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出国、自主招生,影响孩子前途的大事如何选择?

如题所述

一、高中竞赛,该不该学

按照目前的保送政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项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进入国家集训队的成员(全国前60名),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

获得国家级奖项,有机会在决赛现场与高校签约(多为自主招生降分协议)。

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有机会获得高校自主招生报名资格。

从2014年起,学科奥赛省一不再保送,只有进入集训队的学生才能保送,全国这么多省份、这么多学生只有60个名额,可见竞赛保送之路是非常非常难的,而且还将越来越难。

这和体育比赛一样,在一路杀出来的血路上,更多的是付出多年辛苦,最终却没有得到回报的人。

专注于竞赛这一条路的同学,一般是专攻其中一科的竞赛,极少数天才能够兼顾两三科的竞赛,这个过程中要放弃很多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尤其是决赛冲刺的2个月,基本上其余科目都没法再学了,所以高考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

如果把竞赛保送当作进入重点大学的捷径,那我得说,这真不是一个好主意,不仅因为竞争大名额少,还因为投入产出比很低,竞赛不像语文、英语,花时间就能堆出一个好成绩,尤其是数学物理竞赛,更适合天赋型选手。

初中的孩子还处在大脑发育的阶段,学习奥数是锻炼数理思维的好方式;而高中的学科竞赛就非常难了,对数理思维的要求非常高,一般人还真的是搞不定,女生搞化学、生物竞赛会相对有优势。

因此,我的建议就是,如果高中课程本身学得轻松,并且喜欢竞赛科目的就学;

如果带着功利目的,希望能够通过竞赛保送、或者降分的同学,要充分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否则可能会付出许多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当然竞赛作为一个补充的升学途径是非常好的,竞赛能够学得出色的同学,应对高考应该是更有把握的,竞赛后如果成绩不能保送,也能突击冲刺高考内容。

二、自主招生,如何操作

1原则

首先明确对待自主招生的原则,就是不要干扰高考的正常复习——每个大学只能拿出招生计划的5%用于自主招生,僧多粥少,能拿到加分的是少数,所以重心还是要放在高考的准备上。

2选择学校

要选择报考自主招生的学校,这件事需要家长配合选择,孩子的精力主要在高考的复习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再去研究大学以及专业,这就要家长帮忙给予建议。

在自主考试前,家长就应该和孩子一起明确选择哪类大学,综合性、工科院校还是专业性强的院校,有的放矢。

除了意愿之外,家长和孩子还要摸准自己成绩的相对排位,参考模拟考成绩、平时考试成绩以及本校上届同名次考入学校,摸不准可以征求老师意见。

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孩子高考的可能结果,发挥好、发挥一般、发挥欠佳都分别会是什么成绩、能上什么学校,制定好高考结果的好中差几套方案,对照方案了解大学和专业。

如果成绩很好,并且有竞赛基础和成绩,可以大胆冲击北大清华;

如果没有选定的理想专业,选择学校就按自己预估最佳的高考成绩能上的学校报,如果获得加分即使发挥不好也能进入理想学校。

同时要了解清楚各大学往届自主招生的考试难度,选择对自己有优势的学校。

3了解目标大学及其专业

初步选定了自主考试的学校,还需要再了解更详细的规则:

大学在本省市及本学校的校推荐名额——如果名额太少,取得名额的难度就大;名额过多,最后能拿到自主加分的可能性也不大;

这所大学在本省市实际拿到加分的学生有多少;

这所大学的自主加分名额是分到各省还是全国统一划分,全国统一划线的话教育比较落后的省份就会很吃亏。

此外,家长还要了解学校的历史及特点,可以多接触往届考上这些大学的同学,特别是获得自主加分的,以便参加面试或者特色考试的时候有所准备。

总之,自主招生政策给了同学很多机会,但能成功的还是少数。我觉得有两类孩子适合参加自主招生,从中受益:

一是特别想去某个学校(不在乎专业),但成绩发挥不稳定,不是每次都能到该学校分数线的同学,可以尝试,如果成功了加上几十分的自主加分就没问题了;

二是偏科比较严重,尤其是偏数理化(因为语文英语不好拉开差距),高考总分可能去不了特别好的学校但又想去名校的同学,也适合参加自主招生,是比较占便宜的做法。

小结

高考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高考复习上,而且因为还没出社会,对很多工作的想法也偏理想化,家长势必要承担起大学和专业调研、甚至是职业规划的工作,引导孩子找到前行的方向。

--EN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