均消费超过1万元,15年达到713亿元,平均消费1.46万元。

(单次殡葬平均消费金额=市场规模/殡葬次数,殡葬次数=死亡人口X火化率)

按照这样的增速,预计2020年殡葬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00亿元,相比于2015年将翻一番。

另一个因素则是火化率的提升。火化率是衡量殡葬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指标,火花率高,殡葬行业的市场规模就大,反之市场规模就会难以突破。

长期以来,受制于文化、观念等因素影响,中国火化率的提升十分缓慢。2001年以来我国遗体火化率基本在50%左右浮动,2017年的火化率仅为48.9%。

2018年9月民政部公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以“实行火葬、改革土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方向不变,表明了政府推行火葬的决心。随后各个地方陆续提出了未来3-5年将火化率提高到90%甚至100%的目标。

如果火化率提高和单次殡葬平均消费金额提升两个因素叠加,未来几年殡葬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迅速打开。
第3个回答  2021-04-04
二、殡葬专业有没有前途?

实际上在全国开设殡葬专业的院校并不多,只有5所高职院校,没有本科院校,分别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城市职业管理学院。

其中安徽城市职业管理学院是最年轻的一个,在2019年高考招生计划数是30人,但最终有38人被录取,竟然超过了预期。一开始所有老师都担心这个专业太冷门了,怕没法正常进行招生,但最终的结果很乐观,因为目前殡葬专业人才是非常紧俏的,而且收入也相对较高。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干,所以能不吃香吗?

三、选择殡葬专业需要突破的障碍是什么?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家对于白事是很忌讳的,一般都不愿意与这些忌讳沾边,所以家里孩子读书就业时也很少会选择这类行业,虽然待遇很不错,但也没人愿意去干。在殡仪馆内有很多岗位,比如火葬管理,遗体化妆,陵园设计等,这些岗位实际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全国的殡葬行业都进行规范管理的话,是有大量人才缺口的。

殡葬司仪

所以要想选择殡葬专业,首先自己在心理上需要突破障碍,然后家里人的意见也要达成一致,要从职业和专业精神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是一门专业技术,并非是随便就能干的。
第4个回答  2019-09-12
前景很好,殡葬专业一直以来都很吃香,一天就干三四个小时,工资5000以上,而且还给买社保,发各种福利,但是这种行业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除非有关系,而且八字要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