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类型本质上是由成矿地质环境所决定的,本区复杂多样成矿环境因此也决定了本区矿床类型的多样性,而成矿地质环境是由大地构造演化决定的。根据本区的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可以看出,本区自元古代以来,随着古亚洲洋、南蒙古洋、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关闭以及陆内碰撞造山-造山后伸展和滨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区域上经历十分复杂但有序的不同大地构造环境时空演变,在区域板块构造活动及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中,具有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各层圈物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聚合和分散,由此铸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球化学分区。上述两者最终决定了本区发育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本书将在第四章进行详细讨论。以下仅根据区内及邻区地质勘查成果,对本区主要金属矿床类型介绍如下,作为下述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
王守光等 ( 2004) 总结了蒙古南戈壁-中国东乌旗铜多金属成矿带的矿产分布和典型矿床特征。指出东段中国境内 ( 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地区) 矿化以铜、银、钨、锡等多金属为主。目前发现朝不楞中型铁多金属矿床、沙麦中型钨矿床和吉林宝力格小型银矿床及奥由特小型铜多金属矿床等多处,有众多的铜多金属矿点、矿化点。此外还有多处重砂异常、金属量异常以及化探异常。这些中小型矿床及主要矿点均分布于该区东部,而西部工作程度很低,仅发现一些铜、金矿点、矿化点。二连浩特—贺根山一线,矿化以铬、金 ( 铂) 、铜-多金属为主,已发现赫格敖拉大型铬矿床和小坝梁小型铜金矿床,以及小型铬矿床、铬矿点、铂矿化点、黄金-铂重砂异常多处。在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以北蒙古国境内,发现莫顿 ( 中型?) 铅锌矿床、巴特洼 ( 中型?) 钨矿床、南德兹尔 ( 中型?) 钨钼矿床等多处。西段蒙古南戈壁地区矿化以铜、钼、铅锌、钨、锡等多金属为主。目前在二连-东乌旗地区西延部分的蒙古南戈壁地区,发现察干苏布尔加大型铜金铝矿床、欧玉陶勒盖大型铜金钼矿床和纳林呼都格铜矿床等多处。其中,察干苏布尔加和欧玉陶勒盖斑岩型铜金铝矿床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胡朋等 ( 2006) 认为南蒙古地区的特征成矿元素组合为: Au、Cu、Mo、Ag、W、Sn、Nb、Ta、Be 等。主要矿床类型包括: ①赋存于中酸性斑岩体及其围岩中的斑岩型铜-金或铜-钼矿床; ②赋存于浅变质火山沉积岩中的石英脉-角砾岩型金-银矿床 ( 造山型) ; ③赋存于花岗质深成岩及其围岩中的云英岩或石英脉型钨锡钼矿床; ④与碱性杂岩体有关的碱性岩型 Nb、Ta、Be、REE 矿床。王建平 ( 2003) 特别对研究区东部的东乌旗地质区铜银多金属成矿类型进行分析。指出主要的矿床类型有: ①海底火山喷气 ( 流) 沉积型铁、锌多金属矿 ( 朝不楞、查干敖包) ; ②次火山热液型铜银多金属矿 ( 吉林宝力格、乌兰陶勒盖等) ,这两个矿床成矿元素组合极为复杂,矿体具有明显的元素分带现象,如乌兰陶勒盖矿床成矿元素 ( 矿种) 由东矿段、中矿段至西矿段,呈 Cu、Fe ( Au) -Cu、Pb、Zn、Ag-Pb、Zn ( Ag) 变化。吉林宝力格 III 号矿体地表 Ag、As、Sb ( Au) 较高,深部 Cu、Pb、Zn、Sn、Bi 增多。矿床具有明显的多期 ( 次) 叠加成矿特点,其中吉林宝力格矿床中 Cu、Pb、Zn、Au、Ag、Sb、Sn、Bi、Co 几乎均达工业品位,实属罕见。其富银矿主要产于铅锌矿石中,而金、钴与铜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沈存利等 ( 2004) 研究认为内蒙古铜矿床成因类型较多,有斑岩型、热水沉积改造型、火山-次火山岩型、热液型、矽卡岩型以及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型 6 种类型。其中以斑岩型、热水沉积改造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及热液型为主要类型,其他成因类型多为小型矿床、矿点及矿化点。各种成因类型的铜矿床多为复合矿床,很少形成单元素矿床。