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儿为什么不能回娘家过年?

如题所述

为什么嫁出去的闺女,不能回娘家过年?老农说出实情。

1、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闺女嫁出去之后,虽然依旧姓本家的姓氏,但是已经不算是本家的人了,农村地区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也就是说闺女嫁出去之后就要随夫,而不再随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老一辈还是很严重的,对于老一辈来说,儿子才是自己家的人,闺女是别人家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闺女嫁出去之后在婆家受气了,也不敢回娘家诉苦的原因。

2、会坏了自己家的风水

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年最大的节日,在年三十和初一的时候,都会请神(自己家已故的老祖宗),而请神的时候,必须都是本家人在场,如果有外人神就不会回来了。而嫁出去的闺女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所以过年的时候,除夕夜和初一是不能在娘家过年的。不然会坏了本家的风水,来年就会倒霉运。

3、破坏婆家关系

闺女出嫁之后,就是老公家的人了,过年的时候讲究全家团圆,所以闺女要在婆家过年。如果闺女回娘家过年了,一方面是对婆家的不尊重,说明闺女和婆家人有矛盾,另一方面对于婆家的人来说也是会破财运的,来年一家人都会跟来生闲气。所以成为人妻之后,就要在婆家过年,不能再回娘家过年了。

出嫁女儿回娘家的禁忌还有这些:

1、忌正月初一回娘家

正月初一就是大年初一,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是合家团圆的喜庆之日,按照传统风俗,很多地方是禁止嫁出去的女儿在大年初一回娘家的。因为在这些地区人们的观念中,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大年初一需和夫家人团聚在一起,倘若在大年初一这天回娘家,就会造成夫家人不能团圆的局面,自然不便回娘家去。

2、忌正月十五回娘家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恐媳妇回娘家举家不团圆。

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顾到婚姻双方的团圆喜庆。鹿邑县有“正月十六请(闺女),二月二送,一辈子不生病”的俗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8
浙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叫:“过一个冬死一个公,过一个年去一石田”。这句话的意意思就是说:出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过冬至和过年三十晚上,否则双方都会不吉利,会有晦气,或者破财和死长辈。其实这个说法肯定自有它的道理,肯定有人畜晦头踫到过,否则这个风俗也不会延续至今。说实活,这个规矩在农村乡下是很严格的。
另一个说法,就是过年神灵和老祖宗他们都要回家过年。据说,鬼只认的家里人,如果家里还有外人,他们就不敢进家门。因为,农村的老思想就是姑娘出嫁了,就是外人,是客,不属于家里人。这个规矩在农村的确很严格,违反了就是对祖宗的大不敬,让祖宗们不敢回家吃年夜饭,这样会给娘家带来晦气,祖宗也会怪罪,对娘家也好,婆家也好,都是不利的。
第2个回答  2021-03-19

1、古代社会把嫁出去的女儿比喻成泼出去的水,认为女子出嫁之后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会像儿子那样承接香火,为娘家创造价值。尽管还保留着固有的血缘关系,但实际上已经由亲密渐渐走向疏远,像水一样已经泼出门外了。

2、封建礼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三从”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出嫁的姑娘即使回到娘家,但在娘家人的眼里,她已经是外姓人了,家里的事不会让她参与。

第3个回答  2019-07-07
风俗习惯吧,感觉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过现在很多已婚女生都回娘家过年的,毕竟风俗习惯也需要与时俱进。
第4个回答  2019-07-07
这个是根据地方风俗来的,有些地方风俗是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年,会给娘家带来霉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