斑岩型铜矿床以新巴尔虎右旗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和四子王旗白乃庙 ( 钼) 铜矿为代表; 热水沉积改造型铜矿床以乌拉特后旗霍各乞铜矿为代表; 突泉县闹牛山铜多金属矿床和乌拉特后旗欧布拉格铜金矿床为火山-次火山岩型铜矿床; 突泉县莲花山铜银矿为热液型; 另外,乌拉特后旗克布铜镍矿为中新元古代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型。在二连浩特-东乌旗西段 ( 二连浩特西部和北部) 主要为斑岩型、热水沉积型等铜多金属及银矿床; 东段除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或斑岩型矿床铜多金属矿外,还有晚古生代斑岩型和热水沉积型铜矿床。赵利青等 ( 2004) 特别对二连浩特—锡林浩特一带的金矿床进行了研究,尽管区内成型的金矿床很少,但有大量的金矿化信息及伴生金矿化,主要类型有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以苏尼特左旗金矿带为代表; 产于幔源中基性侵入岩中的铜金矿,以骆驼场铜金矿点为代表; 燕山期斑岩型铜金矿,以扁扁山铜锌金矿床为代表; 与燕山期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脉状铜矿床中的伴生金矿化,以毛登锡铜矿床、大井锡铜银铅锌矿床为代表; 矽卡岩型 ( 锡、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金矿化,以浩布高铅锌矿床为代表;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以上碧流台铜铁锌矿点的伴生金矿化为代表; 微细浸染型金矿化,以大梁锑金矿化点为代表; 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化,以巴林石金矿化点为代表。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认为本区是区域上一条跨国境的蒙古南戈壁-东乌旗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东段) 。研究区范围内成矿以铜、铅锌、钨 ( 钼) 、金银、铬、铋、钴、锡、铁等元素组合为特征,区域上还有稀有和稀土元素矿床。其中以铜、铅锌、钨铋和金银为优势成矿元素,体现了元素种类全、组合多、共伴生复杂、成矿多期叠加的显著特征,与区域复杂多元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就矿床类型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1) 产于元古代大陆边缘裂陷槽或古裂谷环境中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主要集中于温都尔庙、苏尼特交其尔等地区。
( 2) 产于 ( 早古生代和中古生代) 岛弧环境中的斑岩型铜金、铜钼 ( 金) 矿床 ( 白乃庙、欧玉陶勒盖、察干苏布尔加等) ; 火山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 ( 奥由特等) ; 集中在白乃庙-温都尔庙和红格尔-东乌旗岛弧构造-岩浆岩带上。
( 3) 产于 ( 早古生代和中古生代) 弧后 ( 残余) 盆地环境中的海底火山喷气 ( 流) -沉积型铁、铅锌多金属矿 ( 朝不楞、查干敖包) 、次 ( 火山) -沉积型铜铅锌银金多金属矿 ( 吉林宝力格、乌兰陶勒盖、绥中查干等) ; 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铅锌矿床 ( 达赛脱、阿尔哈达) ,主要集中在温都尔庙、东乌旗地区。
( 4) 产于碰撞缝合带 ( 早古生代和中古生代) 环境中的基性—超基性岩型或蛇绿岩型铁铜金( 小坝梁) 和铬铁矿床 ( 赫格敖拉) 。主要集中在苏尼特左旗南部-贺根山以及二连浩特-昌特敖包地区。
( 5) 产于碰撞造山挤压期构造环境中的斑岩型铜钨铋多金属矿床,韧性剪切带 ( 蚀变岩) 型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 主要集中在苏尼特南部及锡林浩特地块上。以及陆相火山岩型或火山-沉积岩型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主要发育于研究区东部的东乌旗地区。
( 6) 产于陆内伸展和板块边缘构造复合环境中的斑岩型铜银、铜钼铋、铜金矿床、金矿床,矽卡岩型铅锌锡铜或铜铅锌,石英脉型锡铜、银铅锌、钨矿床,斑岩-石英脉型铅铋、铜钨铋矿床,火山-沉积岩铜锡银铅锌矿床,火山岩型铜金多金属 ( 扁扁山) /金矿床 ( 巴林石) ,角砾岩型金矿床 ( 骆驼场) 等。主要集中在东乌旗以东及大兴安岭南段地区。该类矿床通常具有多期成矿作用叠加现象,为典型的复合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多成因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